从前,有个苦命的孩子叫行熊。他刚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将他拉扯大。好不容易行熊长到了 15 岁,母亲却因长期的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最终撒手人寰。
好在母亲生前为人善良,与村里乡亲们相处得极为和睦。乡亲们见行熊这孩子性子随了他母亲,为人忠厚老实,便都纷纷伸出援手,能帮一把是一把。从那以后,行熊开始在村里忙碌起来,东家让他帮忙放牛,他便认真地去放牛;吉家让他帮忙喂猪,他也从不推辞。闲暇的时候,他还会上山砍柴,然后把柴挑到城里去卖钱。日子虽然过得十分清苦,但行熊却觉得踏实。
有一天,行熊像往常一样,挑着柴火往城里走去。走到半路,他实在累得不行了,便在路边一座破旧的凉亭里歇脚。歇了一会儿,他起身准备继续赶路,弯腰去拿柴担的时候,突然瞥见亭子边的荒草丛里露出一个花布包袱。他心中好奇,便走过去打开一瞧,里头竟有一只金钗和几件旧衣裳。行熊寻思着,这准是某个赶路的人匆忙之中落下的,失主发现东西丢了,肯定会回来找。于是,他重新放下柴担,守在原地等着失主。
从晌午一直等到太阳西沉,眼看着天都要黑透了,才见一位老婆婆跌跌撞撞地跑来。老婆婆在草丛里翻来翻去,急得满头大汗。行熊赶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是在找东西吗?”老婆婆急得眼泪都出来了,连忙说道:“对对,一个花布包袱,里头有金钗和衣裳,那可是给我孙子救命的钱啊!”行熊一听,立马从身后掏出包袱,递给老婆婆说:“老人家,您看看东西都在,我等您好几个时辰了。”老婆婆打开包袱,一样不少,激动得拉着行熊的手,手指直哆嗦:“好孩子,好孩子……这可让我怎么报答你呀!”
谁知话音刚落,老婆婆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那声音竟变成了男人的声音。行熊抬头一看,当场就愣住了,站在面前的正是村头土地庙里的土地公公。土地公公笑着说:“好小子,果然是个实诚人。”说着,他从行熊的柴担上掰下一小段树枝,递给行熊说:“拿着,这是敲银棒,缺钱时往地上敲三下,就有一两银子。但你得记住,这钱要用来帮穷人解急难,可别昧了良心。”行熊刚接过树枝,就感觉手上一沉,再看时,树枝竟变成了亮闪闪的银棒。眨眼间,土地公公便没了踪影。
自打有了这宝贝,行熊没少在村里做好事。哪家房子漏雨了,他就出钱帮忙修缮;哪家孩子生病没钱看病,他就送钱过去。村里的人人见他都竖大拇指,夸他是个有良心的孩子。
然而,银子来得太容易,行熊渐渐就不愿意干活了。后来,他干脆离开了村子,四处游山玩水。起初,他还记着土地公公的话,见到穷人就会用银棒变出银子来帮助他们。可日子一长,人就变了,整天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心肠也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他心里琢磨着,这银棒是我得来的,凭啥要白给别人。从此,他只顾自己挥霍,再也不肯施舍一文钱。
有一回,他路过一个小镇。镇口有两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子,伸着手向他讨口吃的。他眼皮都不抬一下,径直就走了。又遇到一个讨饭的老婆婆,他板着脸,一甩袖子就离开了。这时,一个妇人哭着求他:“大哥行行好,孩子他爹过世 3 天了,没钱下葬。我把这 8 岁闺女卖给您换点钱吧。”小女孩哭得撕心裂肺,行熊却嫌烦,一脚把妇人踹开,骂骂咧咧地走了。
出来游玩,本应心情愉悦,可这一天行熊却总觉得心神不宁。这天,行熊走到一个大湖边,望着水天相接的美景,心中一动,正想乘船游湖,却四处寻不到船的影子。正扫兴时,忽见芦苇丛里晃出一艘游船。他扯开嗓子大喊:“船家!船家!”只听传来一声吆喝,船缓缓驶来。掌舵的是位白胡子老艄工。
行熊刚要上船,老艄工伸手拦住,慢悠悠地说:“慢着,乘船先讲价。我这船规矩特别,行船开船随你,酒菜管够,但得要一样东西,先付一两银子,谈得拢就上,谈不拢请便。”行熊四下一望,没别的船,合作走了半天也累得慌,心想,反正银子来得容易,痛痛快快玩一场再说。于是,他便上了船。
上船后,他又是喝酒吃肉,又是嗑瓜子吃水果,好不快活。可没多久,他就渴得嗓子冒烟,大喊:“快泡壶茶!”老艄工伸手说:“先付钱。”行熊一摸口袋,银子早花光了。他慌忙掏出敲银棒,在船板上连敲三下,奇怪的是,这次竟没变出银子。他急得满头大汗,这才想起土地公公说过,得在地上敲才行。
老艄公还在一旁催促:“想喝茶,赶紧掏钱。”行熊求情道:“老伯,上岸我加倍给。”老艄公冷笑一声:“你可曾可怜过别人?没钱免谈。”行熊嗓子都快烧着了,苦苦哀求:“就给口水喝吧。”老艄公说:“实在没钱给一文也行。”可行熊身上连一文钱都掏不出来。情急之下,他只好把银棒递过去,说:“老伯,我拿这个抵押。”
老艄公突然放声大笑,这笑声听着耳熟得很。行熊定睛一看,哪还有老艄公,眼前站的分明是土地公公。他双腿一软,扑通跪下。土地公公叹了口气,说道:“我当初怎么嘱咐你的,让你用银子行善,你却只顾享乐,见人求救,不仅不帮,还恶意相向,你这是忘了本,昧了良心啊!”
行熊又羞又愧,自觉无言活在世上,扑通一声跳进湖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