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姓王的人家,家中只有一对老夫妻与他们的儿子王佐柱相依为命。王佐柱长到18岁那年,命运却陡然转了个急弯,父母先后离世,只留下他孤苦伶仃地在这世上,每日靠着上山打柴勉强维持生计。
有一日,王佐柱如往常一样在山坡上挥舞着斧头砍柴。突然,他瞧见一只火红火红的狐狸,正拼命地朝着他这边狂奔而来,身后紧跟着一只凶神恶煞的猎狗。那狐狸跑到王佐柱跟前时,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眼中含着泪花,围着他不停地打转,那模样仿佛在苦苦哀求着什么。
王佐柱心里琢磨着,这狐狸定是来向自己求救的。他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儿,迅速解开捆好的柴火,朝着狐狸轻轻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快躲进来吧。”那狐狸好似真听懂了人话一般,一头就钻进了柴火捆里。
不一会儿,一只猎狗追到了王佐柱跟前,在柴火捆周围嗅来嗅去,却怎么也找不到狐狸的踪影。就在这时,一个猎人骑着马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大声问道:“喂,小伙子,看见一只火狐狸没?”王佐柱随手朝着一个方向一指,说道:“往那边山沟跑了。”猎人听了,带着猎狗顺着他指的方向匆匆追去了。
等猎人走远,王佐柱轻声说道:“出来吧,猎人走了,你赶紧逃命去。”说着,他便伸手去掀柴火捆。这一掀,可把他惊得瞪大了眼睛,里面哪还有火狐狸的影子,竟躺着一位美貌的姑娘。
那姑娘缓缓起身,盈盈一拜,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愿与公子结为夫妻。”王佐柱连忙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我家实在太穷了,不能连累你。”姑娘却温柔地笑着说:“公子莫要担心,我不会害你的。我姓胡,叫胡四姐。今日只因在街上多贪了几杯酒,醉醺醺的,差点丢了性命。幸亏遇到公子你这个好心人相救,你家再穷,我也绝不嫌弃。”
王佐柱见胡四姐如此真诚,便把她带回了家。没过多久,二人便成了亲。一年后,胡四姐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一家人日子虽过得清苦,却也温馨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胡四姐神色凝重地对王佐柱说:“我当初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才与你结为夫妻。如今我父亲找上门来,让我立刻回去,脱离凡界,炼丹成仙。我若不回去,他们定会要了我的命。今天我必须得走,你要是想我,就带着孩子来找我。”
王佐柱含着泪,急切地问道:“我们爷俩上哪找你啊?”胡四姐缓缓说道:“我家住在山西与陕西交界再往西的地方,离陕西大概七八百里。你要是想我,就往那儿去,咱们还有团圆的日子。”说完,眨眼间,胡四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佐柱在家中每日都无心干活,孩子一哭,他也跟着掉眼泪。终于,他下定决心,要带着孩子去找胡四姐。他背着孩子,带上仅有的一点盘缠,日夜不停地赶路。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困了就找个角落睡一会儿。就这样,他走了一年零三个月。
一天,他走进了一座大山深处,又累又困。忽然,他看见前方有一座青砖碧瓦的四合大院。王佐柱背着孩子,缓缓走到院外的上马石旁坐下休息。
这时,院里走出一位姑娘。王佐柱一眼就认出是自己的媳妇,赶忙上前拉住她的手,哭着说:“一年多了,你难道把我们全忘了?”姑娘却一脸疑惑,说道:“你认错人了吧。”
正说着,院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王佐柱赶忙上前行礼,说道:“老人家,我们爷儿俩好不容易找到孩子他妈,可她不认我们。”老人神色冷淡,说道:“既然找上门来了,我也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我有9个姑娘,一会儿叫她们出来。你要是能认出来,就领走;认不出来,就别想活着出去。”
这话可把王佐柱吓坏了。白发老人回头朝院里高喊:“姑娘们都给我出来!”不一会儿,屋里齐刷刷走出9个姑娘,她们长得一模一样,穿着打扮相同,举手投足也毫无二致。这可把王佐柱难住了,他背着孩子从排头走到排尾,根本分不清哪个是胡四姐。
情急之下,王佐柱咬了咬牙,对着孩子的屁股“啪啪啪”打了三巴掌,嘴里还念叨着:“谁让你来找你妈!”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王佐柱仔细观察姑娘们的反应,只见第四个姑娘脸色一变,低下了头。他立刻跑过去,拉住那姑娘的手,说道:“四姐,我可找到你了,跟我回家吧!”
白发老人见状,点了点头,说道:“姑娘,你本应修炼成仙,可惜凡心未断,那就跟着小伙子抱着孩子走吧。”胡四姐向白发老人磕了个头,便和王佐柱抱着孩子走出了四合大院。
王佐柱回头再看时,那座四合大院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荒草萋萋的空地。此后,夫妻二人带着孩子日夜兼程,终于回到了家乡,从此过上了团圆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