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那福华山脚下,有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木老汉,年过五旬啦。他老伴儿走得早,就剩他和儿子俩人相互照应着过日子。父子俩靠着那几亩薄田种地为生,虽说日子过得不算宽裕,但填饱肚子那是没啥问题的。
这木老汉啊,为人那叫一个老实厚道,一辈子都本本分分的,从来就没想过占别人一点儿便宜。就算有时候吃了亏,他也只是默默地不说话,从不跟人计较。四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这性子,还给他起了个挺有意思的外号,叫“木疙瘩”。
有一天,木老汉家门口来了个乞丐,那模样真是惨兮兮的,衣衫破破烂烂的,手里拄着一根树枝,眼巴巴地望着屋里,一看就是饿得不行了。这“木疙瘩”老汉心地善良得很,二话不说,就把家里剩下的饭菜热了热,端给了那乞丐。那乞丐吃完之后,一个劲儿地连声道谢,然后就转身走了。
谁能想到啊,没过几天,这乞丐又找上门来了。木老汉还是像上次一样,端上热好的剩饭。可这乞丐却摇了摇头,说:“老人家,这剩饭我都吃腻啦,能不能给我做点儿新饭吃呀?”木老汉心里直犯嘀咕,心说哪有讨饭还挑三拣四的呀?不过转念一想,人家天天吃剩饭,想换换口味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他立马就动手,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还泡上了米饭。那乞丐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吃完之后又道谢离开了。
打那以后啊,这乞丐就隔三差五地来。木老汉给他端上刚煮好的面条,他说想吃烙饼,木老汉就给他烙饼;烙了饼,下次他又说要新衣裳。日子一长啊,从吃喝到穿戴,这乞丐要什么,木老汉就给什么。旁人都说他傻,可这“木疙瘩”老汉心里想着,人家可怜,能帮就帮一把吧。
时光匆匆,一转眼几年就过去了。木老汉的儿子要娶媳妇办喜事啦。婚礼当天那叫一个热闹,亲朋好友都来了,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新郎新娘刚入洞房,嘿,您猜怎么着,那乞丐居然又出现了。木老汉还是像往常一样,管他吃管他喝。眼瞅着天色渐渐擦黑,这乞丐还没一点儿要走的意思。木老汉寻思着,八成这乞丐又想借宿一晚。刚要带他去客房,谁知道这乞丐却纹丝不动,说:“老人家,让我在新房住一晚吧,以后我绝不再打扰您啦。”
这话可把木老汉给难住了。跟儿子说吧,儿子倒还好说,可新媳妇能答应吗?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呀。木老汉又气又急,刚想发火,可看着那乞丐可怜巴巴的样子,心又软了下来,心想:“罢了罢了,兴许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洞房是啥样呢,就当是积德行善吧。”
当晚,木老汉好说歹说,总算劝服了儿子儿媳,把乞丐安顿在新房的土炕上,还在那一头铺上了崭新的被褥。新郎新娘只能在另一头合衣而睡,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都吃完早饭了,可新房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木老汉好几次都想去叫醒那乞丐,可又怕打扰人家休息。直到快中午了,还不见人出来,木老汉心里开始发慌了,心说:“别是生病了吧?”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新房,掀开被子一瞧,嘿,哪还有乞丐的影子呀,只见一尊金光闪闪的金人躺在那里。
原来啊,这乞丐竟然是观音菩萨化身,特意下凡来考验木老汉的。从此,木疙瘩一家靠着这尊金人,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这正是“善心中有善报,后到天赐福缘”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