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621章 王大忽悠的“传奇”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1章 王大忽悠的“传奇”之路

从前啊,有个外号叫王大忽悠的家伙,整日里满嘴跑火车,吹嘘自己能掐会算,神通广大。可熟悉他底细的人都清楚,这纯粹就是个骗吃骗喝的主儿,满嘴胡诌,根本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有一天,王大忽悠去老丈人家接媳妇。走到离老丈人家不远的道上,他瞧见道旁有一头老母猪。这坏心思“噌”地就冒出来了,寻思着把这猪弄走卖了,说不定能赚一笔。于是,他捡了根木棍,就想把老母猪赶走。

这老母猪一看是生人,哪肯乖乖就范,在前面东一头西一头地乱跑。王大忽悠费了好大劲儿才赶了一段路,没想到这老母猪突然撒起欢来,没跑多远,“扑通”一声就掉进了一个大土坑里。

王大忽悠凑到坑边一看,这坑还挺深,老母猪在里面根本出不来。他在坑沿儿上转悠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把猪弄上来的办法。气得他骂了一句:“嘿,真是视财不散,该着不是老子的财!”骂完,捡起一块土坷垃,朝着老母猪就砸了过去,然后气呼呼地走了。

没一会儿,王大忽悠就到了老丈人家。吃完饭,大伙儿在院子里闲聊。这时,就听到隔壁邻居媳妇连哭带嚎地喊:“哎呀妈呀,我家那头老母猪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这可咋整啊!”原来,隔壁邻居家的老母猪丢了,媳妇儿找了半天,连个猪影都没见着,急得直跳脚。

王大忽悠一听,立马想起了掉进大坑里的那头老母猪,心里琢磨:“哦,掉坑里了,怪不得她找不到,那猪还是我赶进去的呢。”他眼睛一转,觉得显摆自己“能耐”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晃晃悠悠地走到隔壁家,问道:“啥前儿丢的呀?你报上时辰,我给你掐算掐算,看看能不能找着。”

这隔壁媳妇儿有病乱投医,也顾不上他是不是忽悠了,赶忙把猪丢的时辰说了出来。王大忽悠装模作样地用手指在四个手指上掐算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呃呃,天干地支呃,这这这……按照这个时辰算,这老母猪它丢不了啊。这没丢,它跑哪儿去了呢?我算算哈,看卦象啊,应该落在沟坎儿上了。哎,你要信我话,就往东北方向找,多留意点儿大坑大沟啥的。”

这媳妇儿一听,立刻领着大伙儿着急忙慌地朝着东北方向找去了。这时候,王大忽悠的媳妇儿小声骂道:“哎呀,喝点儿小酒又开始瞎忽悠,我看人家要是找不着,看你咋整!”王大忽悠嘿嘿一笑,说:“你就瞧好吧。”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隔壁媳妇儿真把那头老母猪赶回来了。她在大街上扯着嗓子喊:“哎呀妈呀,老张头那姑爷太神了,算得那叫一个准!这老母猪真在一个大坑里找着了,要不是他今儿来串门儿,我指定找不着这老母猪了,当家的回来还不得把我收拾个半死啊!”

以前,老丈人看不上王大忽悠这三吹六哨的德行,根本不相信他能掐会算。可这下,也不得不服气了。只有王大忽悠心里明白是咋回事儿。

这往后啊,同村人都夸老丈人找了个好姑爷,算卦真有两下子。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然传到了县官的耳朵里。

正巧,县官媳妇的金手镯丢了,怎么找都找不着。有人就跟县官提议:“大人,要不找那王大忽悠算算,看看是谁偷的,藏在哪儿了。”县官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吩咐两个衙役抬着轿子,到王大忽悠家去请他。

王大忽悠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哎呀,这以前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瞎忽悠的,这下可来真的了。要是算不出来,县官不得要了我的命啊!”可县官派人来请,他又不敢不去,只能硬着头皮上,想着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临走前,他把媳妇叫到一边,在耳边小声嘀咕了半天。县官派来的两个衙役抬着王大忽悠就上路了。走了大概两里多路,王大忽悠在轿子里突然大声喊:“啊,快快快,快掉头往回抬,我家里着火了!”

这两个衙役一听,着火了可是大事儿,没办法,只好把他往回抬。到家一看,他家后屋的破草房真烧了一大半儿。原来,是他让媳妇使的阴招儿,放把火往后拖时间,没想到真把自己家房子给点着了。

王大忽悠领着大伙儿一顿救火,等把火灭了,又偷偷摸摸地把媳妇叫到旁边,嘀咕了几句。随后大声吩咐媳妇:“小心点儿,可别再出事儿了啊,一天天啥也不干,就知道打麻将。”

说完,两个衙役又抬着他上路了。走了大概两个时辰,王大忽悠又在轿子里喊叫:“哎妈呀,不好了,我媳妇掉河里了,快把我抬回去!”

这两个衙役可真是倒霉透顶了,已经走了一半儿路,可人命关天,没办法,又只好抬着往回跑。到了村头的小河边儿,他媳妇儿正在河里扑腾呢。幸亏他们及时赶到,把媳妇儿救了起来,不然真得出人命。

不过话说回来,这故事编得也真是有点离谱。走了两个时辰才回去救人,他媳妇在河里居然还没淹死。但这两个衙役可不知道是咋回事儿,看着这情景,就认为这王大忽悠真是个能掐会算的神人,对他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想和他说点儿掏心窝子的话,但又不敢开口,只好闷声闷气地抬着他往县城走。

这离县城越近,王大忽悠心里越发慌。他明白,自己根本算不出偷手镯的小偷,要是算不出来,脑袋可就得搬家了。他恨自己平时瞎忽悠,这下可好,惹上大麻烦了。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王大忽悠正憋屈着呢,抬头往轿子外面一看,山坡上一白一黄两只狗正在打架。他心神不定地自言自语:“这这这,这黄的呢,这……这还是白的呢。”他本来是想琢磨这两只狗谁能打赢,可还没念叨完呢,两个抬轿的衙役“麻溜”就停下轿子,扑通一声跪在轿子外面,连声喊道:“哎,先生饶命啊,先生饶命!”

闹了半天,王大忽悠念叨“这黄的白的”,他俩立刻就联想到自己了。一个穿着白褂子,一个穿着黄褂子,寻思这事儿肯定是算到他们头上了。两个衙役边磕头边哀求道:“饶了我们俩这一次吧,我们来世变牛变马报答您呢。”

王大忽悠那是什么人,眼睛一眨就是一个主意的主儿。他先是一愣,马上又明白是咋回事儿了,那忽悠的劲儿又上来了。他板着脸,装作很严肃的样子说:“你们胆大包天啊,敢偷县太爷媳妇的手镯子,麻溜的如实招过来,我还能救你们俩的狗命!”

这两个衙役没办法,只好把怎么偷的手镯,又怎么藏在花园的柳树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王大忽悠说:“我这个人心眼儿好使,这事儿啊,就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到此为止,我保准你俩没事儿。”

这俩衙役一个劲儿地磕头作揖,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到了县官家,王大忽悠又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算,然后对县太爷说:“啊,此物是火命人偷的,现在埋在树下的土里,一旦让无根水浇着,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全了,到那时候,就是神仙也找不到了。你到后花园的那堆树根底下找吧。”

县官一听,赶忙领着媳妇儿、丫鬟和衙役去后花园找。不一会儿,就在一棵柳树根儿底下找到了手镯。县官觉得这王大忽悠太神了,简直就跟神仙下凡一样。他寻思着,以后要是遇到难破的大案要案,就找他来掐算,那得多轻松多简单啊。于是,就恳求王大忽悠留下。

王大忽悠先是不肯,最后在县官苦苦的恳求之下,就留了下来。就这么着,王大忽悠一连几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这一天,县官和王大忽悠在城墙上下棋,边下棋边闲扯。王大忽悠心里明白,在这儿多待一天就多一份危险。想起上次的事儿,他不由得头皮发麻,于是恳求县官让他回乡。可县官哪会答应,硬是要他留下来。

王大忽悠见县官不答应,心想:“待在这儿,迟早有一天会被杀了头,那还不如干脆点儿。”想到这儿,王大忽悠找了个机会,趁着县官不注意,一狠心,使劲儿一把就把县官推下了城墙。

哪料到,县太爷被推下城墙的一瞬间,就只听“轰”的一声,城墙倒了,乱石纷飞。王大忽悠一看那情景,心想:“哎哟,完了!”结果啊,他只是左腿被乱石砸断了,而县官被推下城墙之后,落在一块草地上,居然啥事儿都没有。

这天,县官摆酒宴为王大忽悠压惊,说:“哎呀,这回多亏了你相救,不然的话,本官就命绝人世了。哎呀,你真是高人呐!”

王大忽悠应酬道:“那天在城墙上,我冷不丁突然觉得这墙就要倒,所以只好把您推下去,让您受惊了。”

县官说:“那您这三番五次救了我的性命,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你要是有啥要求,我指定是照办。”

王大忽悠一听,说:“我来这儿也有几年了,家里也不知咋样了,我想回去看看。”县官见他主意已定,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