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人被押入铜台府大牢。
阴暗潮湿的牢房,冰冷的铁链,让唐僧身心俱疲。
他靠着冰冷的墙壁,望着狭小铁窗外的一方天空,心中充满了悲凉与不解:为何行善积德的寇员外遭此横祸?
为何他们一心向佛,却屡遭诬陷?
这西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紫微帝君所说的“劫数”,便是如此吗?
唐僧在反思的时候,却没有想过,观音、如来这些字眼,很少出现在他心田了!
八戒在隔壁牢房破口大骂,骂强盗,骂狗官,骂老天不开眼。
沙僧则沉默地坐着,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对大师兄的信任。
孙悟空并未走远。他隐身在云端,看着师父师弟被押走,眼中寒芒闪烁。
他先驾云在铜台府周边山岭快速搜寻,很快凭借火眼金睛和残留的煞气,锁定了逃窜至黑松林深处的一伙强人。
为首者是个独眼彪形大汉,正与手下分赃,得意洋洋地谈论着如何嫁祸给和尚。
“哼!找到正主了!”
孙悟空记下方位,却并未立刻动手擒贼。
他要让这伙贼人,在公堂之上亲口认罪!
更要让那糊涂刺史和告状的寇家人心服口服!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关键的人证——寇员外本人!
孙悟空一个筋斗,直下九幽!
黄泉路,鬼门关,阴风惨惨!他手持金箍棒,闯入森罗殿!
“阎王老儿!出来!”
孙悟空一声暴喝,震得地府晃动!
十殿阎罗慌忙迎出。孙悟空也不废话,直接道:“铜台府寇洪寇员外,阳寿未尽,乃大善之人!”
“今日被强人所害,冤屈而死!其魂魄何在?速速带上来!俺老孙要带他还阳半日,洗刷俺师父师弟的冤屈!”
阎王翻开生死簿一看,果然寇洪名字上还有阳寿,且功德金光浓厚。
但人死魂归地府,乃是天道轮回,岂能随意还阳?
“大圣!这……这不合规矩啊!”
秦广王为难道。
“规矩?”
孙悟空金箍棒一顿,煞气冲天:“那寇员外一生行善,却死于非命!俺师父师弟行善反被诬陷!这就是你们的规矩?”
“今日这魂,俺老孙借定了!谁敢阻拦,休怪俺老孙砸了你这森罗殿,毁了那生死簿!”
十殿阎罗吓得魂飞魄散。孙悟空大闹地府的威名犹在!
更何况,他们隐隐感受到孙悟空身上那股精纯的上清道韵,似乎得到了某位无上存在的默许?
联想到天庭近期暗流涌动,佛门即将大兴……
阎王们相视一眼,最终妥协。
“大圣息怒!息怒!寇洪魂魄尚在,未入轮回。小王……小王这就命判官将其魂魄引出,暂借大圣半日!”
“只是……半日之后,必须归还,否则阴阳失衡,小王也担待不起啊!”
秦广王擦着冷汗道。
很快,寇洪茫然的魂魄被带到。孙悟空简要说明情况,寇员外魂魄悲愤交加,连连作揖:“多谢大圣为老朽洗冤!老朽定当指认真凶,还圣僧清白!”
孙悟空带着寇员外魂魄,化作一道金光,冲出地府,直奔铜台府大牢!
铜台府刺史正在后堂焦头烂额。虽然抓了唐僧师徒,但总觉得此案疑点重重。
那三个和尚,尤其那猴子神通广大,若真是凶手,何必束手就擒?可“寇家人”言之凿凿……
就在这时,后堂内阴风骤起,烛火摇曳!
一道金光落下,显出孙悟空和一个虚幻的身影——正是寇洪寇员外!
“鬼……鬼啊!”
刺史吓得瘫倒在地,面无人色!
“大人莫怕!”
孙悟空喝道:“此乃寇员外魂魄!俺老孙特向地府借来半日,只为说明真相!员外,你且将遇害经过,细细道来!”
寇员外魂魄对着刺史悲声道:“刺史大人!老朽死得好冤啊!杀我者,非是圣僧!乃是一伙蒙面强人!为首者独眼,脸上有刀疤!”
“他们闯入我家,杀人劫财!更可恨的是,他们临走时故意高喊,诬陷圣僧索财不成,勾结强人害我!此乃嫁祸之计!”
“圣僧师徒光明磊落,分文未取,怎会行此卑劣之事?老朽以魂魄起誓,句句属实!大人!莫要冤枉好人啊!”
刺史听着寇员外亲口所述,看着那虚幻却清晰的魂魄,哪里还敢不信?
他汗如雨下,连连磕头:“本官糊涂!本官糊涂!险些酿成大错!多谢员外显灵!多谢大圣明察!”
孙悟空冷哼一声:“既已知晓真相,还不速速放人?那伙强人此刻正藏匿在黑松林老狼谷分赃!俺老孙这就去擒来!”
刺史哪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大牢释放了唐僧、八戒、沙僧,连连赔罪。
唐僧三人走出大牢,恍如隔世。
得知是寇员外魂魄显灵,唐僧对着虚空悲切诵经超度。八戒则对着刺史怒目而视。
孙悟空已如闪电般冲入黑松林老狼谷。
那伙强人正在饮酒作乐,忽见煞星天降,魂飞魄散!
孙悟空金箍棒一扫,众贼纷纷倒地哀嚎,束手就擒。
独眼首领被孙悟空像拎小鸡一样提到铜台府公堂之上。
人赃并获,又有寇员外魂魄指证,独眼首领吓得肝胆俱裂,对杀人劫财、嫁祸僧人之事供认不讳!
真相大白!
寇家人得知错怪了恩人,羞愧难当,跪在唐僧师徒面前痛哭流涕,磕头请罪。
刺史也当堂宣判,将一干强盗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寇员外魂魄看着沉冤得雪,家人也明白过来,对着唐僧师徒深深一揖,又看向孙悟空,叹息不已!
“圣僧,大圣!老朽一生行善,斋僧布道,只求心安。却不曾想,这富贵名声,反成了招灾引祸的根苗,连累了圣僧,老朽……死有余辜啊!”
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悔悟。
“员外言重了。善心无错,错在恶人歹毒。”
唐僧含泪安慰:“员外善举,必有福报。望早登极乐,得享安宁。”
他再次为寇员外诵经祈福。
寇员外魂魄点点头,身影渐渐淡去,对着虚空,留下最后一句叹息,似自语,似警世!
“圣僧!切记……不贪富贵,方能得大自在!”
随即彻底消散,回归地府。
一场因善举引发的风波终于平息。
铜台府上下震动,对寇员外之死唏嘘不已,更对唐僧师徒的忍辱负重和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敬畏有加。
刺史亲自摆酒赔罪,并厚葬寇员外。
师徒四人婉拒了宴席,只在寇员外灵前上了炷香,便悄然离开了铜台府。
这一次,他们身后再无欢送的百姓,只有一片沉默的悲凉和对世事无常的喟叹。
唐僧骑在马上,回望铜台府的方向,寇员外最后那句“不贪富贵,得大自在”在耳边回响。
他摸了摸怀中的通关文牒,目光投向西方天际。
灵山,已遥遥在望。
但前方的路,似乎比任何妖魔险阻,都更加深邃莫测。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走在最前,火眼金睛穿透云层,仿佛看到了那座金光万道的山峰,以及山峰之上,那盘坐莲台、俯视众生的巨大身影。
他体内的《上清仙诀》,无声地运转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