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歼灭了巴黎城外最大一股有生力量后,多尔衮果断地下达命令,让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将整座巴黎城包围起来。然而,由于一条名叫塞纳河的河流贯穿其中,将整座城市一分为二,形成了南北两岸,这使得包围行动只能是半包围状态。
卢浮宫坐落在河南岸,而凡尔赛宫则矗立在河北岸,它们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经过三天紧张而有序的部署,到了七月十一日,十万余名明军终于完成了对巴黎南北两岸的包围。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明军强大的军事力量,更让巴黎的法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第二天,七月十二日,明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无数的火箭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万箭齐发,瞬间将巴黎的天空染成了一片火红。法国人惊恐地看着这一幕,仿佛末日降临。
在明军的重点攻击下,北岸的一段城墙不堪重负,最终被炸开了一个十几米宽的巨大缺口。这个缺口如同一个张开的巨兽之口,无情地吞噬着一切。
随着明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法军士兵们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们惊恐地看着越来越多的明军涌入街道,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绝望之下,这些原本勇敢的民兵们纷纷扔下手中的武器,像受惊的兔子一样,争先恐后地逃回自己的家中,紧闭门窗,希望能躲过这场可怕的战争。
七月十六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攻占了巴黎北岸。城中的法军士兵们或投降,或四散逃窜,整个北岸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而仅仅四天后的七月二十日,巴黎的南岸也被明军攻陷,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如今完全落入了明军的掌控之中。
此时此刻,路易十四早已逃之夭夭。他深知自己的军队已无力回天,于是果断决定逃往奥尔良,以图保存实力。然而,他不敢逃往波旁方向,因为那里还有一支二十万明军正气势汹汹地朝奥尔良包抄过来。如果被这支部队拦截,恐怕他连最后的一丝希望都会破灭。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五十万明军以及随后赶来的二十万援军,总计七十万大军,就像一群蝗虫一样,在法国境内肆虐。他们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无数的农田被明军强行霸占,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荒芜一片。
法兰西人对这些明军的行为深感愤怒和无奈。他们在背后怒骂这些明人根本不是来打仗的,而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强盗。这些明军抢夺财物时毫不留情,甚至连农民们种地的姿势都学得有模有样,仿佛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仅仅半年时间,法国的半壁江山便已沦陷,曾经坚不可摧的防线在大明帝国舰队的猛烈攻击下土崩瓦解。英吉利海峡,这条曾经将法国与英国分隔开来的天然屏障,如今已彻底沦为大明帝国舰队的内海。
法国的沦陷似乎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惊心动魄的半年里,大明帝国的军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法国,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
时间来到天启五十一年,公元1671年的夏天,法国人终于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路易十四派遣使者前往大明帝国求和,希望能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然而,朱由校对法国的求和请求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并将使者逐出了维也纳。
与此同时,数十万明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一路势如破竹地攻打到了普瓦都和法国中部的奥弗涅伯国故土。他们的攻势迅猛而坚决,不给法国人丝毫喘息的机会。
同年秋天,路易十四在逃亡途中不幸被明军李定国所部的骑兵抓获。这一事件成为了压垮法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法国人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力。法国的命运,在这一刻似乎已经注定。
在寒冷的冬天,明军一路征战,终于抵达了浪城,这里是西班牙和法国的边境。随着明军的到来,这片土地似乎也被严寒所笼罩,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当明军停下他们征战的脚步时,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路易十四和他的所有王室成员,竟然被全部送到了维也纳。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朱由校,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在见到路易十四这位“雄才大略”的法兰西王国国王的第一时间,并没有过多的寒暄。他直接扔给路易十四一份名为《维也纳合约》的协议,仿佛这份协议就是他对路易十四的最终判决。
路易十四颤抖着双手打开协议,当他看清其中的内容时,差点没当场吐血。这份协议的条款简直就是对法兰西王国的致命打击。
首先,协议要求法兰西彻底放弃王国头衔,回归波旁家族的统治。这意味着法兰西将失去其独立的国家地位,成为一个被大明帝国掌控的附庸。
其次,协议规定要重建诺曼底公国、布列塔尼伯国、布尔瓦伯国、曼恩伯国、安茹伯国、普瓦都伯国、阿奎丹公国、图卢兹公国、摩纳哥公国、香槟伯国、利摩日伯国、奥尔良公国等二十余个公伯国。这些曾经属于法兰西的领土,如今都要重新划分,这无疑是对法兰西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协议的第三条竟然要求整个法兰西彻底向大明臣服,成为大明的附庸国。而且,还要割让巴黎这座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城市给大明帝国。
最后,协议还要求法兰西赔偿大明帝国一千万两黄金作为战争赔款。如果法兰西无法支付这笔巨额赔款,那么就只能以土地来置换。
这样苛刻的条件,对于路易十四和整个法兰西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然而,面对强大的明军和朱由校的强硬态度,路易十四又能有多少选择呢?
合约还规定了各公国只允许保留5000步兵,500骑兵;各伯国只允许保留2000步兵,200骑兵。
这一条条一件件,无不是朱由校费尽心思的肢解法国这个欧洲最大面积陆地国家的战争潜力,为他百年之后,大明帝国能够在这个世界安然存在留下的最大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