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动了,偃月刀在烟尘中划出一道暗弧,刀风贴着地面卷来,角度刁钻得直取照夜玉狮子的前蹄,正是赵剑说的那记阴招。
赵云不慌不忙,左手轻提缰绳,右手银枪却微微后收,仿佛早已知晓刀锋的轨迹。
就在刀光将及马蹄的刹那,赵云猛地一夹马腹,同时手腕向左侧轻抖。
照夜玉狮子通灵般领会其意,前蹄陡然腾空,身子向斜上方一跃,竟如白鹤亮翅般避开了那道刀风。
这一跃不早不晚,恰好卡在刀锋掠过的瞬间,连关羽都忍不住眯了眯眼。赵云的应对,竟像是演练过千百遍一般。
关羽大怒,自己这前三刀竟然对赵云毫发无损,他再次挥舞起偃月刀,以凌厉攻势与赵云战在了一起。
关羽的刀招如狂风骤雨,八十二斤的偃月刀在他手中舞得密不透风,时而劈砍如崩山,时而横扫似卷浪,每一刀都带着要将对手劈成两半的狠劲。
赵云却如惊鸿掠影,总能在间不容发时避开锋芒:刀劈头顶,他便伏身马腹;刀扫腰间,他便拧身侧让;刀挑马腿,他便提缰纵马。
银枪在他手中时而化作梨花点点,专攻关羽破绽;时而绷如铁尺,架开那势大力沉的劈砍。
两人马走连环,枪来刀往,烟尘中只见一白一红两道身影纠缠,刀光枪影搅成一团,竟是谁也占不到绝对上风。
斗至八十回合,关羽额角已见汗,他越打越心惊,赵云不仅身法灵动,枪法更是密不透风,自己那赖以成名的快刀竟始终沾不到他分毫。
而赵云也暗自佩服,关羽确是勇将,每一次刀枪相撞,自己虎口都隐隐发麻。
战过百回合,风向渐渐变了。
关羽的刀势明显慢了下来,偃月刀的重量开始显现,他呼吸渐粗,丹凤眼瞪得滚圆,却再难维持之前的疾风骤雨。
反观赵云,越斗越勇,银枪舞动得愈发圆转如意:时而如灵蛇出洞,专攻关羽下三路;时而如蛟龙摆尾,枪影层层叠叠罩向关羽周身。
两人的厮杀,看的两方将士都有点目瞪口呆。马云禄更是瞪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生怕错过一招一式。
尽管厮杀中的招式快如闪电,她根本看不清几招。
又战至五十回合,旷野上的风都似被刀枪搅得焦躁起来。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渐渐沉了,八十二斤的铁家伙在他手中愈发沉重,每一次挥劈都带着明显的迟滞。
他座下马只是匹普通马匹,早已喘起了粗气。关羽丹凤眼瞪得滚圆,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绿袍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方才那势如破竹的刀招,如今只剩招架之功,刀刃上的寒光都仿佛黯淡了几分。
反观赵云,马是神驹,人马都是精神抖擞。马依旧步法灵动,银枪舞得如飞瀑流泉。
又斗十合,赵云看准关羽转身回刀的刹那,突然变招。
银枪猛地一沉,枪尖擦着地面掠过,“啪”地抽在马的后腿上。
那马吃痛,猛地人立起来,关羽猝不及防,身子在马背上一晃。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赵云手腕翻转,银枪如灵蛇窜起,枪尖直指关羽咽喉!
关羽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后仰闪避,枪尖擦着他的髯须掠过,带起几缕胡须飘落在地。
关羽大惊,借着马落地的势头,猛地拨转马头,偃月刀向后一挥,逼退赵云,闷声道:“今日暂且饶你!”说罢,催马便向城门退去,背影透着几分狼狈。
赵云勒马未追,银枪斜指地面,望着关羽退入城门的身影,白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身后的士兵爆发出震天的喝彩。
赵云收兵,退至十里外安营扎寨。
晨雾还未散尽,公孙范的队伍已在大道上拉出数里长的队列。
他纵马在队伍中段,目光时不时扫向前方,手中马鞭轻叩着马鞍。
得知雁门军三千骑兵的消息,他恨不得立马与雁门军交战。
兵马前行,公孙范派出数批斥候,在前方不停侦察。
“将军,前方十里未见异常!”
“将军,前方二十里未见异常!”
“将军,前方三十里未见异常!”
……
斥候不停的侦察,不停的回报。
公孙范微微颔首,赵云已在挺县叫阵两日,除了骂阵,迟迟不去攻城。
“继续往前探,仔细查探两侧山林!”他吩咐着斥候,目光掠过道旁连绵的丘陵。
赵云没有攻城,很正常。那五千兵马里,三千是骑兵,两千是步兵。
这配置,哪里像是来攻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