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南有个小镇,名唤\"青崖镇\"。镇子不大,却有一样稀罕物——一幅古画,名曰《问樵图》。这画不大,只尺余宽,两尺长,画的是个樵夫站在山涧边,腰间别着斧头,身旁堆着几捆柴火。画工不算精细,可奇怪的是,这画挂在镇东头的老茶馆里几十年,镇上人但凡有难解之事,焚香静思后对着画轻声相问,那画中樵夫便会以砍柴动作作答。

这事儿要从三十年前说起。那时茶馆老板还是个年轻后生,叫赵三。有一日,他去后山砍柴,天色将晚时在山涧边发现个破布包,打开一看,竟是幅卷起来的画。赵三不识货,只觉得画上樵夫画得古怪——那樵夫眼神极亮,仿佛能看透人心。他随手把画带回家,挂在了茶馆墙上。

头一回显灵是在挂画后第三天。镇西头的王铁匠愁眉苦脸地坐在茶馆里,他家传的铁匠铺子突然没了生意,连着三个月没开张。赵三见他唉声叹气,随口道:\"要不你问问那画?\"王铁匠半信半疑,焚了柱香,对着画轻声道:\"我这铺子还能不能开下去?\"

话音刚落,就见画中樵夫举起斧头,\"咔嚓\"一声砍向画中一棵枯树。王铁匠一拍大腿:\"要我砍掉旧东西?\"第二天,他就把铺子里用了几十年的老风箱扔了,换了个新式的。说来也怪,当月生意就红火起来。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问樵图》的名声就传开了。镇上人但凡有拿不定主意的事,都来茶馆问画。有问姻缘的,樵夫就斫断一截枯枝;有问生意的,樵夫就指向画中山涧某处;连县太爷都微服私访来问过该不该涨税——那回樵夫连砍三下,县太爷回去就减了半成税。

不过这画有个古怪规矩:每问一次,画中樵夫的身影就淡一分。头回问时还清晰可见,问到第十回,就只能隐约看见个轮廓。茶馆掌柜赵三在墙上钉了块木牌,写着\"每日限问三次\"。

这年清明,茶馆来了个穿绸缎的年轻书生。他对着画焚香良久,轻声问道:\"我该不该赴京赶考?\"画中樵夫缓缓举起斧头,在空中虚砍三下——这是从未有过的动作。书生大喜,当即决定启程。

可巧那天暴雨,山涧涨水。书生过桥时,一个浪头打来,连人带马被冲进山涧。第二天打捞上来时,人们发现他手里还攥着半块墨锭——正是问画前磨墨用的。

这事把赵三吓得不轻。他连夜把画收进柜子,再不敢示人。可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画又好好地挂在原处。更邪门的是,当天就有个老渔夫来问出海的事,樵夫照样砍柴作答。

\"这是闹鬼了?\"赵三蹲在柜台后搓手。茶馆跑堂的小二凑过来:\"东家,我昨儿半夜起夜,瞧见那画里的樵夫会动!\"

正说着,镇上大户周员外拄着拐杖进来。他最近总梦见个穿蓑衣的樵夫,心里发慌。赵三硬着头皮说画坏了,周员外却径直走到挂画处,焚香叩首:\"就问一回,我这腿疾...\"

话没说完,画中樵夫突然剧烈抖动起来,斧头\"当当当\"连砍七下!周员外脸色煞白:\"这是何意?\"话音未落,就见他那条瘸了三年的右腿猛地一抽,居然能伸直了!

这事儿越传越神。有人说樵夫是山神化身,有人说画里封着个执念未消的魂魄。最玄乎的是药铺孙掌柜的说法——他亲眼看见有人的问题被答过后,画中山涧的水纹会改变流向。

转眼到了腊月。这天来了个裹着狐裘的妇人,问的是夫君外遇之事。樵夫砍断一根树枝,又指向画中溪水。妇人抹着眼泪走了。三天后,镇上闹出桩大事:绸缎庄赵老板休了正室,娶了个唱曲儿的。

当晚,茶馆打烊后,赵三发现画中樵夫的身影淡得几乎看不见了。他哆嗦着摸出块布想盖住画,手刚碰到画框,就听见\"咔嚓\"一声——画中樵夫竟举起斧头,对着虚空砍了一下!

第二天大早,赵三把画挂回原处,发现樵夫的身影又清晰了几分。正纳闷着,镇东头突然传来哭声。原来是昨儿问姻缘的妇人上吊了,嘴里还塞着块帕子,帕子上绣着\"樵夫\"二字。

这事闹得满镇风雨。县太爷派人来查,茶馆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只在画轴夹层里找到张发黄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问者自问,答者自答\"。

现在《问樵图》还在老茶馆挂着,只是再没人敢轻易发问。偶尔有胆大的年轻人来试,樵夫偶尔也会动一动斧头——但再没出现过砍七下或者连砍三次的情况。赵三在柜台后看得明白:每回问完,樵夫的身影确实会淡一分,可过不了几天,又会慢慢清晰起来。

\"许是山里的精怪吧。\"他常这样对客人说,\"问多了,它也累。\"

只有那跑堂的小二知道,每到子夜,茶馆后厨的水缸里就会映出个模糊的人影,正一下一下地砍着空气里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