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的里正赵德旺是个精明人,四十出头就管着村里大小事务,在乡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只是近来县衙传出风声,说要提拔一批年轻里正去县衙当差,赵德旺心里便七上八下起来。
这日黄昏,赵德旺在村头老槐树下与几个老人闲聊,说起村西老棺材匠的事。
“那老杨头做的棺材可神了!”村里最年长的李老汉叼着旱烟说道,“躺进去能知吉凶,灵验得很哩!”
赵德旺本来不信这些,可一想到前程大事,心里便活络起来。第二天一早,他拎着一壶好酒,往村西老棺材匠家去了。
老杨头七十有余,干瘦得像根柴,整日与棺材为伴,村里人对他又敬又怕。见里正来访,他也不多言,收了酒,嘶哑着问:“里正大人想来问前程?”
赵德旺一惊:“您老怎么知道?”
老杨头干瘪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来我这的,无非问生死,问前程。您正值壮年,自然是问前程了。”
“那传言可真?躺进棺材就能知吉凶?”
老杨头点点头,引赵德旺进了工棚。工棚里摆着三四口尚未完工的棺材,阴森森的。最里头一口黑漆棺材油光发亮,显然是老杨头的得意之作。
“就这口。”老杨头拍拍棺盖,“躺进去,静心想着要问的事。但有三条规矩:一不问死期,二不问横财,三无论听见什么,我不开棺,你自己不能出来。”
赵德旺心里打鼓,但想到前程,还是咬牙应了。
躺进棺材时,赵德旺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脊背窜上来。老杨头合上棺盖前又嘱咐:“无论见到什么,记住那都是假的。”
棺盖合上,四下漆黑。
赵德旺起初什么感觉也没有,心里还笑自己荒唐。但渐渐地,他感觉周身温暖起来,仿佛阳光照在身上。他惊讶地发现,眼前竟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明亮起来。
他看见自己穿着官服,坐在县衙里处理公务,同僚们对他恭敬有加。接着画面一转,他又升了官,搬到一座大宅院里,仆从如云。赵德旺心中大喜,看来前程似锦啊!
正高兴时,眼前景象突然变了。
他看见妻子满面泪痕,家里似乎出了什么大事。接着出现一个婴儿,裹在蓝底白花的襁褓中,小脸粉嫩可爱。赵德旺正疑惑这是谁家的孩子,那婴儿突然脸色发青,呼吸困难,小小的身体抽搐起来,嘴角溢出血沫。
赵德旺大惊,想伸手去抱,却动弹不得。这时他才听见自己周围有哭声,起初细微如丝,后来越发清晰悲痛,竟是来自他自己喉中!
“开门!放我出去!”赵德旺猛拍棺木。
外面的老杨头却无动于衷:“时辰未到!”
赵德旺越发恐慌,感觉身体正在迅速衰老,力气一点点流失。他拼命呼救,终于听到棺盖移动的声音。
光线照进来时,赵德旺几乎昏厥。老杨头将他扶出棺材,一看他的脸,倒吸一口凉气——赵德旺竟像老了三十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
“你、你在里面看见什么了?”老杨头颤声问。
赵德旺哆哆嗦嗦说出所见,摊开右手:“这、这是哪来的?”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块蓝底白花的碎布,像是从襁褓上撕下来的,上面还沾着可疑的暗红色血迹。
老杨头一看那布,脸色大变:“坏了!坏了!你这是把未来的东西带出来了!”
赵德旺忙问何意,老杨头却不肯多说,只叹气道:“天命如此,强求不得。你好自为之吧。”
回家后,赵德旺病了一场。妻子王氏见他突然衰老,又听说他去试了棺材问卜,又气又心疼,悉心照料半月才好。
病愈后,赵德旺对前程不再热衷。县衙后来果然选拔人才,本来有他一份,他却推说身体不适,让给了旁人。村里人都不理解,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块襁褓布时时提醒他,未来有什么灾祸等着他。
一年后,赵德旺的儿子成亲;又过两年,儿媳妇怀了身孕。赵德旺本该高兴,却莫名心慌,那块被他藏在箱底的襁褓布更像块石头压在他心上。
儿媳妇临盆那天,赵德旺坐立不安。产房里终于传来婴儿啼哭时,他冲进去一看,顿时呆若木鸡——新生儿裹着的襁褓,正是蓝底白花的布料,与他手中的那块一模一样!
接生婆笑道:“里正老爷好福气,得了个大胖孙子!”
赵德旺却笑不出来,颤抖着问:“这、这襁褓哪来的?”
儿媳虚弱地回答:“是我娘家送的,有什么不妥吗?”
赵德旺摇头退出,回到房中取出那块布,果然与襁褓的布料相同。他心中恐惧,却不敢明言,只能暗中加倍小心。
孩子取名宝儿,生得白胖可爱,全家视若珍宝。赵德旺更是寸步不离,生怕有什么闪失。
宝儿三个月大时,一天忽然发起高烧,小脸通红,呼吸急促。赵德旺心急如焚,亲自跑去请郎中。
郎中来看过,说是寻常风寒,开了药方。赵德旺稍稍安心,煎药喂服,守了一夜。拂晓时分,宝儿退烧了,咿咿呀呀地朝他笑。
赵德旺长舒一口气,心想或许灾祸已经过去了。他实在太累,嘱咐妻子看顾一会儿,自己回房小憩。
刚躺下不久,他就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儿媳冲进房来,脸色惨白:“爹!宝儿、宝儿不行了!”
赵德旺跌跌撞撞跑进儿媳房间,只见宝儿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小小的身体抽搐着,嘴角溢出血沫——正与三年前他在棺材中见到的一幕完全相同!
“宝儿!”赵德旺扑过去,从怀中掏出那块布,竟然与宝儿身上的襁褓严丝合缝地对上了撕破的缺口!
郎中赶来时,宝儿已经没了气息。死状与赵德旺手中布上的血迹位置分毫不差。
全家悲痛欲绝。赵德旺抱着孙儿的小尸体,老泪纵横:“我早知道...我早知道啊!”
办完丧事,赵德旺直奔老棺材匠家,要问个明白。
老杨头听了经过,长叹一声:“棺材问卜,本是想让人知福祸而惜当下。你当年若知有丧孙之痛,是否会对家人更好些?这三年来,你是否格外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赵德旺愣住,回想这三年,确实因为心中有忧,对家人格外体贴关爱,父子、夫妻关系都比从前融洽许多。
“那、那这灾祸就不能避免吗?”
老杨头摇头:“天命难违,但人心可改。你虽然没能改变结局,却改变了过程。这三年,你得到的亲情温暖,是否比从前更多?”
赵德旺默然,继而泪流满面。
后来赵德旺辞去了里正职务,专心在家陪伴家人。一年后,儿媳又生下一个男孩,全家欢喜之余,却也平常心对待。
赵德旺偶尔还会去看望老棺材匠,两人对坐饮酒,却再不提棺材问卜之事。
有人听说赵德旺的经历,也想试试棺材问卜,赵德旺总是摇头劝阻:“福祸自在心中,何必问鬼神?”
老杨头死后,棺材问卜的技艺也就失传了。那口神奇的黑漆棺材,据说是被老杨头嘱咐烧掉了。
只有赵德旺箱底还留着那块襁褓布,不是为了记住伤痛,而是为了提醒自己:珍惜眼前人,当下事,因为未来不可测,唯有当下的真情实意,最是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