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穆特之战后,凌霜重掌波斯明教大权。此次回归,形势已截然不同。不仅她自身武功因《九阴真经》而脱胎换骨,俨然已是波斯明教第一高手,更具威信。更重要的是,有宋青书、张无忌、周芷若等中原绝顶高手,以及整个大明远征军作为后盾。
那些曾经心怀异志、或暗中观望的宝树王和教中长老,此刻再无半分侥幸心理。连盘踞百年、凶名赫赫的阿萨辛派都被大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碾碎,他们哪还敢有丝毫二心?整顿教务、清除暗影派残余、重新任命忠诚干部的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波斯明教经历此番动荡洗礼,权力核心反而更加巩固,彻底掌控在凌霜手中。
闲暇时,一众高手聚在一起,难免谈论武学。张无忌对乾坤大挪移的渊源尤其感兴趣,便向慕容义仔细询问起当年霍山创功的始末细节。
慕容义自然是知无不言,将先祖所见所闻,以及霍山如何凭借惊才绝艳的悟性,从斗转星移理念中脱胎出乾坤大挪移,却又因内力无法驾驭最终狂性大发、力竭而亡的惨状详细描述。
张无忌听得极为专注,他身兼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两大绝学,医术通神,对内力运行、经脉窍穴的理解已达极高境界。听到霍山死前“狂舞七天七夜”、“双目赤红”、“经脉逆行”等症状时,他脑海中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念头。
“我明白了!”张无忌猛地一拍手掌,眼中精光四射,“第七层心法最后那几句‘忽左忽右,无前无后,意动神驰,乾坤倒悬’!并非完全是谬误,而是描述了一种内力运行到极致、近乎失控的临界状态!霍山前辈悟到了此境,却未能找到安全引导这股狂暴内力的法门,反而强行冲击,导致内力彻底失控,反噬自身!”
他越说越兴奋,立刻以内力在地上划出图形,结合九阳神功的醇正绵长之理,以及自身修炼乾坤大挪移的全部体会,开始推演那最后关隘的正确冲关之法。
慕容义在一旁凝神细听,他修炼乾坤大挪移虽不过五层,但对“力”的运用和理解,凭借斗转星移的底子,堪称宗师级别。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插言几句,往往能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精辟见解,点出关键之处。
两位当世顶尖武学奇才,一者精于内力修为与医道,一者长于劲力运用与技巧,相互印证,反复推演。时而争论,时而大笑,完全沉浸在了武学的玄妙世界之中。
周围众人,如宋青书、周芷若、杨逍、范遥等,也都听得目眩神迷,大受启发。
终于,在经历了数次的尝试和修正后,张无忌长啸一声,身随意动,在原地施展了一套极其繁复诡异的身法,体内九阳真气如同浩荡长河,依着新悟出的路线奔腾运转,周身气息圆融流转,竟无半分滞涩狂暴之感!
“成了!”张无忌收功而立,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和自信,“这才是完整的、安全的乾坤大挪移第七层!”
慕容义亦是抚掌大笑,由衷赞道:“张教主真乃不世出的武学奇才!竟能补全霍山都未能完善的缺陷!此功虽脱胎于我慕容家理念,实则早已自成天地,对内力要求之高,简直匪夷所思。张教主能将其修炼至圆满之境,古今恐怕再无第二人了!”
张无忌连忙摆手,谦逊地笑道:“慕容先生过誉了。无忌能有所得,全赖先生指点迷津。若论武学修为之深不可测,我宋师哥才是真的深藏不露,我是万万不及的。”他说着,目光看向一旁始终含笑不语的宋青书。
慕容义闻言,不禁慨然长叹,看向宋青书的目光中敬佩之色更浓。他深知张无忌已是自己平生仅见的武学大宗师,连他都自认远不及宋青书,那这位年轻的武林盟主,其境界究竟到了何等地步?当真是高山仰止。
自此,慕容义对宋青书、张无忌等人更是心悦诚服,死心塌地。
……
与此同时,大明水师扬威波斯湾、陆军荡平阿拉穆特堡的消息,如同旋风般席卷西域。前来忽鲁谟斯明军大营拜谒、试探、或是寻求庇护的各方使者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
这日,一个重要的消息传到了李文忠耳中:察合台汗国的使者团正在前来忽鲁谟斯的路上!
这察合台汗国与王保保之间,原本私下有所勾连,约定互不攻伐,甚至隐隐有共抗明军的默契。但阿拉穆特一战,彻底打碎了察合台汗王的侥幸心理。他见大明军力如此恐怖,立刻转变风向,决定抢在王保保之前,亲自派使者向李文忠表达臣服之意,以求保全。
然而,这个消息同样也被王保保的探子截获了。
王保保此刻正率军火急火燎地往波斯赶,生怕功劳被李文忠独吞。一听察合台竟然要绕过自己直接去投靠李文忠,顿时又急又怒!
“岂有此理!”王保保在中军帐内气得来回踱步,“本帅乃大明陛下亲封的征西大将军,总领波斯平乱事宜。这些西域蛮夷,要归顺自然该来拜我,怎能直接去找李文忠?把我置于何地?!”
他手下谋士劝道:“大将军息怒。察合台定是见明军势大,心生畏惧,故而想抢先示好。若让其得逞,大将军日后在西域的话语权恐将大减……”
王保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绝不能让他们见到李文忠!立刻派一队精骑,前去‘迎接’察合台使者。告诉他们,本大将军就在前方,有什么事,跟本大将军谈一样!”
于是,一队王保保麾下的蒙古精骑奉命出发,很快就“遇上”了察合台的使者团。
王保保的将领态度傲慢,声称自己代表大明征西大将军,要求使者团转向前往王保保军营商议归附之事。
察合台使者自然不傻,他们深知王保保是败军之将,如今虽受大明招安,但实力和威信根本无法与正面击溃阿萨辛派的李文忠相提并论。他们坚持要前往忽鲁谟斯面见李元帅。
双方言语不合,王保保的部下竟仗着武力,试图强行拦截甚至扣押使者!
察合台使者团中也带有精锐护卫,双方顿时发生了激烈冲突!刀兵一起,便难以控制。虽然使者团最终仗着熟悉地形拼死突围而出,但伤亡不小,礼物也被抢掠了不少。
侥幸逃脱的察合台使者又惊又怒,一边派人急速回报汗王,一边派出心腹之人,不顾一切地连夜抄小路,急奔忽鲁谟斯明军大营,要向李文忠控诉王保保的跋扈行径,并表达察合台汗国坚定不移归附大明的决心!
一场原本即将顺利达成的归附,因王保保的私心与愚蠢,徒生波折。西域的局势,再次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李文忠和姚广孝,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