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那再来道玉满堂、金丝玉燕和八宝琼浆羹,主食要米粉。”

“好嘞,客官要什么茶水,今日特供毛尖、红茶、春茶、花茶。”

客人摆手,“茶就不用了,赶紧上菜就行。”

“好的,请几位客官稍待。”

此时其他地方,也有伙计在回答客人的问题。

一时间楼内明明人还很稀疏,却嗡嗡嗡的听起来很是热闹。

很快消息被传来。

不少同行和辉丰酒楼的老客都很诧异。

这酒楼竟又开了。

不过听起来,新东家显然不善经营酒楼。

顿时不少人都摇头。

倒是有些老客,想到李奎还在楼中,便想着去给他撑点场面。

李奎厨艺是真不错,尤其他做的醉仙鱼和炙鸭简直一绝。

城中绝对再寻不到比他制这两道菜还好的厨子。

他与福康酒楼的恩怨一些人也略有耳闻。

若对方真的要被挤兑得背井离乡,便是他们这些老饕的损失。

此时,福康酒楼的周掌柜也听到这个消息,却只是阴笑一声。

“简直不知死活,以为开了就能赚钱?呵。”

旁边管事则道:“可酒楼继续开,李奎不就更不可能来咱这,便没法与东家交代了。”

他们一直死缠着李奎,自然不是真因他的厨艺多高绝。

李奎厨艺的确算拔尖,但福康酒楼背景深厚,关系还在京城,想要什么顶尖厨子没有。

之所以要李奎,是因为他们东家下令,一定要弄到醉仙鱼和炙鸭的配方。

如果可以,最好让人把李奎的手艺都学过来。

原先他们盯上的是李奎的徒弟,也就是背叛李奎的孙让。

谁知孙让跟李奎学了那么久,厨艺却远远不及。

复刻李奎的菜是有模有样,但一入口差距就很明显。

糊弄寻常人还可以,却糊弄不了那些舌头挑剔的老饕。

唯一能用的也就是那套刀法。

只是每个厨师都有自己一套顺手刀法,也不可能让现在的厨师去学。

新厨师要培养需要时间,实在等不起。

所以便想趁着辉丰酒楼易主,把李奎先诓骗过来。

等设法让人把他几道名菜学了,再把人处理了。

谁知那李奎脾气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

周掌柜本想着先冷一段时间,磨磨他的锐气,等他实在无处可去,再登门。

谁知却得到酒楼又开的消息。

他深吸口气,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新东家多了几分不满。

“不必理会,以前背靠郡主都开不起来,如今没了背景关系,看他们还能折腾多久,想来李奎如今在新东家手上也得不到什么好,等他多被磋磨会,到时还得乖乖过来。”

“是是。”管事连忙附和,顺口拍两句马屁。

周掌柜似乎已经看到李奎佝偻着背垂头丧气求上门的模样。

忍不住笑了声。

等到把李奎的绝菜学到手,届时他说不定还能被调往京城。

他想得倒挺美,却不知道他们自家很快就要门可罗雀了。

此时,味满斋外,几名曾经的老客终于在午间相携过来。

看到酒楼新的装扮时,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一名老者不由摇头,“与其花心思在讨巧上,倒不如好好精进菜色。”

“今日倒是上了不少新菜,就不知味道如何。”

“呵,里边就老李两道招牌,估摸其余都是新聘厨师做的,期待不高。”

“赵员外,柳五爷,曾老爷,您几位来了,快里边请。”

几人是老客,伙计自然都认得。

他们也认识伙计,见他还在酒楼中做事,倒是眉心稍稍舒展,一起跟着迈步进内。

因为中间多一棵大树,所以吃饭的人都被安排在两边。

以至于他们进来才看到两边绿意盎然的座位。

柳五爷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哗众取宠。”

伙计表情微僵。

赵员外则有些疑惑,“怎这般安静。”

一般酒楼里只要有人吃饭,都是一片谈话声。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饭桌友谊一直根深蒂固。

此时楼内不少座位已经坐了客人,气氛这么安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

几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又摇头。

想来这些估摸都是请来的托。

柳五爷叹了口气,“包厢可还在?”

“在在,如今有绿梅、墨兰、红菊、月季、金桂、水仙、杜鹃……”

“等等,等等,问包厢,你报花名作甚。”赵员外不耐的打断伙计的话。

伙计忙好声好气道:“此为包厢名,如今共有十八阁。”

“花里胡哨!”柳五爷吹胡子瞪眼,都想转身走。

曾老先生拍拍他的肩膀,“算了,来都来了,给老李个面子。”

这时,陆经义走过来,朝三人拱手。

“三位客人,可是有何问题?”

三人扭头,见是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疑惑。

伙计忙介绍,“这是我们味满斋的陆掌柜。”

三人恍然。

陆经义听说三人是酒楼的老顾客,眉宇间更加舒缓和气。

“原来是贵客,以往多承几位照拂,不如由在下为三位领路?”

三人见他态度和善,言行温雅,便也发不起脾气,绷着脸颔首。

陆经义领着他们往楼上走。

柳五爷还在说,“开酒楼便应以菜为主,弄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有何用。”

陆经义轻笑,“吃饭品的是味,若还能赏心悦目一番,也是美事,您无需担心,如今酒楼依然由李厨掌勺,所有菜都由他亲手所烹,绝对不会令诸位失望。”

几人轻哼一声。

听到所有菜都是李奎负责,才稍舒了几分心。

正欲上楼,一名跑堂伙计突然端着托盘走过。

酒楼内桔香与兰香,加上饭菜香味混合。

让处于其中的人无法分辨好坏。

只是当近距离闻到某道菜的味道时,总会被吸引。

曾老爷子嗅嗅鼻子,忙喊住伙计,“等等。”

伙计被拦了一下,差点没拿稳托盘。

三人都围过来,闻着香味,“这里边是什么菜?”

为了保证菜的干净和温度,每道菜都会加盖。

“这是翠玉豆腐和玉满堂。”伙计忙道。

翠玉豆腐大概能理解,玉满堂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