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一家受东家恩惠诸多,东家要做什么,自然需鼎力支持。

只是事关全家明年口粮,他一个人自然做不了主。

他火速回到家中。

此时家里刚用完午饭,一家子或在院中干活,或在屋内休憩,或在堂屋工作。

李承志急匆匆回来时,左右邻居瞧见,也纷纷打招呼。

好奇他这会回来做什么,莫不是出什么事。

李承志面上没显出半分异色,只是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便快步踏入院门。

院子里正干活的几人听到动静,都齐齐转头,正好看到李承志进门。

正耙麦子的李老爷子立刻停下动作,眉头一紧,赶紧走出麦堆。

“你这会怎么回来,莫不是发生什么事?”

李承志余光扫了眼门外探头探脑的邻居。

给李老爷子和儿子打了个眼色。

李老爷子会意,让李书荣接他的活儿,父子俩往堂屋里走。

屋檐下编篮子的许氏得到暗示,重新坐下,继续干活。

只是微侧着头,想听堂屋里的动静。

堂屋里,在缝补衣服的李母也停下活计,看着进来的两人。

见他们神情不太对,忙起身,“怎么回来了?发生何事?”

儿子在庄里干活,素日上工期间都在庄内。

每次突然回来,都代表着有事发生。

这不免让他们心都提起来。

这段时间过得太美好,好到像做梦一样。

谁都怕哪天发现真的只是梦而已。

生活越好,心反而越不安。

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叫他们心惊胆战,怕什么时候,这一切又消失不见。

李承志摇头。

三人重新落座,老爷子立刻问,“发生什么事?”

李承志吐了口气,飞快把东家吩咐的事情详细说一遍。

听罢,李母忍不住惊愕出声。

“什么?秋种?这都快冬天了,怎么秋种,这不是白折腾,苗哪能活。”

外面听墙角的许氏手里篮子也吧嗒掉地上,引来李书荣好奇张望,眼含询问。

许氏忙起身,小跑到他身边,扫了眼外面还在探头的邻居。

拿过扫把假装帮着扫麦子,边凑到丈夫身边,低声和他说情况。

听完,李书荣也满脸愕然,差点就喊出声。

着实是秋种这种事太荒唐。

别说禄丰城这边冬日气候恶劣,届时根本寸草难生。

哪怕是条件最好的皇家农庄,似乎也没听说过冬日种过粮食。

更别说他们手上的麦种还是喜好阳光的春夏种,冬日即便没有积雪覆盖,也很难存活。

退一万步讲,即便能存活,也到不了结穗灌浆。

原本秋冬这段时间,农田空着也是空着,东家若想干什么,只要不损到根本,也无妨。

可这次东家却是强制所有庄户和农田都必须参与。

一时间听到的都心绪大乱。

李老爷子还好,很快回过神来,重新琢磨东家那些话。

少顷,长吐一口气。

“东家宽厚,此举也非任性之举,应是事出有因,田地本就是东家所有,她欲收回我等都无话可说,如今只是在秋冬种田而已,还给了我等选择机会,此事细细想来,对我等来说,其实并非什么坏事。”

两条路,选择自由种植,就是跟着东家搏一搏。

云知意这段时间在庄中的作为有目共睹。

她每次做什么,都非胡来。

像当初种葵花,还有赠庄户们那种可以除虫,还能让粮食丰产的药水。

一开始他们不都不看好,各种猜疑。

可最后呢。

葵花丰收,收入令人艳羡。

麦子奇迹般的高产。

如今东家突然要在秋冬种田,还直言说有法子令麦子不惧冬寒。

虽他想不出到底是何种法子。

但总觉得东家应当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他大胆猜测,东家所谓的用麦种换麦苗。

那么短时间必定无法把那么多麦子都培育成麦苗。

所以换的麦苗应该是东家另外提供。

那么这些麦苗,是否其实别有异处。

或许这些麦苗能适应寒冬?

这般想的话,两条路中的自种,便是看敢不敢搏一次。

如果猜错了,也就损失一些麦子,白忙活一个秋冬。

若是押对了,或许能收获比今年更大的惊喜。

如若不想冒险,就选第二条路。

不止不用承担风险,这个秋冬还能有额外收入。

这也是他感慨东家宽厚的点。

李承志看着老爷子一直沉默,忍不住问。

“爹,我们要如何选?”

李母心上一紧,急道:“如果东家一定要种,还是选雇佣吧,虽然冬日不适种田,但好歹咱一家子也能多些收入,只要不影响明年春播就好,孩子他爹,明年这田东家不会还收回继续种吧?”

李承志摇头,“不会,东家说了,不会影响大家明年春播,无论结果如何,二月便会清出田地。”

李母拍拍胸口,“那就好。”

外面听墙角的夫妻俩对视一眼,也微微松口气。

可下一刻,老爷子的话,却让他们心又狠狠提起来。

李老爷子道:“咱们选自种。”

“什么,爹,自种不是白搭了么?冬日麦子哪能种得活。”李母赶紧道。

李老爷子却摇头。

“这是东家首次颁发全庄命令,肯定有其缘由,也说明东家对此事很看重,咱家今年受东家帮助良多,于情于理,都该鼎力支持,而不是拘于这几分钱几分力。”

说着,他扫了门口一眼,继续道。

“再说,此事到时候就算真白搭,对我们影响也不算大,咱们今年余粮多,按照兑换比例,最多也只需要拿出一千斤左右的麦子而已,若没东家,咱们今年麦子也没法丰产。”

接着,他又看向李承志,略显浑浊的眼中,多了几分凌厉,威严尽显。

“还有,东家此次为何把事交给你,而不是交给刘大山,你可清楚?”

李承志一愣,这点他还真没想过。

但他也不是个迟钝的人,稍得点拨,立刻就想明白了。

李老爷子曾是里正,即便到现在,威望依在。

尤其李家今年发展越来越好,又隐隐有成为领头羊的势头。

东家让他来通知这件事,便是希望他们家,能借用这份威望,尽快办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