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托朝廷一直致力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福,真正穷的叮当响,连换取低价改良农具的一点果蔬都拿不出来的人,其实还是相当罕见的。

每个村子,也就只有那么一两户人家,会因为没有壮劳力,所以穷的只能由女子学塾的老师或者护卫们指派活计。

当然,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女子学塾的一众人,在流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遇见过坏人。

看他们就像是看一块上好五花肉,挖空心思想要通过他们谋取利益,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的盯上他们本身的人,他们每更换一次教学地点,基本就都能遇上一些。

对待这种人,谢莞娘早就再三强调了,让他们务必不要手软。

该打就打,该怼就怼,该找族长或者里正也千万别怕麻烦他们,如果他们不肯公正处置,那就干脆利落撤出,从此不对这个村子做任何资源倾斜。

至于那种因为抱团不讲道理而远近闻名的村子,谢莞娘更是直接就把他们排除在外了,根本就不会派人过去。

当然,如果对方村子的人主动走出村子,到其他村子的流动教学地点求学,谢莞娘的女子学塾却也不会拒绝人家入学。

主打一个虽然有教无类、不惧倒贴,但教职人员和长期学员的人身安全却必须永远排在首位。

听多了她念念叨叨的说,“认真负责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女子学塾的教职人员和长期学员,全都格外注意保护自己和其他同伴。

谢莞娘叮嘱他们的,他们始终牢记在心不说,平时遭遇的种种套路和算计,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自己同伴,以期所有人都能迅速从村民们的各种幺蛾子中吸取教训。

托大家都一直格外警惕的福,迄今为止,所有女子学塾的人,都没有被那些心怀叵测的村民给算计了去。

对农具推广效果和女子学塾教学进展都格外满意的谢莞娘,一边叮嘱大家继续在保定府的其他县继续复制他们的成功模式,一边琢磨起了她那家出售点心、甜品和饮品的雅味轩,该在哪里开设第一家分店。

因为货品新奇、美味、卫生,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谢莞娘那家雅味轩的生意一直火爆的很。

很多不在府城常住的人,甚至会为了这口好吃的,专门让人去府城大批购买。

那些能放住的也就罢了,一些根本不能久放的,他们甚至还得特地跑去府城店里现点现吃。

也是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州城或者县城也能开一家一模一样的雅味轩。

谢莞娘作为东家,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是以她已经准备好资金和人手,打算近期就加开两家雅味轩。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雅味轩的生意实在太过红火,开业以来,打店里那些食物配方主意的、动了歹念在背后耍阴招的,一直以来就没断过。

好在姜女官虽然没有王女官那么能说会道,聪明和警惕的劲头却一点儿不比王女官少,有她掌控大局,雅味轩迄今为止倒还没有吃过什么亏。

当然,这也多亏了她打从一开始,就是直接买了一批人回来培养,让她们各自都只负责制作固定的某几样货品,而不是挑选三两个有白案基础的人,教导她们铺子里所有东西的制作方法。

所有人都只掌握少少一部分商品的制作方法,且对方的身契还都捏在谢莞娘手里,泄密的可能性自然大大降低。

再加上谢莞娘还安排了一批护卫常驻保定府,帮她保护县主府和她的两门生意,明摆着如果有人搞的小动作超越正常的商业竞争范畴,她就要动用武力以及权利。

那些眼馋她那家铺子日进斗金的人,就算心里恨不能直接把那家雅味轩连锅端,真正背地里搞小动作时,却也还是要斟酌再三,尽可能让自己莫要越线,以免惹毛谢莞娘,招来她的疯狂反击。

如此既想抢走这只会下金蛋的鸡,同时却又不敢把事情做绝,彻底得罪谢莞娘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府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

那些背后没有靠山的商户,可不敢把手伸向谢莞娘这个县主的私人产业。

谢莞娘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也很清楚他们其实都看不起她这个抛头露面经营产业的,没有认祖归宗,不算正经皇室成员的县主,但还是那句话,只要他们别舞到她面前,她是不会浪费时间跟他们计较的。

铺子的事情也一样,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她的人自己就能应付过来,她犯不着插手进去。

但他们如果行为越界,她也不介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带着乖巧又可爱的安安小朋友,在下属们的护卫下实地考察了保定府辖下的三个州——易州、祁州和安州,并最终决定把雅味轩的一号分店和二号分店,分别开在易州和安州。

至于繁华程度其实不输另外两州的祁州,谢莞娘之所以放弃在那开铺子,是因为祁州知州新纳的良妾,娘家就是祁州如今的最大商户。

自从靠着卖女儿和知州攀上关系,他家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和原本的祁州第一商户抢生意,对方因为他家有知州明里暗里不断偏帮,光是去年一年就损失了前年的近半收益。

就这还是在对方平时没少孝敬州衙的大小官员,这些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和知州对着干,但暗地里却没少偷摸给他家通风报信的前提下。

若非如此,他家还不知要被逼迫到何等地步。

这种不健康的经商环境,谢莞娘当然不会傻乎乎的一头扎进里头。

虽说她大小也是个县主,她的产业,便是那位知州也未必敢明目张胆的帮着扒拉到他妾室的娘家手上,但明里不敢,暗里却未必不会使出什么腌臜手段。

她又不可能一直守在祁州,届时对方仗着职权之便,随意给她的员工罗织罪名,抓他们进牢房严刑拷打,她岂不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