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阳王妃打理他们的这个家,打理了漫长的二十来年,王府有多少家底,在她进京之前,她甚至比南阳王这个男主人还要清楚明白。

更别提她婆婆老南阳王妃,手上还握着一份丰厚到常人难以想象的个人私产。

那老婆子不仅在嫁人之时,从娘家得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嫁妆,而且在夫家嫡长一房打天下时,她也没少趁乱敛财。

就算顾忌着嫡长一房,她的手段有所收敛,并没有使出什么太缺德的招数,但只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低买高卖,也已经足够她赚个盆满钵满了。

明明那对母子谁都不缺钱,但他们却还是执意拿她这个王妃的私房钱去贴补区区一个妾室,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南阳王妃又哪会想不明白?

给自己省一大笔钱从来就不是那对母子的主要目的,他们更多的,还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抬高佟氏以及她肚子里那块肉的身份地位。

毕竟,连她这个王妃在对上佟氏时都败的一塌糊涂,其他侧妃、妾室之流,又哪里还有资格与佟氏为难?

若她们识趣,老老实实避着佟氏,在她面前做小伏低,那对母子或许还会对她们存两分客气,可若她们不知足,非要与佟氏争个高低,甚至铤而走险谋害佟氏和佟氏肚子里的那块肉,那么那对母子,绝对会让她们的下场无比惨烈。

也即是说,她堂堂南阳王妃,现在在那对母子眼里,竟然就只是他们用来“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以前她娘家人得力,他们何曾有胆子对她这般折辱?现在她娘家人失势,他们倒是一个个的全都抖起来了,也不想想她从始至终,就不是那等会被别人随意欺凌的性子!

揉揉眉心,南阳王妃用她所有下人都想不到的平静声线,对跪在地上的那几个人道:“都起来吧,我有件事需要你们去办。”

她没有追究这几人的办事不力,就如那嬷嬷在心里叫苦时自我剖白的那样,她们只是几个丫鬟婆子而已,哪来的本事对抗人家堂堂南阳王?

也就是她们足够识趣,不然这会儿她们怕是连尸体都已经烂的差不多了,又哪里还能等到她这个做主子的回来,她们再七嘴八舌的跟她通风报信?

和她们一样,她也是没本事和手握府上绝大多数护卫的南阳王正面硬刚的,就算心里有再多怨气,她这会儿也得表现出一副逆来顺受、很识大体的模样。

如此这般吩咐一通,南阳王妃就回自己卧室躺着去了。而她的那些仆从,则是按照她的吩咐,分头去忙活了。

南阳王和老王妃当然对他们自己做过的事情心知肚明,是以在南阳王妃走出小佛堂,回到她自己院子之后,他们就一直在让人留意南阳王妃的反应。

原本,南阳王和老王妃以为,南阳王妃最快也得等到年后才能回来,彼时佟氏孩子都已经生了两三个月了,他们再想防备南阳王妃作妖就容易多了,却不料南阳王妃虽然心里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但行动上却表现得仿佛已经深刻反省过了。

她表现好,负责监管她的宗亲便也非要卡着时限,让她在京城待到处罚期满,而是斟酌着提前把她放回了南阳王府。

南阳王妃的突然回归,打了那对母子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不想让她对佟氏下手,就如她之前对付谢莞娘时那样,但他们又不可能在南阳王妃已经接受过宗室的处罚之后,再把她关起来,不让她外出走动。

一来这样的做法,会让人觉得他们对宗室的决定有不满,很容易得罪那些有话语权的老家伙们,二来他们也担心,外人会把他们对南阳王妃的处置,与佟氏其人联系起来,在朝堂上弹劾南阳王宠妾灭妻。

老南阳王妃情急之下,选择了让南阳王妃在她院子里的小佛堂抄经一个月。如此既可以拖延一点时间,方便他们母子紧急安排人手,更周全的保护佟氏,同时还不会因为对南阳王妃处罚过重,导致南阳王被人非议宠妾灭妻。

至于南阳王妃在被放回去后,得知她的私库空了一半,且那些东西还是被南阳王亲自取走,送去佟氏那边的,会不会因此勃然大怒,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那对母子倒是都不担心。

或者说,他们其实都巴不得南阳王妃被怒火冲昏头脑,因为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趁机编造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有了这个理由,他们就可以继续软禁南阳王妃,以防她暗地里对佟氏出手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南阳王妃确实是了解南阳王和他那位黑心娘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她虽然气得血液上涌、喉头腥甜,但却还是靠着最后一点理智,控制住了自己没有轻举妄动。

她先是让人把她剩下的一半私房里,值钱又方便携带的那些东西,以及她压箱底的大半金银,全都送去她兄弟那里,然后又开始收拢她嫁妆中的铺子、田庄、宅邸,看这些东西有没有被那对母子横插一脚。

毕竟比起她私库里的那些东西,她的这些铺子、田庄、宅邸,才是真正能够让她赖以安身立命的东西。

事实证明,她还真不是小人之心,她那个无耻到了极点的婆婆,竟然还真对她名下产业下手了。

虽然因为她手握红契,那个不要脸的老虔婆没办法把她的这些产业据为己有,但那老虔婆却把她铺子账面上的流水几乎掏干净了。

更别提他们还打着王府的旗号,在她铺子里白拿了不少东西。

她那些田庄出产的粮食、猪鸡等物,他们也都就地卖了,把银钱揣进了自己兜里。

南阳王妃越是了解就越是生气,但她偏偏还没办法立刻与南阳王母子撕破脸。

面对惶惶不安的掌柜、庄头等人,她不仅不能发脾气,还得反过来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能够继续耐着性子,把铺面、田庄给管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