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总括
腹胀这一病症,如果是脾虚导致,多因久病;若是胃实引发,则大多是食物积滞停留所致。对于脾虚腹胀,治疗需补虚健脾并兼顾理气;胃实腹胀则要通过攻伐食物、消食导滞,如此病症自然会平息。
【注释】腹胀这类病症,主要与脾胃二经相关,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应当仔细分辨。虚证是由于长期患病,致使脾脏受到内伤;实证是因为饮食积滞在胃中无法运化。针对虚证就需要补脾,实证则需消食导滞,只要调治方法得当,腹胀就会逐渐消除。
虚胀
若是久病,会导致脾虚,使脾失去正常的运化功能。又或者因突然的呕吐、泄泻,急剧损伤脾气。如此一来,孩子进食量少,且进食后就会腹胀,还伴有精神疲倦、面黄肌瘦的症状,这种情况适合用四君子汤来调理。
【注释】一般来说,小儿长时间生病会造成脾虚,或者因突然的呕吐、腹泻,使脾气迅速受损,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以食物难以消化,吃少量食物后腹部就会胀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发黄、身体消瘦,这属于虚胀。适宜采用香朴四君子汤进行治疗。
香朴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香附(制) 厚朴(姜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药汤。
(方歌)香朴四君治虚胀,参术甘草共茯苓,香附厚朴宜加入,引姜煎服胀即宁。
实胀
小儿饮食过量,会使肠胃内伤,食物停滞在胃中,导致腹胀,大便不通畅。还会出现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体壮实、正气充足的情况,这就是实胀。症状较轻的,用平胃散治疗;症状较重的,用小承气汤治疗。
【注释】小儿若饮食没有节制,吃得过多,就会使胃内食物积滞,进而引发腹胀,大便排泄不畅。同时身体会有如同潮水般定时发热的潮热现象,内心烦躁,口中干渴。由于此时小儿形体壮实,正气不虚,所以判断为实胀。
若症状相对较轻,采用平胃散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消除胃中积滞,缓解腹胀等症状。若症状较为严重,则需用小承气汤,通过攻下热结、荡涤肠胃积滞,来改善严重的腹胀、大便不通等问题。
加味平胃散
南苍术(炒) 厚朴(姜炒) 大腹皮(制) 甘草(生) 陈皮 莱菔子(焙) 山楂 麦芽(炒) 神曲(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熬,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加味平胃治实胀,苍术厚朴大腹皮,甘草陈皮莱菔子,山楂麦芽炒神曲。
小承气汤(方剂见“食痛”相关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