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玉符传奇 > 第54章 潼关对峙第六章 :长安归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潼关对峙第六章 :长安归心

残阳如血,将潼关的箭楼染成琥珀色。陈玄策与苏定方并辔而行,身后是凯旋的联军。十万将士的脚步声震得黄土路簌簌作响,缴获的波斯战旗被捆成束,拖在队伍末尾扬起漫天尘雾。城楼上的唐军望着这支曾经剑拔弩张的军队如今同仇敌忾,纷纷抛下头盔欢呼,铠甲碰撞声混着\"万岁\"的呐喊,惊起渭水河畔大片白鹭。

\"玄策,此番回长安...\"苏定方突然勒住缰绳,鎏金战斧的穗子扫过马鞍,\"那些弹劾你的奏章还堆在太极殿,裴文远余党虽失势,难保不会垂死挣扎。\"老将的目光扫过陈玄策胸前的双鱼玉符,三日前阵前对质时玉石迸裂的细纹还清晰可见。

陈玄策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胡杨叶,叶尖沾着未干的血迹:\"只要陛下圣明,真相终会大白。\"他望着长安方向若隐若现的烽燧,想起出征西域前妻子苏璃塞进行囊的家书,\"更何况,这次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话音未落,龟兹王哈立德的战象队轰然逼近,象牙上的铜铃震得地面发颤,象背上驮着的木箱里,装满了西域百姓联名的血书。

三日后的长安城外,朱雀大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白发老妪拄着拐杖站在最前排,浑浊的眼中闪着泪花;酒肆的胡姬们摘下面纱,将葡萄美酒泼洒在道上;就连平日深居简出的世家子弟,也站在朱红门楼上挥动锦缎。当陈玄策的玄甲映入眼帘时,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陈将军!冤枉昭雪!\"孩子们将新鲜的胡饼塞进他的行囊,年轻的士兵们争相触碰他的金错刀,仿佛这样就能沾染英雄的荣光。

太极殿前,李世民扶着蟠龙柱凝视天际。自潼关捷报传来,他已在此伫立三个时辰。御案上,被火焰燎过的弹劾奏章与西域送来的证据杂乱堆叠,烛泪在双鱼玉符的拓印上凝成琥珀。\"陛下,陈玄策已至宫门。\"太监尖细的嗓音惊碎寂静,皇帝的龙袍下摆随着急促的转身扫过青砖。

陈玄策踏入殿内时,正撞见李世民疾步下阶。玄甲上未及洗净的血迹与波斯战纹刺得皇帝眼眶发烫,昔日意气风发的将军,此刻眼角已添了几道细纹。\"玄策...\"李世民的声音突然沙哑,伸手欲扶却又僵在半空,\"朕...朕该如何谢你?\"

殿外突然传来喧哗,龟兹王哈立德带领西域使团鱼贯而入。他们身着最华丽的织锦,捧着盛满圣泉的夜光杯、缀满宝石的星陨法典,以及一卷长达十丈的帛书——上面密密麻麻盖着西域十八国君主的印鉴,还有无数百姓按满的血红手印。\"陛下!\"哈立德行过大礼,声如洪钟,\"陈将军不仅是大唐的忠臣,更是西域的守护者!\"

与此同时,大理寺的诏狱内,裴文远的余党正在接受最后的审讯。鸿胪寺少卿蜷缩在刑架下,日曜石戒指被铁链磨得失去光泽:\"是影月教...他们许诺让我们掌控西域圣物...裴文远逃往波斯前,还留下了...\"话音未落,一道寒光闪过,蒋师仁提着染血的陌刀闯入:\"不必问了,波斯密探刚传回消息,裴文远已死于内乱。\"

长安的夜色渐深,陈玄策独自登上玄武门。夜风卷起他的披风,露出内衬上苏璃绣的并蒂莲——那是出征前夜妻子最后的牵挂,如今已成了他最坚实的信念。远处的坊间传来丝竹声,百姓们自发点燃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在夜空中连成璀璨星河。

\"在想什么?\"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定方拄着战斧,玄甲上的血痂在月光下泛着暗红,\"陛下已下旨,明日在凌烟阁为你画像。\"老将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个布包,\"还有这个,你离家时,尊夫人托我转交的。\"

陈玄策颤抖着展开布包,是苏璃新纳的护膝,针脚细密如星轨。护膝夹层里还藏着封信,字迹被泪水晕染:\"玄郎,长安的月再圆,也不及西域的篝火温暖。盼你早日归来,我们一起去看龟兹的胡杨。\"

此刻,太极宫内的李世民正在焚毁最后一份弹劾奏章。火焰舔舐着\"叛国\"二字,将所有猜疑与误解烧成灰烬。他望着窗外的星空,喃喃自语:\"玄策,朕欠你的,不仅是一个道歉。\"次日清晨,新的诏书传遍大唐:陈玄策官复原职,加封镇西大都督,赐免死金牌;西域十八国永为大唐友邦,开放边境互市。

而在遥远的龟兹,星辰纪念碑前又新增了刻痕。这次不是为了铭记战争,而是镌刻和平。当长安的商队载着丝绸瓷器踏上西域之路,当西域的驼铃声再次回荡在丝路古道,陈玄策牵着苏璃的手站在城楼上,看着两国百姓在互市中欢笑,双鱼玉符与天空中的星辰遥相辉映,终于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这场从叛国疑云到绝地反击的征程,最终以信念与忠诚,书写下大唐与西域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