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三百贯 > 三十章 陈大人是个什么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贯钱打发走马车,五个人嘿嘿一阵傻笑,一边走一边四下打量着这片京中的富贵之地。

腊月二十的清晨,京城东城还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朝阳初升,柔和的光线洒在错落有致的琉璃瓦上,泛起层层金光。街边的府邸,朱门紧闭却难掩内里的奢华,门上的铜环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泽。

街道宽阔而整洁,石板路被踩得光滑发亮。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招牌一个比一个精致。老字号的绸缎庄里,绫罗绸缎在柜台上堆叠如山,色彩鲜艳夺目,仿佛将世间最绚丽的色彩都汇聚于此。珠宝行中,翡翠、玛瑙、珍珠在锦盒里散发着温润的光芒,让人移不开眼。

富贵人家的子弟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狐裘貂皮,在街道上缓缓而行,身后跟着一群小厮。谈笑风生,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与富贵。街边的早点摊飘出阵阵香气,有热气腾腾的灌汤包、精致小巧的烧麦,但这些在富贵人家眼中不过是寻常吃食。

不远处的酒楼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伙计们穿梭其中,擦拭着桌椅,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宾客。酒楼上悬挂着名贵的字画,摆放着精美的瓷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富贵与气派。

整个东城,无论是建筑、店铺,还是行人,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富贵之气,仿佛连空气中都飘荡着奢华的味道。

半夏领着四人进了家牙行。

牙行一名管事问询几句将人领进一间雅室:“花小姐,东城是富城,再富也有平民,你们既然是与陈大人家眷一起来想在京城落户,那不如就在东城,第一治安好,第二环境好,第三做工方便,二进的大约在三百两,普通的四合院……我手上有处宅院严紧利落,房舍才建三年,院子里有口井,一水儿青砖地,宅院干净,主家去了南地经商。正房三间,东西两个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门房两间,房间规格标准……只不分卖,只能有一个户主,一百五十贯不议价,就在主街的一条巷子里中间第三户。您想办京户必须有宅院有土地,土地五亩起,牙行可以直接代办,首饰抵卖也办。您都在我这办理,手续费只收您十贯。”

一听光手续费就十贯,徐平心下一苦,自己这点钱什么也不够干。

半夏盘算了一下,取出个玉坠:“您给多少?”

管事接过仔细检查了一下,上面有陈家银楼的标记,笑道:“二百贯。买下宅子,扣去代办费还可买二十亩地,牙行上租帮您转租出去。”

半夏点了点头:“宅子都有什么?”

管事取出份清单递给半夏:“院子里两棵石榴树,一口井,一个茅厕。正房两张单人床,枣木的八成新。东厢房一套碗碟,灯盏五个,灯油五斤,炭两口袋,火盆三个,两口大缸四个罐子,一把锹,两把扫帚,一个浴桶两个木盆,五把大锁,别的没有。”

“买,地买三十亩,上租,一事不烦二主,您辛苦一并办吧”,取出一张小银票递过来。

管事检查了一下银票,一刻钟后办好临时手续,领着众人兴冲冲走了出去。

走了半炷香时间,六人拐进一条巷子里。

第三户门前停了下来。

高门楼,高院墙,一扇漆黑厚重的木门让几人有了点笑模样。

开了门锁推门而入,一水儿青砖地,院子里整洁干净。

几个人转了一圈儿实在是没什么可挑的。

管事笑道:“那在下去县衙,一会儿手续直接送过来,拿着手续小姐就可迁户籍了”。

“辛苦您”,半夏将管事送出院子心情大好。

徐安嘿嘿笑道:“太好了,来了就安宅,咱们赶紧打扫一下”。

五个人烧了锅水,一间间仔细打扫到中午时分,管事拎着两个口袋笑着进了院子,大勇忙上前接过袋子,半夏将人请进厅堂。

管事递过来房契地契:“花小姐收好,上租六贯您清点一下,自己不回去也可找人代办,我帮您在县衙开出个代办的证明,您签字就可,谁拿着证明都可办。”

大勇一旁笑道:“管事,我们若去南城住,房价多少?”

管事皱了皱眉:“最便宜,位置最偏的十贯,好些的三十贯,若只为牵出户籍你们几个可以挂靠。花小姐给你们写个房屋租赁的文书,你们有暂住之地,有土地一样可以牵户,土地五亩即可。户籍牵来安安稳稳的去南城买宅院,最好去牙行,免得私下买让人给骗了。若你们在我这办理一人收代办费二百文,买土地与买宅院不同,宅院税多手续繁琐。”

“买,一人五亩,代办费从租子里扣”,大柱笑道:“赶紧办,明天我跟徐平回青台县接娘她们,赶紧卖宅院,否则半夏没银子了什么也干不了……管事多开张挂靠的,老家有个没儿没女的婆子,怪可怜的,她有几亩田地,一并把她带来也都有个照应。”

半夏几番想问问管事,陈大人是个什么官,几番话到嘴边又咽下。

管事二番离开,大勇大柱去市集买了几床新被回来,又买了两口袋菜包子。

大勇边吃边笑:“离市集太近了,这宅院买的太好了,出巷子口南行百米就是市集,管事问半夏是陈家什么人,还识文断字的,大柱说是大夫人私库的大管事,六岁开蒙读了八年书,理账滴水不漏,管事连连点头说难怪办事干净利落,对我们两个态度也好了许多。”

半夏低头一阵笑,这话没毛病。

“进不来京城狗屁也干不了,多亏陈家车队,如今咱们也安稳了”,大柱咂摸咂摸嘴:“等过来去市集卖包子,没我娘包的好吃。”

傍晚时分几个人的手续办好,休息了一晚,大柱和徐平贴身收好所有的手续,大勇给雇了辆马车,送走了二人。

京中粮贵!

半夏手上六贯钱买了一年的粮食就花了三贯,木炭灯油一添完只剩二百文,什么也不敢买了。

腊月二十四,大勇买了几捆白纸,半夏熬了一锅浆糊,三人将窗棂纸里外都重糊了一遍。

院子里焕然一新。

腊月二十六早上,一辆马车停在了院门口。

花氏一下马车眼泪掉下来,孙女太厉害了,真把自己带京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