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回头,看到赵老的眼神,笑了笑。
“赵爷爷,我说半个月治好你的病,就一定会在半个月内,治好你。”
“因为,我可是神仙!”
赵老也笑了起来。
“好!”
“卫国,我相信你能够做得到。”
“卫国,那现在,你想好,要怎么给我治疗没?”
卫国道:“想好了,不过,我现在得去温室大棚做事的地方先看看进度,等中午回来,就先给赵爷爷熬第一次喝的药,一共喝半个月,保证赵爷爷身体恢复如初。”
赵老听了连连点头。
“好好好!”
赵老的身体虽然看上去,与普通人没有太多差别,可实际上,已经油尽灯枯,随时可能撒手而去。
之前,卫国说能半个月治好他的身体,他也只是抱着随缘的态度,就跟着卫国来了靠山屯。
能治好、不能治好,真无所谓了。
毕竟,百年野山参王,都只能续命三个月而已。
而到了靠山屯之后,在卫国家里吃过两次饭,赵老也不知道,是否错觉,竟感觉油尽灯枯的身体里,似乎恢复了些许活力。
于是,赵老想了想,道:“卫国啊,我也想去看看,你们怎么弄温室大棚。”
卫国点头。
“好啊,赵爷爷想去,那就一起去呗。”
然后,卫国、小夜、赵老、李德发四人,外加老黑、老灰两条狗,一路往水库上面的那一片湖滩地走去。
如雪和如梦在家里面,先收收洗洗,虎子和豹子则留在家里,保护如雪、如梦。
到了湖滩地,大伙已经干开了。
这时。
李大海带着他的泥工队伍,也早已经到了这里,正等卫国过来,商量好之后,在哪里开始建房,怎么建。
卫国一到,李大海就围了过来。
卫国打声招呼。
“大海叔,先等一下,我看一下他们大棚建得怎样,是否合乎要求。”
然后,卫国给大海递烟。
李大海连忙道:“没事、没事,我稍等一会。”
然后,卫国就到了大棚已经建成的一块地里,再喊来主要负责的李顺发和张德(已经开始分工,之后,李广发和李兴义主要负责水库那块的养殖)。
卫国给两人上完烟。
“顺发叔、张德哥,这块地,你们昨天领着人,按初步要求,弄出来了,看上去,也有模有样,不过,还要具体检查好。”
“毕竟,我们以后的事业,可就是靠这个挣钱,可马虎不得。”
“首先,大棚里面地的平整度。”
“马马虎虎一看,倒也过得去,可你们再仔细看,你们也都是种过地的,这平整度,尤其是这一片,都要搭建成整体大棚的时候,这样的平整度,肯定不行,越多、会越差越远。”
经卫国一检查,一指出来。
李顺发和张德顺着李卫国的指点,仔细一看,也看出问题来。
要说问题,也并不大。
可卫国要求高,这就不行。
然后,卫国再检查防寒沟,处于土坯墙基座内,宽度、深度、整齐度。
这些细致的要求,只有做好、做到位了,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并能通过里面的碎草等物,发酵、升温的同时,还能给植株生长,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利于植株生长……
而且,更合适的防寒沟,不仅仅能达到这些效果,也能更大效率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还有土坯墙基座……
一段空心、配一段实心……
然后,卫国一一用尺子拉着量空心、和实心段的距离,及厚度……
那种检测的细心。
终于,让李顺发和张德两人明白过来,弄温室大棚,的确是有技术的一门活计,若之前的操作都不够细致,后续,可能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卫国一一检查过后,再交代清楚。
然后,就让李顺发、张德两人,按照他检查的要求,将这一块已经弄好的温室大棚种植的土地,不合格的地方,重新改过。
其他人一开始还不理解。
不就是种地吗?
他们都是种了多少年地的老农民,这田地,弄得好一点、差一点,好像也没有那么大关系吧……
可经卫国给不理解的人,解释之后,他们也终于明白。
虽然马虎一些,也能种出蔬菜,可种出来的产量、质量,肯定会有差别,而卫国弄的这些,是要卖出去,指望赚钱的,产量、质量,都必须更好,才能确保真正挣到钱。
更重要,这还与他们普通各地不一样。
就算是东北最冷的大冬天里,这温室大棚里,都一样要正常种植各种蔬菜,这要求就更高了,更马虎不得……
众人这才理解卫国,做得更细致,只要不合理的,就返工。
然后,为了保证地的质量,卫国还特意让李大海给弄地的这些人,留了两名泥工师父,一起帮忙,严格按照标准来做。
这一来,所有人也都看出来。
卫国的确不只是简单的种地,他这种地,种得是一种事业、一种追求最好的理念……
从整地开始,就仔细、严格……
卫国把这些交代一遍之后,暂时有时间了,就带着李大海到了这片湖滩地更高些的一片地方,指给李大海看。
“大海叔,我准备在这里,先建几间房。”
“包括一个小型的大厅、办公室、厨房,以及几间可以临时住宿的房间。”
卫国把大体要求说了一下。
李大海可是专业的泥工,也差不多就懂了,而且,还更卫国提出来更好的一些建议。
卫国觉得好的,就采纳,然后,两人合计好之后,李大海就可以动工。
“大海叔。”
卫国道:“要做这些的话,可能材料还得你带人去买回来,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到时候一起结给你。”
“这么着,你看现在开始干了,肯定就会要钱买材料,也应该先付你一些钱,你可以算一下,我应该先付多少,有个大致账了,我先按行业规矩,该多少,我先把这钱付给你。”
遇到卫国这么付钱爽快的,李大海也高兴。
李大海仔细算过之后,写到记账的本子上,大概多少钱额,按行规,先付多少,都一清二楚。
“好!”
卫国也不含糊,当然把该付的钱,先付了。
“大海叔,后面,边做着,该怎么付钱的,你跟我说一声,咱们再算了付。”
李大海点头应下,“行的,卫国,那我就开始做,并让人开始买材料。”
卫国与李大海说好,就把付给李大海的钱,重新计上账,再让李顺发签字,除了租地的钱是李卫国一个人出,之后的钱,甚至包括每一笔工钱,都与分红相关,这些都得上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