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滴血验亲不可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四章 滴血验亲不可靠

族长他们都庆幸,自己紧赶慢赶终于是提前到了,若是影响到亭哥儿的殿试,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总算是能够睡个好觉,就连陆津亭也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即便这次郡主府和晋王府没有受到多大的责罚,但是他不会放弃,日后他若青云直上,这两家他一定会想办法报复回去。

陆语迟只觉得这次的事,郡主府插手,倒也正常,毕竟两家已经是结了仇的,不过那晋王府,又为何会出手,这并不符合晋王一向低调和掩饰自己的风格。

而且晋王是前世最大的赢家,陆语迟知道的事,陆雨薇也知道,那么他出手,会不会是陆雨薇在暗中做的呢?

既然晋王推出了那个下人,陆语迟也想要试试他的底,她今日已经请大表哥帮忙,一定要把那个下人盯着,看看能不能套出他的话来。

直到陆津亭进了宫,家里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齐氏早早醒来就睡不着了,她踱步到了陆语迟房中,思虑了一会儿这才问道:“语迟,你说这滴血验亲真的能行吗?”

齐氏之前只知道语迟取了他们两人的一点血去,却不想是为了滴血验亲做准备,难道这滴血验亲并不准确,所以她才提前试了?

“母亲,您是不是想要查齐问悠和齐问兴是不是外祖父的孩子?”陆语迟猜到了她的想法。

“是,我是有这个想法,你大舅昨日已经说了,他会让人开祠堂,将两人除族,不过我想,他们和你外祖父并没有相像之处,而且两人都这般狠毒,不像我们齐家人,我们虽然早有怀疑,可是一直没有证据。

若是这滴血验亲可靠,那正好用这条来证明他们不是,除族也就更有证据了。”

陆语迟知道了她的想法,不过她私底下也验证了好几次,这滴血验亲并没有那般可靠,不过世人都认为这能够辨别,她昨日才会弄那一场。

否则人的嘴是最快的,他们或许一时间觉得是齐问悠故意污蔑母亲,但是时间长了,这等桃色消息,容易被人编排成其他版本。

只有让众人亲眼见到了她和母亲没有血缘的关系,他们才会相信。

不过这滴血验亲一说,在她这个医者看来并不可靠,要想用这种方法来证明齐问悠姐弟不是外祖父的孩子,只怕行不通。

“那就算了,反正经过了这一遭,他们也是要被除族,从今以后,和我们再无半点关系,这次的事长信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我倒要看看他们还如何蹦跶。”

齐氏听了这话,也放弃了,今日亭哥儿参加殿试,殿试的结果当场就会出来,齐氏已经提前订了包厢,若是新科进士们从皇城出来,就会走那边的必经之路。

今日来围观的人很多,她们决定歇息一会儿,就一起出发去看看,不知道这状元郎会花落谁家。

陆津亭这会儿已经开始答题了,今日的题目是皇上亲自出的,也只有一题,皇上和百官在一旁监督,最终由百官将前十选出来,由皇上从其中排序,至于其他人,名额不会变动太多。

陆津亭作为会元,自然是坐在了第一排的中间,他看着上面的题目,松了一口气,好在皇上并没有让他们讨论关于太子之争的问题,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诸生可畅所欲言,何谓得其民,何谓得其心,何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对策几何?

这是一个典型的问政的策论,需要向皇上呈现出如何治理天下,治理百姓的文章,不过这问题也很大,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篇兼具实用性、可行性、有针对性的具体策论来。

圣人言只有短短一句话,可是要想阐释这句话,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他们这些考生通读四书,这里面的内容更是滚瓜烂熟,要想短时间内想出一篇能够得到大臣和皇上都认可的文章,陆津亭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就开始在专用的草稿上书写起来。

这策论不算刁钻,已经有不少考生动笔了,皇上一开始只坐在上首,看着下方的考生,不过随着日头升起,下方的学生依旧在奋笔疾书,皇上喝了一盏茶后,也开始踱步到下方。

他第一个去的便是陆津亭这会元所在的中间位置,能够到这里的考生,无一不是字体端正,挑不出毛病的,因此皇上直接看他书写的内容。

陆津亭感受到有人站在自己身边,不过他现在已经心无旁骛,只顾得上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手书出来。

皇上见到他纸上写的内容,又看了看他,约莫在他身后停留了一刻钟,就连那些大臣都侧目,随后皇上点点头离开。

他又去看了几个考生,那些人无一不是在吹捧他治国有道,百姓们几乎是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什么天下大同都好意思说得出来。

这简直是为了吹捧自己,已经到了忘我的地步,他摇摇头,这些学生呐,被教得太过刻板,他要的不是吹嘘,而是真正的对策。

即便他没有巡视过几次,不过他有那么多臣子和暗卫,这天下究竟是什么情形,他们真以为他不知道,以为他只是看着大臣们的奏折,却忘了他年轻时也是个喜欢微服私访的人。

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若是连这点掌控力都没有,早就偏听偏信,还不知如今的天下是何模样。

他自然知道立太子的好处,可是这些儿子,一个个都成长了,若是他立了,那就是个靶子,而且,他想等,等一个能够匡扶明君的臣子,等一个能够规训下一任皇帝的大臣,在他看来,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太成熟,对这些官场老狐狸,还不能完全掌控。

更何况,对外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外族,他们可是早都盯着大周这块肥肉,一旦他放手,那些人早就将大周给吞吃入腹了,攘外必先安内,他希望自己多再位几年,将继承人培养好,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列祖列宗。

不过儿子们却不这么看,他们依旧认为他是个贪恋权势的君主,认为是他不愿意放权给儿子们。

皇上看了几篇考生的文章,就坐在龙椅上想这些事情,下面的大臣们耳观鼻鼻观心,都想知道刚刚皇上究竟是看到了什么内容。

终于,等到了有考生交卷,其余考生见状,也都陆续交卷,陆津亭这会儿已经将文章全部誊抄完毕,检查了几遍后也交了上去。

他们这些考生还要去另一个偏殿等候,皇上或许还会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