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放心,耀宗跟耀祖他们吃的少。”陈秀芬说着,推了一把潘耀宗跟潘耀祖,“你们两个,快跟姑姑,姑婆说说。”
潘耀祖是个懂眼色的,他哭着一把抱住季母,可怜兮兮地说道,“姑婆,我跟弟弟都可以少吃一点,求求你们不要赶我们走,我们一定会很乖的,等我们长大了,肯定会好好孝敬姑婆。”
他们知道季知晓不好说话,却知道姑婆心软,于是,都纷纷抱着姑婆不撒手。
季知晓看着两个坏种冷笑。
孝敬?
真有那时候,恐怕真是会把他们季家人往死里孝敬。
“这……”季母有点为难。
不过,想到季知晓那么反对,她还是硬着心肠说道,“秀芬,这两天季临他们两夫妻都是在堂屋打的地铺,我们家也实在没地方睡了,而且,孩子还是养在爸妈身边比较好。”
季母这话是说的真心话。
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教育的时候是打不敢打,骂不敢骂的,这样,反而容易把孩子惯坏了。
耀宗耀祖太皮了,脾气也冲动暴躁,一个不顺心意就是尖叫,大喊大叫,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听话。
这种情况,该是严厉又正确地引导才是,养在季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姐,耀宗跟耀祖可都是跟你一个姓,都是姓潘的,你抱着个外姓人的孩子当个宝贝似的,还是个丫头片子,却要把我们耀宗耀祖赶出门,你脑子是不是不清楚?”
陈秀芬哪里会知道季母考虑的事情,一听对方好像下定了决心要把自己的宝贝孙子赶出来,话当即开始不好听起来。
“舅妈,你这话说的,潘家的孩子就该养在潘家,养到我们季家来做什么?”
季知晓将小彩虹从母亲的怀里接过来,说道,“妈,我们走。”
陈秀芬冲着两个孩子使了个眼色,两个孩子当即哭嚎着上前抱住季母,“姑婆,你别不要我们,我们一定乖乖的。”
而趁着这个空隙,陈秀芬大声地对着堂屋里的婆婆喊道,“妈,淑华来看您来了,您赶紧出来。”
不一会儿,潘老太太便从屋里出来。
“淑华来了啊?怎么不进屋?”老太太拄着拐杖,看着季母问道。
季母,也就是潘淑华看到自己母亲,便开口喊了一声,“妈。”
一旁的陈秀芬当即告状,“妈,姐把耀宗耀祖送回来了,说是以后不让耀宗耀祖住在季家了。”
陈秀芬知道自己这位姑姐最听婆婆的话。
老太太当即沉了脸,勒令道,“淑华,上次不是说好的,让耀宗耀祖住在季家,由你照顾这两个孩子吗?”
“而且伯远也是做老师的,也正好就近辅导耀宗耀祖。”
季母看着自己母亲这理所当然的模样,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老太太看到季知晓怀中抱着的小彩虹,皱了皱眉,“这丫头片子怎么还不送回去?虽然年纪还小,但好歹也是一张嘴,有这点吃的,还不如给我们耀宗跟耀祖。”
她最终拍板,“耀宗跟耀祖还是养在季家,这小丫头片子尽快让她妈带走,儿媳妇娘家妹妹的孩子还养在家里,这也太不像话了。”
“外婆,您说的没错,娘家妹妹的孩子养在家里确实挺不像话的,那娘家弟弟的孙子养到我们家去,是不是就更不像话了呀?”
季知晓冷笑着开口,“再说了,小彩虹的伙食费,小曼姐每个月给的只多不少,她每天下班回来就抢着做一大家子的晚饭,做完饭家里家外都抢着收拾。”
“你们做了什么?是给了耀宗耀祖的定量,还是付了伙食费?什么也没有,还这么理所当然的。”
季知晓对潘家的积怨,可是从上辈子开始的,说话自然不留情面。
“再说了,外婆,我们季家要养谁,不要养谁,都是我们自己家的事情,外婆您就不要操心了,这么大年纪,手伸得那么长,当心折了。”
潘老太太被季知晓气的心口疼,颤抖着手指着季知晓,“你,你竟然这么对长辈说话,真是一点教养都没有。”
“外婆,我的教养是对人的。”季知晓说道。
老太太在女儿家里一向有发言权,家里缺衣少粮了,叫女儿拿来。
小舅子结婚,姐夫全权负责。
小舅子的工作,姐夫帮忙托人去办。
甚至后来侄子结婚,也是姨夫全权安排。
家里的大事小情,不管是花钱也好,找人办事也好,都是季伯远出面办的。
过惯了这种日子,潘家人就靠季家,都活得很滋润。
以至于潘家就一个潘志强有工作。
其他人都靠着吸季家的血活的滋润。
只是没想到,季家突然出了事。
季家出事,潘家也跟着一落千丈。
这两年,潘家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现在季家无事回来了,他们理所当然地打算继续依靠季家过活。
把两个孩子送去季家,只是刚开始。
季家出事之前,季伯远对自己老婆娘家,那是从不吝啬的。
他一向仗义疏财,对白玲母女都尚且能时常拿钱拿物,对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不吝资助,对亲人自然更加大方。
季家一贯是富裕下来的,这也导致季伯远一向不看重钱财。
只是后来季家出事,季伯远对潘家便彻底心寒。
不过念着是自己妻子的母亲跟弟弟,血浓于水的家里人,即便心寒,也到底没撕破脸。
潘老太太还以为,季家会跟以前一样,继续让他们吸血,继续替他们养孩子。
甚至帮他们把孩子养大以后,还得给他们娶媳妇,落实工作。
却没想到,季知晓居然敢对她出言不逊。
从来没有人敢对她这么说话。
潘老太太的权威在耀宗跟耀祖送去季家以后,再次立了起来。
事实上,季家出事以后,潘家的日子不好过,她的日子更不好过。
以往对她言听计从的儿子儿媳开始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孙子更是对她爱答不理。
曾孙子更不用说。
她知道,是她无法再从女儿那里拿好处回潘家给他们,他们便开始嫌弃她这个老太婆没用。
这两年,她过得可窝囊,好不容易等女儿回来了,老太太又变得容光焕发起来。
“淑华,你看看你,怎么教育的女儿,竟然敢跟长辈顶嘴了。”潘老太太气得不行。
她以为,她在季母的心里地位还跟以前一样,于是,便像以前那样对待季母。
但季母心里,季知晓的地位远胜于任何人。
说说她就算了,但说她女儿没教养,她是万万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