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刘雅放出去调研市场,宋华章也同时考察着自己做买卖要用的物资。
寒假就要来了正好提前看看,京市的服装市场都有什么好货物。
可笑的是记忆里的大红门与动物园还没有成为着名的服装批发市场。
只有少量摆摊卖货的,还是顶着被打上投机倒把风险的标签的狠人。
这根本达不成宋华章想要批发的要求,宋华章只好去少数的几个小服装厂看货。
羽绒服那是后来才有的,现在也只有文化衫,皮大衣,真丝睡衣之类的。
质量倒是可以,只是进货价肯定没有南方那边的价格低。
看着手里的几百块钱,宋华章觉得进货也不必太多。
终于可以利用到身上的大杀器,随身空间和系统商店了。
自己带着两个麻袋,随便装一点。剩下的只要是上了火车,那还不是随自己发挥了。
直播间里的粉丝们都在问,既然有了空间还要用到手里存下的钱去进货。
办事儿终究要有个章程,这就是有些流程必须要走,就像撒谎一样,你说的9\/10必须都是真话。
那么1\/10的假话才能成立,不被人怀疑。
办护照也是个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刘雅没有想到出国当倒爷的念头。
80年的护照与21世纪的护照外观差不多,是个见酱红色的小本本。
能够办下来的人,大多都是要有公派任务的。
宋华章,要想办的话就要找关系。
关系在哪里?自己师傅不就是吗!
“你疯啦,大华国还不够你折腾的,刚成年你就想飞了。”
郑连州差点没被宋华章给吓死,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想出国了呢?
宋华章左思右想,还是把真正的想头说给了师傅。
没想到这一说郑连州情绪更加激动了。
“你刚多大点儿,家里两个大人不会挣钱吗?”
“大事上还轮不到你做主,你就好好学习就够了!”
但宋华章能说出这些话,她就有万全的准备。
郑连州不同意,这不还有一个捧臭脚的吗?终究陶庆德会跟他对着干的。
“你瞎吵吵什么呀?再把我徒弟给吓死!”
“挺大岁数了,那声音就不能降一降!”
“想出国怎么了,正好年纪小呢,就应该出去看看!”
“现在大串联都有了,那孩子们东奔西跑的,哪儿不是去啊?”
“咱现在就是环境不好,要是早前我都能掏腰包把我徒弟送到国外进修去!”
“那早前不是还有出国留学的孩子一大堆吗?我徒弟就不能出国了!”
郑连州气的头发都快立起来了,这能一样吗?
华章这死孩子,在国内都没做过生意,竟然还想出国投机倒把。
如果出事儿了他怎么办?陶庆德怎么办?俩人抱着一起哭吗?
估计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再说家里差钱吗?
眼看着诊所和饭店都要做起来了,这死孩子怎么能这么爱折腾?
可俩人说的算吗?从小接触下来,宋华章就是个有主意的。
从上京前拿给自己的5000块钱来看,这姑娘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有本事,思想成熟,猪刚子硬,就是宋华章在两个师傅心里的标签儿。
这不,看他们两个人吵吵,宋华章还敢威胁他们俩。
“反正我肯定是要去的,我手里钱也不多,进不了什么货,就当出国长长见识了。”
“你们要是不同意,那我就找别人帮忙去。”
“我是信任师傅才想着跟师傅坦白的,要不我一拍屁股就走,你们不更上火吗?”
太气人了,郑连州感觉自己的徒弟,好像迎来了迟来的青春期。
人话也不听,好话也不听,这咋比一个小子还难带呢!
结果当然是帮着办了,跟宋华章想的一样,求谁不如求师傅。
其实这也是宋华章,愿意跟两个师傅坦白的原因。
与其他这时候他家长的老观念不同,两个师傅毕竟都不是一般人。
父母在不远游这些拿来捆绑孩子的俗语,他们两个都不会说出口。
身份地位不同,所思所想,也就更长远一些。
长见识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最多的担心也就在安全问题上罢了。
宋华章也解释到了,只是去长见识,东西卖不卖无所谓。
如果出国倒卖商品,也算投机倒把的话,她也可以随机应变,只当做自己只是出国旅游公干。
要说俄国对于宋华章来说,并不陌生。
她在21世纪是去过的,但是主要游玩的城市,是华国边境挨着的海参崴。
这时已经有大量的中国商人,移居到此生活和经商。
那里是个美丽的港口城市,对岸就是岛国。
每天海参崴还要往岛国那边打一枚空炮弹,以示威胁和震慑。
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海参崴早前是华国领土。
60年的年底被割让给了毛子,成为了他们的明珠城市。
这里有鲜美的生蚝,海胆,海参。还有华国人民都爱吃的帝王蟹。
水质清澈,风景美丽。也是很多货轮游轮的停靠必选场所。
80年代初,能出国的倒爷并不多。
大多数都是80年代中后期,边境管制没那么严了,才逐渐形成规模的。
那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从黑省的绥芬河出发,直接越过边境到达海参崴。
而宋华章要做的,就是这个吃第一口螃蟹的人!
再说到进货,其实也是有门道的。
越暖和的地区,人们的体质越娇贵。
身高体重上相对来说不会特别的高,特别的壮。
相反越冷的地区,生活的人民就越高大壮实。
和东北地区差不多,苏联整体人民,是都比华国人的体质强的。
打个比方,80年代华国人胖子少。
能穿起两x甚至两个x以上的男人都少。
而毛子随随便便就能穿到4个叉以上。
毛妹子们到了中年发福的也多,这绝对是个很科学的现象。
天气越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的身体,都会自主的储存能量。
所以宋华章进货时,也因为进的都是这种难卖的尾货,而捡了不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