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终归是谣言,不过也很快传入了皇宫。
这天,侯爷和长公主进宫去吃饭的时候。
陛下和太后和他们一起吃饭,陛下就有意无意的提起这件事。
“皇妹,眼瞅就要新年了,你告诉朕,是不是早就与驸马爷在一起了?外面的传闻你们听到了吗?”
长公主略有耳闻,她回答:“有什么稀奇的吗?本宫喜欢了这驸马已经几十年的时间了,就连郡主的亲生父亲都知道我心中所想,难道皇兄会不明白吗?”
太后听了女儿这么说,立刻就劝她,“郡主的父亲不和你计较,那是郡主的父亲大度,难道这件事你们又要搞得满京城人尽皆知吗?”
侯爷见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陛下和太后别生气,公主殿下不是这个意思,都是本侯的错,是我耽误了公主这么多年,要不是本侯,也不会成如今的样子。”
公主殿下,见她如此回去的样子,就把百姓们的传言,又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你给哀家住口,这种话能从你这个年过半百的妇人嘴里说出来吗?”
长公主却不以为然,她说:“要是真能有一个孩子,那么本宫的此生也算圆满了。”
陛下也以为不妥,年纪大的生孩子真的是有风险的。
再说了,郡主会答应吗?
郡主认为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生活了20多年,自己的孩子都有了,可如今自己的母亲还得再跟自己的后爹生一个孩子,你叫她怎么接受?
可是长公主却认为打破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实的发生。
她这一生有一个盼望,是真的可以和侯爷有个孩子。
要是真能这样,也算是此生没有任何遗憾了。
不过最后她的这个愿望也没实现。
两人倒是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毕竟都年过半百了,也不想再折腾了。
感情倒是越来越好了。
…
接下来就说说云暮公主的事情。
皇后娘娘在生下一个皇子之后,好几年都没有任何消息,虽然当今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但是都是陛下的孩子,皇后没像其他嫔妃那样非要争宠。
直到自己的小房子三四岁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又有了身孕。
陛下也知道后也是十分高兴,跟她说:“皇后啊!真希望你这一胎是个公主,那应该是本朝最尊贵的公主,比长公主当年还要珍贵一些。”
皇后打趣他说:“陛下,你这话要是让皇妹知道该伤心了。”
“皇后这不用担心,长公主不会生气的,毕竟太后在,当初所有的殊荣都给了长公主,太子他们这一辈应该有个公主了,要不然就应该轮到朕伤心了。”
这时候陛下和皇后的感情还很好,虽然贵妃盛宠,但是贵妃这些年来也只有一个皇子,也就是当今太子,当初陛下和太后商议后宫嫔妃谁要事先生下皇子,即将封为太子,其实太子的人选应该是皇后所生的孩子,可奈何当时陛下特别喜欢贵妃,每每都在贵妃宫里,所以贵妃怀上孩子的几率总会比别人大一些。
贵妃生下皇子的时候,陛下和太后就按照约定封为了太子。
虽然皇后心中多有不满,但是也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再怎么说,人家的孩子也会叫他母后。
也算是她的孩子吧,就算不算是她的孩子,也是陛下的孩子,作为陛下的妻子。
也要大度一些。
在皇后生下公主的那一刻,陛下一高兴就给她赐了名字,还有封号。
不过大家大部分都是叫公主封号。
云暮公主,可惜这个小公主一生下来先天不足,太医说过,公主要小心呵护,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要了公主的命。
贵妃他们私下里说,皇后娘娘生了个病秧子。
但是这句话很不巧的,被陛下给听到了。
陛下立刻就下令给了贵妃禁足半个月。
这件事都把太后给惊动了,太后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又给贵妃加了一个月。
贵妃这才意识到嘴欠的话就容易,惹祸上身。
陛下得知公主殿下有先天不足之症之后,就立刻让人去寻访天下名医,回来给公主治病,可是直到公主及笄之年,眼瞅着就要挑选驸马成婚,可是公主的不足之症,还是没有治好。
想当年得知公主生病之后,陛下就告诫后宫众人,谁都不能向外透露此事,不能让公主殿下本人知道,也不能在私下议论这件事,要是再被陛下听到的话,轻则斩首,重则凌迟。
自那以后,后宫众人都不敢谈论公主殿下,也不敢说皇后生下了个病秧子。
其实公主殿下这个先天不足之症是有迹可循的,一切归结罪魁祸首其实是陛下。
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季,天气炎热,一下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不想经常走动,所以就住在了御书房里。
这件事被太后知道之后,亲自跑到了御书房,把陛下教训了一顿。
“皇帝,皇帝,你能哀家说你什么好?这皇后乃一国之母,母仪天下,你可倒好和他的感情就连哀家这个做母亲的都看不下去了,是一天不如一天,你就不能想想你作为一个丈夫,应该给妻子更多的关爱吗?当初你的父亲都不会像你这样,你就不能向你父皇学习一下。”
“母后,朕日理万机,每天都要处理政务,哪有闲心天天顾着儿女情长,是不是皇后那个女人又向您告状了,她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一点母仪天下的风范都没有了,天天为了朕争风吃醋的,这样怎么能做后宫的表率呢?”
很好,陛下自己做的不对,还把责任全都怪在了妻子的头上。
被自己的母后教训了一番之后,他决定去皇后的宫中看看,是时候去找皇后谈谈了,别有事没事都去告状。
他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夫君了,可是在后宫所有嫔妃的男人,女子就应该三从四德,做一些女子该做的事情,别有事没事就小家子气,争风吃醋的。
太后得到了陛下的保证,很满意的离开了御书房,回到了自己的寿康宫。
陛下处理完事情之后摆架皇后的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