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峰眼神闪烁,商青青的话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稳定的物资供应和流民治理,都是他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他沉吟道:“归还佃农、派兵剿匪都可以,但停止征兵不行。如今正是扩军的关键时期,本郡守需要足够的兵力。”
商青青早有准备:“晚辈并非让您完全停止征兵,只是希望您不要征我庄子上的人。庄子上的佃农大多是耕种和养蚕的能手,他们对您的价值,远比成为普通士兵要大得多。您若是需要兵力,晚辈可以用粮食和丝绸从其他地方为您换取壮丁,保证数量不少于您从庄子上征走的人数。”
谢峰眼前一亮,这个提议让他无法拒绝。
用粮食和丝绸换壮丁,既不影响他扩军,还能保住商青青庄子上的生产力,简直是两全其美。
他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好!商娘子果然聪慧!本郡守答应你的条件!三日之内,本郡守就派人归还佃农,并派兵镇压流民兵匪。希望商娘子也能信守承诺,按时上交粮草和丝绸。”
“晚辈定然信守承诺。”商青青松了口气,站起身对着谢峰微微躬身,“多谢郡守成全。”
离开郡守府,商青青坐在马车上,心里终于轻松了些。
虽然与谢峰的交易只是互相利用,但至少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困境。
她看着车窗外渐渐熟悉的景色,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尽快恢复产业运转,保护好村子的人,至于小林子和江东的局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回到家里,商青青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教头和傅夫子。
两人都松了口气,王教头更是主动请缨:“少夫人,剿匪之事就交给属下吧!属下保证尽快平定匪患,让百姓们安心生活。”
商青青点了点头:“辛苦你了,王教头。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伤害那些被逼无奈的流民。”
“属下明白!”王教头应道,转身去准备剿匪事宜了。
傅夫子捋着胡须,笑着说:“少夫人此举,既解决了产业危机,又安抚了百姓,真是一举两得啊!”
商青青笑了笑,心里却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她与谢峰的交易,不知能维持多久,但至少现在,她有了喘息的机会。
与郡守谢峰达成交易后的第三日清晨,商青青便听到院子外便传来了喧闹声。
连忙出门一看,只见一队兵士护送着数十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郡守府的参军。
“商娘子,奉谢大人之命,特将从您庄子上强征的佃农悉数送回。”
参军对着商青青拱手行礼,语气恭敬了不少,“另外,郡守已派两队兵士前往西坡村及周边村落值守,确保不再有匪患侵扰。”
商青青看着那些熟悉的佃农,一个个面带疲惫却难掩归家的喜悦,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连忙让人备了茶水点心招待兵士,又对参军道:“有劳参军大人跑一趟,还请替我多谢郡守大人。”
参军笑着应下,寒暄几句后便带着兵士离开了。
佃农们纷纷围上来向商青青道谢,七嘴八舌地说着这些日子在军营的遭遇,语气里满是对自由的珍惜。
商青青看着他们,笑着安抚道:“大家都累了,先回家歇歇,明日再去庄子上报到,我让管事给大家安排活计。”
佃农们应声散去,王教头也匆匆赶来禀报,说西坡村那边的兵士已经到位,正在组织村民清理村落、修缮房屋。
商青青点了点头,正想着该如何感谢谢峰,胡八郎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凑到她身边低声道:“想感谢他还不简单,送二十车粮草过去,保准他笑得合不拢嘴。”
“二十车?”商青青瞪大了眼睛,“这么多?我们刚恢复生产,哪里有这么多粮草可送?”
胡八郎嘴角勾起一抹坏笑,神秘兮兮地说:“放心,不用动我们自己的粮。你忘了我会什么了?”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眼里满是狡黠。
商青青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变了:“你又要搞什么花样?上次你把官仓的粮食换给郡守,这次难道还要……”
“聪明!”胡八郎打了个响指,“这次咱们换个玩法,不用我们郡的官仓了,换其他郡县的。那些地方的官府粮仓,早就被那些贪官污吏倒卖得差不多了,缺个二十车粮食,他们根本查不出来。”
“这怎么能行!”商青青急道,“要是被发现了,我们就完了!谢峰那个人野心勃勃,要是知道我们用这种手段糊弄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放心,出不了事。”胡八郎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笃定,“我用空间障眼法换粮,神不知鬼不觉。再说,那些郡县的官员本就理亏,就算发现粮仓少了粮食,也只会以为是别的官员也偷盗倒卖,只会放把火烧了了事,然后说是兵匪流民所为。我们这也算是‘替天行道’,拿贪官的粮食做人情,何乐而不为?”
商青青被他说得哑口无言,虽然觉得这事有些不妥。
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既省事又能讨好谢峰的办法。
她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那你可得小心点,千万别出什么纰漏。”
“保证没问题!”胡八郎拍着胸脯保证,转身就去安排了。
不到半日功夫,二十辆装满粮食的马车便停在了门口。
每辆马车上的粮袋都鼓鼓囊囊,看起来诚意十足。商青青看着这一车车的粮食,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直到胡八郎暗中对她眨了眨眼,她才稍稍放心。
送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驶向郡守府,谢峰得知消息后亲自出门迎接。
看着一车车粮食,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对着商青青连连称赞:“商娘子果然守信重义,本郡守没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