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看来,刘耕似乎又是为了利益才对挪威帝国发动进攻的。

一时间,安德烈也不知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刘耕。

“怎么了?安德烈,莫非对本王的决策有所疑虑?”

安德烈微微一怔,随即点头回应。

“主公,我……”

刘耕未等他说完,便抬手按住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安德烈,不必怀疑,本王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你的 ** 才对付挪威帝国!”

“不过,本王倒想问你,你认为自古以来,帝国之间的战争,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安德烈稍作沉思,答道:

“回禀主公,以属下之见,帝国间的战争,历来皆因资源而起。”

“但凡爆发大规模战争,必然与资源争夺有关。”

尽管安德烈偶尔显得优柔寡断,但他对帝国历史的认知却极为透彻——这得益于叶安的悉心教导。不得不说,叶安是位难得的良师,从他传授给安德烈的东方本领便可见一斑。

然而,叶安不仅教会了安德烈东方的技艺,同时也将东方式的仁慈之心灌输给了他,这便是安德烈性格中那份犹豫的根源。

刘耕对安德烈的回答颇为满意,点头道:

“不错,既然战争源于资源,那么大汉帝国自然也不例外。”

“若利安能找出那些资源,对大汉帝国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安德烈听着刘耕略带 ** 的话语,似乎渐渐明白了什么。

见安德烈陷入沉思,刘耕轻拍他的肩膀,叹息道:

“安德烈,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放下,毕竟人生只能向前。”

安德烈重重点头,虽未言语,但眼中的坚定已说明一切。

刘耕见状,再次点头,随后意气风发地说道——

“安德烈,你尽管放心,凡是曾对拉脱维亚不利之人,本王必叫他们付出代价!”

话音未落,刘耕已转身踏出军营大殿。他未曾料到,自己一时的停手,竟让战事沉寂了月余。

与此同时,利安历经九日奔波,终于赶回挪威帝国皇宫。他顾不上片刻喘息,便面临群臣的追问。

“陛下,此行结果如何?” 众臣闻讯赶来,齐齐候在大殿内,目光灼灼地望向风尘仆仆的君主。

面对满朝期待,利安反而镇定下来。他缓步走向王座,拂袖落座,长叹一声:“唉……形势仍不乐观啊。”说罢以手掩面,指缝间透出几分颓然。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的希冀逐渐化为灰暗。沉默如潮水般漫过大殿,直到一炷香后,终于有武将拍案而起——

“陛下!不如与大汉帝国拼个玉石俱焚!”

“说得对!这等欺辱,唯死战可雪!”附和声骤然炸响,绝望中竟显出几分悲壮。

利安眼底掠过一丝笑意,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且慢。倒也不是……全无转圜余地。”

方才还高喊死战的大臣顿时噤声,仿佛忘记了先前誓言,只屏息等待着 ** 的下文。

利安格外享受这被万众瞩目的时刻,却又心如明镜:这般权柄终究要拱手让出。

但比起虚无的尊荣,活着显然更重要。

“只是……”他再度叹息,愁眉不展,“此事实非我所愿。然为帝国存续,不得不行。”

这番话像柄冰刃抵住众臣脊背,不安的预感陡然在殿内蔓延开来。

不出所料,还未等与奥德家族交好的朝臣们回过神,利安便抢先发难。

遵照刘耕大帝的旨意,凡与奥德家族过从甚密者,皆参与过 ** 拉脱维亚的行径。因此不仅要处决奥德家族,这些臣子也须一并问斩!

利安刻意停顿,任由朝堂上议论四起。大臣们果然如他所料,瞬间沸腾。

唉...老夫虽于心不忍,但为了帝国前程...利安再度开口,未尽之言已昭然若揭。

话音未落,大殿内已自发分成两大阵营。那些曾与奥德家交好的官员,转眼间就被同僚们团团围住。无数道审视异类的目光,如利箭般射向被围困的人群。

位极人臣的奥德家党羽们顿时方寸大乱。这些昔日倚仗奥德家族权势作威作福的重臣,此刻才惊觉——

他们在挪威帝国树敌众多,如今奥德家族倾覆,蓄谋已久的利家掌权,更有大汉帝国刘耕大帝的金口玉言,哪还有人敢施以援手?

为首的正是前朝丞相。这位将妹妹嫁给奥德列夫的皇亲国戚,在抄没奥德家时可谓大义灭亲,连胞妹都未曾袒护。原以为如此便能保全家族,却不料......

利安缓缓起身,踏着玉阶俯视百官:丞相大人,老夫知你忠心为国。然值此存亡之际,只好......

丞相闻言瞳孔骤缩,仿佛听见最骇人的判决。而利安始终挂着成竹在胸的笑容——为这一刻,他钻研刘耕的每个举动已有经年。

起初,利安的计划是找出刘耕的弱点并设法击败他。然而,随着获取的关于大汉帝国的资料不断增加,利安愈发感到震惊。这个帝国自进入西方视野起,便被描绘成恶魔般的存在。

经过长时间研究,利安不仅未能发现刘耕的缺陷,反而察觉到他身上的重重谜团。一个被流放的亲王,竟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甚至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更令人费解的是,关于刘耕的记载中频繁提到他会施展仙术——每当大汉帝国扩张到一定阶段,刘耕便会独自离开一夜。次日归来时,一座城池便凭空出现,并涌出无数精锐士兵。

正因如此,大汉帝国的兵力不仅未见损耗,反而持续暴涨,如今已增至两千万之众。基于这些信息,利安认为投降是明智之举,但他不愿以挪威臣子的身份归顺。

丞相深吸一口气,沉默良久才平复心绪:“利安,帝国的确岌岌可危,但即便交出我们这些人,你确信大汉帝国会放过挪威吗?”这番诛心之论可谓击中了要害。话音刚落,许多大臣脸上便浮现出犹疑之色。毕竟大汉帝国屡次背信,若投降后仍遭清算,他们将彻底陷入绝境。

利安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丞相,眉头深锁,缓缓点头。他承认丞相才华非凡,若非大汉帝国的威胁,此人本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但现实已然无法改变,此刻利安心中甚至生出一丝不舍。

“哼!”利安突然厉声质问群臣,“莫非你们以为,刘耕大帝对你们那些勾当一无所知?”话音未落,不少大臣已面色惨白,被围在中间的那些更是战战兢兢地垂下了头。

挪威帝国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那些被禁卫军围住的大臣们个个面如土色,额角渗出冷汗——拉脱维亚事件的牵连让他们心惊胆战,生怕刘耕大帝秋后算账。

首辅利安苍老的声音打破了可怕的沉寂:诸君不必过分忧虑,刘耕陛下素来明察秋毫。经老夫再三陈情,陛下已明辨忠奸,承诺不予追究。他颤巍巍地从袖中取出一卷名册,在众人灼热的目光中徐徐展开。

那份所谓的赦免名单分明是利安亲手炮制,可此刻没人在意这个细节。每个大臣都瞪大眼睛,拼命在密集的字里行间寻找自己的名字——这薄薄一张纸,就是生死簿啊!

利安眯着昏花的老眼,慢条斯理地念起名单。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宣读,未被点到的大臣们如释重负,转而用怨毒的眼神盯着丞相 ** 。曾经权倾朝野的丞相等人沉默不语,他们心里清楚:这些同僚为求自保,已经迫不及待要用他们的人头当投名状了。

看着朝堂上剑拔弩张的场面,利安捋着胡须暗自叹息。苦心经营多年,最终竟是为了举国降敌,真是天意弄人。殿外秋风卷着落叶在宫墙间打转,仿佛在嘲笑这场闹剧。

(新增章节标题)

这件事就算利安告诉别人,也绝不会有人相信他。

无论从哪个角度想,这都像天方夜谭,可偏偏就在利安身上真实发生了。他下令将那些大臣全部抓捕,还派出亲卫队查抄他们的府邸,将所有珍宝尽数收缴。

最让利安惊喜的是从丞相府搜出的藏宝图。图上详细记录了挪威帝国多年积累的基业与财富。当年奥德列夫在位时,因宠爱丞相之妹,便将藏宝图赐予她。

后来奥德家族遭难,丞相妹妹为给家族留后路,暗中将藏宝图转交给丞相,让他隐忍等待时机,用这笔财富重建挪威帝国。丞相在奥德列夫失势后立即倒戈,其实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只为保存实力以待将来。

如今一切已成泡影。丞相的性命和藏宝图都被利安当作讨好刘耕的筹码,献给了大汉帝国。

处置完朝中大臣,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各地守将。并非所有将领都愿归顺,有些至死效忠奥德家族,宁死不降。对这些人,利安只有一个字:杀!

这些事花了近一个月。毕竟挪威疆域辽阔,派往各地的人马需要时间才

利安言毕,依旧跪伏于地,始终未曾抬头直视刘耕。

刘耕接过藏宝图略扫一眼,语气淡漠道:那些人交由你处置,本王近日厌见血腥,此事你全权负责。

此言一出,满座皆露讥诮之色。刘耕此刻故作仁慈之态,却无人忘却西方诸国伏尸百万,皆出自他手。

利安欣然领命。丞相等人落入其手,结局不言而喻。

待诸事毕,刘耕正式入主挪威帝国。西方版图上,挪威帝国已不复存在,其疆域如埃及旧例,尽归大汉一州。

利安,奥德家宝藏已得,其余西方世家珍宝,可有把握觅得?刘耕忽问。

利安略作沉吟:老朽深知西方习俗,各家皆以祖墓为藏宝之所。墓中机关密布,凶险非常......更因其祖茔位置隐秘,安保固若金汤。

这番话令刘耕眸光微动。他忆及史载曹操曾设摸金校尉以充军资,后因其归顺而废。如今听闻利安之言,顿生新念。

刘耕唇畔浮起笑意,胸中激荡难抑。昔年读奇闻异志时,未尝不心驰神往。

他强抑心绪,肃然道:既如此,本王决意重设摸金校尉,专司寻宝之事。由你统率此部,可有异议?

利安愕然。他本欲稍献拙见,未料竟获此重任。见其迟疑,刘耕面上笑意渐凝:如何?莫非不愿?

就在利安感受到刘耕眼神中的寒意时,他猛然惊醒,连忙用力摇头向刘耕示意,表示愿意组建这支特殊的考古队伍。

刘耕满意地点头,他那宽厚的手掌重重落在利安肩头。

好好干,本王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利安凝视着刘耕许久,最终长叹一声,认命般接受了这个决定。

去军营挑人吧,奥德家族的宝藏正好给你们练练手。刘耕挥手示意侍从带利安去选人。

探秘皇室古墓

利安对这位主君实在无可奈何。

盗墓之事向来为人不齿,从来都是暗中进行。可刘耕不仅将其公之于众,更要在军中设立专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