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379章 空间的日常防身之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9章 空间的日常防身之需

夜晚,如期降临。当北大荒的土坯房被深沉的黑夜与寂静包裹,当香港半山区的公寓只剩下维港对岸的零星灯火映照,系统空间【桃源仙境】却依旧维持着它永恒不变的宁静与生机。灵韵山丘默然矗立,蜿蜒溪流潺潺不息,空气中弥漫着灵植花草的淡雅香气和那无处不在的、温和而充盈的能量。

廖奎的缺席,让这片空间似乎少了某种坚实而可靠的核心支柱,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空荡感。谢薇和萧亚轩的身影,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在夜色深浓后,出现在了溪流边那块熟悉的温润玉石旁。

最初的片刻,是有些尴尬的沉默。

月光(空间模拟出的,柔和而明亮)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相似的眉眼轮廓,却又映射出截然不同的气质——一个是在北国风霜中愈发坚韧的格桑花,一个是在南国暖风中重新绽放的玉兰花。那些共同经历的系统任务,那些超越伦常的隐秘,像一层看不见的薄纱,横亘在母女之间,让最寻常的关怀都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最终还是谢薇先打破了沉默。她似乎不太习惯这种静默,或者说,她主动想要做点什么来驱散这份不自在。她深吸了一口空间清甜的空气,转向萧亚轩,脸上努力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妈……亚轩姐,我们……练会儿英语吧?”

她说着,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身后拿出了那个来自系统奖励的、【平行世界投影仪】。光幕亮起,投射出繁华的伦敦街头景象,标准的英式英语对话开始流淌出来。

萧亚轩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淡淡的暖意。她点了点头,柔声道:“好。”

两人便就着投影仪模拟的场景,开始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谢薇的进步很快,基本的问候、购物、问路已经能说得有模有样,但一些复杂的发音和连读技巧,依旧显得生涩。萧亚轩便在一旁耐心地听着,不时轻声纠正:

“薇薇,是‘th’音,舌尖要轻轻抵在牙齿中间……对,就是这样。”

“这个词组连读的时候,‘t’的音可以弱化一些……”

她的声音温柔而清晰,带着一种在香港社交场无形中熏陶出的优雅腔调。

谢薇学得很认真,偶尔会因为重复多次仍不得要领而微微蹙眉,但眼神里的光却越来越亮。在这种纯粹的知识传递与学习中,那种因系统而产生的扭曲感似乎暂时被隔绝了,她们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母亲辅导女儿功课的寻常时光,只是换了一种语言,换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课堂”。

练习间隙,萧亚轩也会主动提起一些香港的事情。她没有炫耀,只是用一种平实的、分享见闻的语气,跟谢薇讲起如何阅读报纸上的财经版块,如何看懂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所代表的公司财报,什么是市盈率,什么是股息,又该如何根据国际上的大事(比如越南打仗)来分析哪些行业的股票可能会涨,哪些可能会跌。

谢薇对这些完全陌生,听得似懂非懂,但她依旧坐直了身体,认真地听着,努力去理解母亲口中那个由资本、数字和规则构成的、与她所处的北大荒截然不同的世界。她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强大的运行逻辑,这让她隐隐意识到,除了土地、庄稼和阶级斗争,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套影响无数人命运的规则。

偶尔,她们也会暂时抛开学习和“正事”,一起沿着溪流,走向那座散发着淡淡灵韵的山丘。山丘上的浆果丛生机勃勃,红艳艳的果实如同宝石般点缀在绿叶之间。

走着走着,萧亚轩忽然脚步一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抬手轻轻捂住了嘴,喉咙里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干呕声,脸色瞬间白了白。

“怎么了?”谢薇立刻察觉到她的异样,紧张地扶住她的胳膊。

“……没事。”萧亚轩摆了摆手,那股突如其来的恶心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就消失了,仿佛只是错觉。她深吸了几口气,感觉并无大碍,便摇了摇头,“可能刚才有点闷,现在好了。”

谢薇狐疑地看着她,确认她脸色确实恢复了红润,这才稍稍放心。两人继续漫步,采摘着那些饱满多汁的灵韵浆果,放入随身的小篮子里。浆果清甜微酸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带着空间特有的纯净能量,滋养着身心。

共同的牵挂——远在师部接受考验的廖奎,以及身陷囹圄、前途未卜的谢广安,还有此刻弥漫在空间里的、相似的孤独感,像无声的粘合剂,慢慢地、一点点地,消融着那层因系统任务而产生的、冰冷而尴尬的隔阂。

她们没有过多地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也没有去触碰那些敏感的边界。只是在这片属于她们的、超越现实的净土里,凭借着最本能的血缘联系和共同面对命运的压力,小心翼翼地,尝试着重新靠近。每一次耐心的发音纠正,每一次认真的倾听,每一次默契的采摘,都在无声地修补着曾经断裂的纽带。

空间的日常,在廖奎离开的第八个夜晚,显得格外宁静,也格外珍贵。这细微的、缓慢的修复过程,本身就如同这空间里的灵植,在默默地汲取着养分,等待着真正破冰重生的那一天。

第九天的上午,阳光正好。萧亚轩应约来到位于浅水湾的向太家。向家的宅邸气派而不失雅致,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和蔚蓝的海湾,与半山区俯瞰维港的景致又是另一番风情。

茶室里,紫檀木的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英式骨瓷茶具,佣人悄无声息地奉上红茶和刚烤好的司康饼。向太穿着一身藕荷色绣花旗袍,雍容华贵,正与萧亚轩闲话着近期名流圈子的趣闻,以及某位太太新购入的翡翠项链。

茶香袅袅,气氛融洽。萧亚轩小口啜饮着红茶,目光偶尔掠过窗外阳光下平静的海面,心思却飘向了别处。她放下茶杯,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混合着些许困扰与后怕的神情,语气轻柔地,仿佛只是随口提起:

“向太,说起来也不怕您笑话。前段时间,我一个人出门,总感觉好像有人跟着,心里毛毛的。虽然最近好像没事了,但有时候晚上回到公寓,那么大地方就我一个人,静悄悄的,还是会觉得有点……不安生。”

她的话语委婉,没有直接提及向先生插手摆平的事情,只是巧妙地表达了独居女性的不安全感,以及那场风波留下的心理阴影。

向太是何等精明的人物,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那双见过无数风浪的眼睛在萧亚轩脸上停留了片刻,随即露出了然的神情。她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属于长辈的关切与属于这个阶层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亚轩啊,你一个人从英国回来,年纪轻轻,又管着这么大笔家当,谨慎些是应该的。”她轻轻拍了拍萧亚轩的手背,语气带着安抚,又透着一丝果断,“这世道,表面光鲜,底下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们这些年轻女孩子,是该有点防身的东西,心里才踏实。”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几乎如同耳语:“这样,我回头让老何问问看,他路子广,看能不能帮你弄点……‘硬家伙’放在身边,以防万一。”

“硬家伙”三个字,含义不言自明。萧亚轩心中一动,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她脸上适当地浮现出感激与一丝犹豫,最终化为顺从的点头:“那……就麻烦向太和向先生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向太雍容地笑了笑,将这个话题轻轻揭过,又重新拾起了关于翡翠的话题,仿佛刚才那段对话只是午后闲谈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然而,效率却高得出奇。当天下午,萧亚轩还在公寓书房里翻阅陈先生送来的最新财经简报时,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向太亲自打来的。

“亚轩,东西找到了。”向太的声音在电话里依旧从容,但语气明确,“是老美那边过来的货,柯尔特的‘侦探特制型’,短管的,性能可靠,后坐力也适合你用。就是……这东西现在紧俏,价钱不菲。”

萧亚轩握着听筒,没有任何犹豫:“价钱不是问题,向太,麻烦您和向先生了,我非常需要。”她清楚地知道,在这种保命的东西上,任何吝啬都是愚蠢的。

“好,那你准备一下,晚上会有人送到你公寓停车场,交给你的司机。”向太办事干脆利落,交代清楚后便挂了电话。

夜幕降临后,一切按计划进行。一个穿着普通工装、貌不惊人的男子,在公寓地下停车场,将一个沉甸甸的、毫不起眼的帆布工具包,交给了早已等候在此的、由向先生安排的可靠司机。司机直接将包送到了萧亚轩的公寓门口。

关上门,反锁。萧亚轩提着那个帆布包,走进了书房。她拉开拉链,里面是几层厚厚的、浸着防锈油脂的油布。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三把泛着幽蓝色冷光的短管转轮手枪,以及两个用油纸密封的、巴掌大小的纸盒,赫然出现在眼前。

枪械保养得很好,虽然是旧货,但看得出经过精心维护。柯尔特“侦探特制型”,.38口径,短小的枪管便于隐藏携带,转轮结构相对简单,性能可靠,故障率低,对于新手和需要隐蔽防身的女性来说,确实是上佳的选择。那两个纸盒里,是黄澄澄的、共计一百发.38特种弹。

萧亚轩伸出手,轻轻拿起其中一把。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指尖传来,沉甸甸的分量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代表着绝对暴力的质感。她并非完全不懂枪械,廖奎在分享【平行世界特种兵基础技能】时,关于枪械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要领,也如同烙印般刻入了她的意识。她熟练地检查了一下转轮,确认枪膛空空,然后拿起一块干净的软布,蘸上一点油,开始仔细地擦拭每一把枪,去除运输过程中可能沾染的灰尘和多余的油渍。

她的动作专注而稳定,眼神复杂。这冰冷坚硬的杀人凶器,与这间充满书香、艺术品和温暖灯光的书房格格不入。然而,在这繁华都市的璀璨灯火之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为可能到来的最坏情况做好准备。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萧亚轩”这个身份和背后的财富,更是为了远在北大荒,随时可能面临生死考验的廖奎和女儿谢薇,为了那个尚未实现的、全家团聚的渺茫希望。

擦拭完毕,三把枪和两盒子弹被她用新的油布仔细包好。她没有将它们放在公寓的任何角落,哪怕是最隐蔽的保险柜。心念一动,这包代表着“防身之需”的硬家伙,便从她手中消失,下一刻,已经安静地躺在了系统空间储物区的角落里,与廖奎早已准备好的那个应急背包放在了一起。

摸着那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冰冷触感的空荡指尖,萧亚轩缓缓吐出一口气。一种残酷的、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安全感,悄然弥漫心头。在这看似平静的香港之夜,她再次为那不可预测的未来,添上了一份沉重而必要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