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42

陶谦只觉得头晕目眩,几乎要昏厥过去。

“主公!”

身旁的随从赶忙上前搀扶。

“完了!全完了!撤兵!立即撤回彭城!务必要夺回徐州!”

陶谦悲愤交加地下令道。

他无法相信,大半徐州竟如此轻易沦陷。

这简直荒谬至极。

当日,陶谦便率军撤离,急赴彭城。

同时派人向刘备求援,告知徐州危局,请其回师相助。

仅凭己方兵力,陶谦毫无胜算——

据探马来报,陆风此番派出青龙营、青州军、东海舰队、黄海舰队四路精锐,足有十四万大军进犯。

这绝非陶谦麾下乌合之众能敌。

半日后,刘备得知徐州变故。

“什么?!”

刘备霍然起身,惊骇道:“短短两日,陆风就攻占了大半个徐州?怎会如此?”

莫非徐州防线形同虚设?

关羽眉头紧锁:“大哥,现在回援已无意义。”

曾与陆家军交手的他深知其实力。如今徐州大半失守,驰援已无济于事。

反而可能自陷险境——南面赵云、许褚正攻谯郡,若此刻北上,退路恐被截断。

刘备神色凝重:“可陶公对我等恩重如山,岂能见死不救?”

他内心亦不愿出兵,但若坐视不理,多年经营的仁德之名将毁于一旦。

“大哥!”

张飞闻言沉默片刻,冷笑道:陶谦老儿不过是想借我们之手对付孙权与袁术,彼此利?罢了,谈何恩情!

徐州沦陷已 ** 不离十,此刻前去无异于飞蛾扑?,当务之急该考虑退路才是!

依眼下形势,豫徐?州迟早尽归孙权,实非久留之地。

若双方兵力相当,他倒愿与陆风?战,?泄胸中恶?。

但如今敌众我寡,何必自取其辱?

好不容易攒下数万兵马,难道要全折在徐州,最后落得三?仓皇逃命的境地?

这般窝囊日子,他实在受够了。

简雍随即附和:主公,三将军所言极是,此刻回援恐为时已晚。

孙乾亦颔首道:以卵击?绝非良策。若欲匡扶汉室,当积蓄?量,广结盟友,?能对抗孙权等枭雄。

刘备故作犹豫:如此岂非辜负陶公?

孙乾急忙解释:来?击败孙权,才是对陶公最好的交代!想必陶公也会赞同此策。

若陶谦在场,怕是要感激涕零了。

刘备佯装挣扎,终是痛下决?既如此...便依诸位之见。只是天?地?,我们该往何处?

望着茫茫四野,这位皇叔不禁露出迷茫之色。

幽州公孙瓒处他已无法归返。

袁绍处或许能投奔,但他若前往岂不是要协助袁绍对付公孙瓒?

纵使公孙瓒怨恨于他,二人终究是同门师兄弟,况且公孙瓒先前待他不薄。

更重要的是,此举势必令其仁义无双的形象毁于一旦。

主公,不如前往荆州!

简雍上前进言:荆州刘表与主公同为汉室宗亲,坐拥荆襄九郡,实力雄厚!

再者,吴侯日后必与荆州为敌。我军若加入,对刘荆州而言亦是一大助力,料想他定会欣然接纳!

孙乾闻言亦附和道:荆州确为良选。不过,我等还可与吕布联手抗击吴侯,毕竟先前尚有盟约在身。

此外,末将认为可尝试攻取平舆,斩下袁术首级。此举必能显扬主公威名,对日后大业大有裨益!

于有志争夺天下的诸侯而言,名声至关重要。

若默默无闻,何人愿来投效?

刘备听罢,觉得二人所言皆有道理,一时竟难以决断。

沉吟良久,刘备决意双管齐下:简雍,你即刻携我亲笔书信前往荆州面见刘表,表明归附之意;

同时告知他,我欲攻取平舆,斩下袁术首级以为诚意!

此等僭越称帝之徒,当有此报!我刘备誓与 ** 势不两立!

孙乾随我与云长、翼德率军同吕布会师,共商讨伐平舆之策,诸位以为如何?

若未立寸功便从徐豫二州仓皇逃窜前往投靠,非但难获刘表重视,反会招致轻视。

故此,刘备急需大义名分与显赫声望。

袁术的首级,正是最佳凭证。

主公英明!如此安排更为妥当。出使荆州之事,便交由在下。

简雍率先应命。

刘备的筹谋确实深谋远虑。

“好!即刻出发!陶公那边,只能遥祝他平安无事了!”

刘备神色黯然道。

此前种种迹象表明,陶谦本有意将徐州托付给他。

陶谦年事已高,其子又不成器。

刘备素以仁义着称,正是合适的托付人选。

岂料局势骤变,陆子翼竟在短短两日内攻占徐州大部,这该如何是好?

当日,刘备便率军疾速东进。

待陶谦得知消息时,已过了一日有余,彼时他自身难保,无暇他顾。

此时的下邳城内,

陈到在陈氏家族的协助下,兵不血刃便拿下全城,由陈登、陈珪父子迎入州牧府。

陶谦家眷尽被陈到派兵拘押,严加看管。

“恭贺陈将军轻取下邳,立此大功!”

步入议事厅,陈登笑吟吟地向陈到拱手致贺。

“哈哈哈!”

陈到朗笑着回礼:“此战全赖二位先生谋划!想必暗卫已将捷报呈送主公。依我看,主公对二位的封赏不日便至!”

“况且二位此前所为,我亦有耳闻。恭喜二位正式投效主公麾下。如今徐州大半已入我手,余下城池指日可待。二位不必再隐伏,可光明正大为效命了。以二位之才,必得主公重用!”

陈到深谙陈家底细。

这父子二人择主而事,日后定受重用。

虽自身亦得主公器重,但与陈氏交好总无坏处。

陈登、陈珪闻言皆喜,

笑着拱手道:“承将军吉言!”

陈登微笑道:说来也巧,将军与我乃是同宗,说不定祖上还有渊源呢!不知将军家乡在何处?

同姓之人自然更添几分亲近。

陈到含笑答道:我本是汝南人士,因黄巾之乱携家眷避难至宛城。幸得主公赏识,方有今日之功业,一切都是拜主公所赐!实在不足挂齿。

当年他不过是宛城一个守门小吏,得陆风提拔后平步青云,如今已是统领一军的将领。

更难得的是,陆风助他武功突飞猛进,如今已臻至超一流境界,距绝世高手仅一步之遥。

此外更是传授他兵法韬略,这些远比区区军职珍贵得多。

因此陈到对陆风始终心怀感恩。

将军过谦了!陈登父子不知内情,只道他太过自谦:以将军之能,功成名就本是迟早之事。

非也!陈到正色道:你们尚未明白,这全是主公恩赐!日后自然知晓。

原来陈氏父子因潜伏之故,未曾亲历陆风传授异术之效。加之身为文士,亦未体验过练兵光环之玄妙。

待他们领教过这些神通,便会明白即便庸才,经主公栽培也能成为栋梁之材。

陈登与陈圭交换眼神,皆露疑惑之色。

怎地说着说着就如此严肃?

莫非其中真有隐情?

父子二人暗忖日后定要细细打探。

陈到看出二人困惑,但想着主公自会派人说明,便也不再多言。

他面带善意,主动解释:“主公绝非寻常之人,早在数年前便已踏入传说中的无上武圣之境,更身怀两种秘术,能将学习与修炼的效果翻倍提升!”

“很快,主公就会派人详细说明,并引导诸位修行。届时一切自见分晓,只望你们别太过震惊!”

“什么?”

陈登与陈圭面面相觑,难以置信:“无上武圣境?那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吗?主公竟已达此等境界?怎会有这等事?”

“将军提及的两种秘术更是闻所未闻。”

若非陈到神情肃然,父子俩几乎要斥为荒谬之言。

可转念一想,陈到绝非信口开河之人。

莫非……是真的?

“嘶——”

两人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头皮发麻。

陈登猛然联想到此前察觉的异状——陆风麾下兵马不仅成型极快,战力更是远超诸侯军队。

若一两支精锐尚可归因于资源堆砌,但支支皆是虎狼之师,便绝非寻常了。

“正是!”陈到颔首道,“练兵秘术可数倍提升训练效率,更突破士卒天赋上限。寻常士兵受资质所限,成长终有尽头,但主公的秘术却能打破桎梏。”

既已确认二人忠心不二,这些机密倒也无妨告知。

“这……”

陈登父子如听天方夜谭,喃喃道:“简直匪夷所思!”

陈到见状轻笑:“看来二位从未亲身习武,否则早该察觉异常了。但凡真心效忠主公者,纵使未曾谋面,皆可受此秘术加持!”

主公亲自施展传道授业之术,每次仅能维持一日功效。

因这神奇之术,陈到素来视主公若神明。

不仅是他,陆风帐下众人皆怀此念。

我等竟从未知晓?多年错失良机!

陈登与陈圭父子双双愕然。

陈圭抚须苦笑:老朽年迈,习武为时已晚。

若年少时得遇主公,受此术加持,或可成就武道?

谁人不愿益寿延年?

陈登亦叹:即便是我,如今习武怕也迟了。

哈哈!

陈到见二人颓然,朗声笑道:荀攸、戏志才、郭嘉诸位军师皆是投效主公后方习武。尤其戏志才与郭嘉两位,原本身患先天顽疾,寿数难久,皆被主公以仙丹治愈!

他见陈登父子面露惊色,续道:主公设有功勋堂,可换神物。延寿丹一枚增寿十载,虽限服三枚,亦是三十载阳寿!以二位此番功绩,换得一两枚不难。日后勤勉,更多延寿丹亦非难事。

既有悠长寿元,又得主公秘术相助,纵使无上武圣之境也非妄想。此境可延寿二百余载,乃主公亲口所言。荀军师、蔡公等人皆勤修不辍,二位岂能轻言放弃?

此需相应功勋与官职方可获得。

当真?延寿丹?将军此言非虚?世间竟有此等奇物?

陈珪与陈登双目圆睁望向陈到,言语间既有急切之意,又夹杂着几分犹疑与期冀。

虽说此事听来荒诞不经,但二人心底仍存着一线希冀——倘若当真属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