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远征舰队,如同刺破永暗的曙光,自那已开始逐渐消散的“永恒混乱之域”驶出,重归秩序星海的怀抱。帝舰“秦皇”号一马当先,其巍峨舰身仿佛沐浴着一层涤尽污浊后的辉煌光晕,舰首那历经混沌冲刷却愈发璀璨的大秦玄鸟徽记,无声地宣告着这场直捣黄龙之役的辉煌胜利。
消息通过灵晷网络,以超越光速的速度传回同盟疆域。刹那间,从北辰-长安港到最偏远的附属文明哨站,亿万生灵的欢呼与敬仰如同海啸般汇聚,在序光网络中激荡起欢庆的波澜。皇帝陛下亲征,诛灭混沌核心,这是足以载入宇宙史册的伟业!
舰队并未直接返回帝都,而是首先抵达了位于前沿的北辰要塞群。当嬴政那伟岸的身影出现在“秦皇”号舷梯顶端时,早已列队等候的留守将士、文官以及各文明代表,齐刷刷躬身行礼,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震彻星港。
“恭迎陛下凯旋!”
嬴政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激动与崇敬的面庞,微微颔首,帝音平和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众卿平身。此役之功,非朕一人,乃我将士用命,众卿齐心之果。阵亡将士,录名英魂阁,厚恤其家。有功之臣,依律论赏。”
简短的仪式后,核心成员迅速移驾至北辰要塞的核心议事殿。胜利的喜悦之下,是更为紧迫的后续事宜。
“陛下,”蒙恬率先出列,呈上初步战报,“此役,我军共击溃混沌聚合体主体,并成功摧毁其核心奇点。远征舰队战损率百分之七,主要为前期探索及后期抵御反扑时产生,已降至预期之下。目前,原混沌之域边缘规则正在缓慢自我修复,其内部侵蚀性已永久性消失。”
白起随后补充,声音依旧冰冷:“混沌核心虽灭,然其最后反扑之‘终极虚无射线’,威力触及规则本源。且臣于其崩灭瞬间,感知到一丝异常古老之印记残留,并未随核心彻底消散,需持续关注。”
嬴政端坐于主位,对此并未感到意外:“宇宙顽疾,根深蒂固,非一战可竟全功。然其主力已溃,短期内难成气候。”他的目光转向徐彭岳等人,“‘混沌元胎’情况如何?”
徐彭岳立刻上前,脸上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兴奋:“回陛下,‘元胎’状态极佳!不仅未在战斗中受损,反而因吸收了大量精纯的混沌气息以及最终核心崩解时逸散的部分本源规则,其‘可能性’内涵极大丰富,活性显着提升!它现在更像是一个……稳定的、可操控的‘混沌规则源’!”
徐福抚须笑道:“陛下,此物经此一役,恰似百炼精钢,去除了杂质,更显神异。贫道以为,此‘元胎’或可成为我等理解、甚至未来平衡‘混沌海啸’之关键媒介。”
石星澜也点头赞同:“元胎散发出的波动更加平和深邃,它与混沌的联系并未切断,反而变得更加……‘亲和’与‘洞悉’。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它,提前预警甚至解析未来可能出现的混沌威胁。”
众人的讨论,逐渐聚焦于这新生的、潜力无限的“混沌元胎”之上。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次定位混沌核心,更在于其为同盟提供的、一种前所未有的与“混沌”侧力量打交道的方式。
嬴政静静聆听着臣子的见解,手指轻轻敲击着帝座扶手,片刻后,缓缓开口,定下了基调:
“传朕旨意。”
“一,于龙渊格物院内,设立‘元胎研究院’,由徐彭岳兼任院正,徐福、石星澜及各文明顶尖规则学者入内,专项研究‘混沌元胎’之特性及应用。首要目标,尝试以其为基,构建‘混沌预警系统’,并探索将其力量安全引导,用于强化序光网络之‘韧性’,乃至开发新型‘混沌适应性’科技。”
“二,白起、蒙恬,总结此次远征对抗混沌之经验,整合成册,推广至全军。尤其注重对规则层面攻击、防御及精神污染对抗之训练。”
“三,李斯、风行云,将此役胜利之影响,善加利用。进一步巩固同盟向心力,吸引尚在观望之文明。可酌情公开部分非核心数据,彰显我同盟对抗宇宙级威胁之能力与决心。”
“四,章邯,评估此次远征消耗及后续研究所需,调整资源配给,务必保障‘元胎研究院’及军队革新之需。”
旨意条理清晰,目光长远。不仅妥善处理了战后事宜,更是将这次胜利的成果最大化,转化为同盟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尤其是对“混沌元胎”的重视与投入,彰显了帝国高层不拘一格、善于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非凡智慧。
“臣等遵旨!”众核心成员齐声领命,人人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干劲。
就在朝议即将结束之时,一直安静待在母亲嬴雪华身边的嬴承宇,忽然抬起头,那双纯净的眼眸望向被徐彭岳小心翼翼收容起来的“混沌元胎”,轻声说道:“它……好像很开心。”
让在场诸位强者心中一动。石星澜细细感应,缓缓点头:“承宇殿下感知无误。元胎意识初生,纯粹本能,吸收同源之力壮大自身,又得陛下与帝国庇护,其‘喜悦’之情,确然存在。”
徐福笑道:“此乃吉兆。说明此物与帝国,与同盟,缘分匪浅。”
嬴政看着那散发着朦胧光华的“混沌元胎”,深邃的帝眸中,倒映着无限可能。这自混沌中炼化而出的奇迹,或许将成为帝国引领星海,应对那终极“混沌海啸”的又一张王牌。
帝国的征程,在凯旋的荣耀中,再次踏上了新的台阶。以秩序为基,纳混沌为用,这条前所未有的“第三条道路”,正变得愈发宽广与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