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穿越在温州 > 第186章 福安和蕉城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闽越之地瘴气如墨,福安与蕉城的部落联盟在武夷余脉两侧对峙了整整三季。福安的核心部落盘踞在白云山北麓,晨雾还没漫过刺桫椤的羽状叶片时,城北部落的885名战士已将石斧磨得泛出冷光,石斧柄上缠着去年从蕉城俘虏身上剥下的麻布,暗红血渍在潮湿空气中散着铁锈味。

城南部落的346人是福安的“耳目”,他们世代住在溪塔葡萄沟的崖洞里,藤蔓在洞口织成天然屏障,部落巫医用晒干的葡萄藤编织成占卜绳,每颗藤结里都裹着一粒芙蓉李核——那是去年与蕉城飞鸾部落火拼时,战死族人的指甲灰。清晨的仪式上,巫医摇动藤绳,李核撞击的脆响中,他突然按住绳结:“支提山的铜铃响了,蕉城人要过霍童溪。”

消息顺着瓜溪的溪流往下传,刺桫椤的阴影里,穆阳部落的126人正用竹篓装着刚采的水蜜桃。部落首领穆苍捏碎一颗熟透的桃子,桃汁顺着指缝滴在石台上:“去年潭头部落的380人在霍童溪丢了半条命,今年该让蕉城人尝尝坦洋工夫茶的‘烫’。”他说的“烫”,是指用滚茶水浇在敌人伤口上的酷刑,那是福安部落从狮峰寺废墟里翻出的古方,寺里的残碑上刻着“以火制水”,如今成了他们的战训。

而此时的蕉城,东侨部落的1607人正围着三都澳的滩涂搭建木筏。潮水里的紫菜还沾着晨露,部落首领东河用匕首割下一段紫菜,缠在铜铃上:“支提山的佛骨说了,这次要拿下白云山的‘龙脊’——那片刺桫椤林底下,埋着能让部落强盛的铜矿。”他身后,蕉南部落的956人正用霍童仁宇剪刀修剪木筏的绳索,剪刀刃上的青铜光泽,是去年从福安罗江部落抢来的铜料熔铸的。

蕉北部落的552人住在霍童山的道观废墟里,他们的巫医捧着一碗天山绿茶,茶叶在水中舒展时,突然沉底:“福安人在狮峰寺摆了阵。”话音刚落,城南部落的750人已扛着黄家蒸笼赶来,蒸笼里不是食物,而是裹着麻布的石块——那是用来砸开福安部落木栅栏的“流星锤”。

福安的部落联盟在廉村宋代古城堡的残垣下聚齐时,夕阳正把刺桫椤的影子拉得老长。城阳部落的558人扛着刚打造的石矛,矛尖上缠着麻糍——那是用糯米和血混合制成的,据说能让矛尖更锋利。首领城垣敲了敲古城堡的石墙,墙缝里还嵌着去年蕉城金涵部落469人的箭镞:“今天我们喝坦洋工夫茶,明天就让蕉城人喝霍童溪的血水。”

他身边,坂中部落的386人正用海蛎煎的油擦拭石斧,油香混着血腥味飘在空气里。晓阳部落的136人住在白云山最高处,他们的哨探刚从山顶下来,手里攥着一片沾着露水的茶叶:“蕉城的漳湾部落532人已经过了霍童溪,他们的木筏上装着二都蚶——那是他们的军粮,听说吃了能不怕冷。”

穆云部落的257人是福安的“夜袭者”,他们擅长在夜间穿梭于刺桫椤林。首领穆月把光饼掰成两半,一半递给身边的康厝部落184人首领康石,另一半塞进嘴里:“今晚我们从溪尾部落的88人守的渡口过去,他们的麻糍里加了穆阳水蜜桃的汁,能提神。”康石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青铜小刀,刀身上刻着“福安”二字。

而蕉城的部落联盟已在三都澳的滩涂上燃起狼烟。东侨部落的1607人分成三队,一队由东河带领,扛着梭子蟹壳制成的盾牌;一队由漳湾部落的532人首领漳海带领,拿着大黄鱼骨刺制成的箭头;还有一队由金涵部落的469人首领金雷带领,背着装满天山绿茶的竹筒——那是用来解渴的,也是用来当信号弹的,点燃后会冒出绿色的烟。

蕉南部落的956人在霍童溪岸边搭建防御工事,他们用袋子装满沙土,堆成掩体。首领蕉南捏着一颗晚熟龙眼,塞进嘴里:“福安人最擅长用刺桫椤林做掩护,我们的霍童仁宇剪刀能剪断他们的藤蔓,到时候就让他们尝尝二都蚶的壳——砸在头上比石斧还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