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穿越在温州 > 第348章 沙县区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水美土堡群的晨雾尚未散尽,两米厚的青灰色外墙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了望台的轮廓隐在雾里,唯有射击孔透出零星的微光。十二部落的族人却已齐聚土堡中央的演武场,昨日外敌来袭的紧张感尚未完全消散,一场属于沙县部落联盟内部的“食味论道”,却已悄然拉开序幕。

凤岗部落的凤舞一袭素白长裙,鬓边别着一支银质勺形发簪,手中托着一只莹白的瓷碗,碗中盛着刚做好的扁肉。她莲步轻移,走到演武场中央的青石台前,目光扫过十二部落的首领,声音清亮如溪:“前日俞邦村一行,让我顿悟沙县小吃的精髓在于‘融合’,可融合之前,必先守住各部落的‘本味’。我凤岗扁肉,面皮需以凤岗精米磨浆,兑水按‘三磨三滤’之法反复提纯,揉打时需顺时针三百下,逆时针两百下,方能薄如蝉翼却韧而不破;肉馅取夏茂土猪后腿肉,肥瘦按七三比例搭配,剁馅时需加入虬江活水调浆,每剁一下需停顿一息,让肉汁与水分充分交融——这便是凤岗扁肉的‘本味’,也是沙县小吃的根基。”

话音落时,她指尖捏起一颗扁肉,轻轻放入滚烫的沸水中,扁肉在水中浮浮沉沉,面皮逐渐变得透明,隐约可见内里粉嫩的肉馅。片刻后,她舀起一颗,递到身旁的虬江部落首领虬浪面前:“虬浪首领,不妨尝尝,这凤岗扁肉的本味,是否配得上‘沙县第一鲜’的称号?”

虬浪接过瓷碗,却并未立刻品尝,而是将碗放在青石台上,转身从身后的铜锅中舀起一勺鸭汤粉干。汤色乳白,粉干晶莹剔透,点缀着翠绿的葱花与嫩黄的笋干,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凤舞首领,你这扁肉的‘本味’虽纯,却少了些‘烟火气’。”他抬手将粉干递到众人面前,指尖划过铜锅边缘,“我虬江鸭汤粉干,汤底需用虬江流域放养的三年老鸭,与富口山笋、青州香菇一同入锅,以柴火慢炖五个时辰,炖至鸭骨酥烂,汤汁浓稠;粉干则取高砂晚米,经‘浸、磨、蒸、晒’四道工序制成,煮粉时需‘三沸三捞’,第一沸去浆,第二沸入味,第三沸增韧——这汤的醇厚,粉的爽滑,才是沙县小吃最该有的‘烟火气’!”

他说着,将粉干递到凤舞面前,眼神中带着几分挑衅:“凤舞首领,你且尝尝,是你这清淡的扁肉更胜一筹,还是我这浓郁的鸭汤粉干更得人心?”

演武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十二部落的族人目光都聚焦在两人身上。夏茂部落的夏山抱着双臂,看着青石台上的扁肉与粉干,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两位首领莫急,论‘本味’,我夏茂烤鸭可不甘落后。”他抬手示意身后的族人,将一只刚出炉的烤鸭端了上来。鸭皮呈枣红色,泛着琥珀般的光泽,表皮酥脆,轻轻一碰便簌簌作响,内里的肉质鲜嫩多汁,果木的香气与鸭肉的鲜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我夏茂烤鸭,选鸭需用三个月龄的本地麻鸭,宰杀后需用清水浸泡两个时辰,去除血水;腌制时需用南霞陈皮、富口桂花、大洛生姜按比例调配,涂抹均匀后静置一夜,让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入鸭肉;烤制时需用青州果木,文火慢烤两个时辰,期间需每隔半个时辰刷一次蜂蜜水,让鸭皮更加酥脆——这外皮的焦香,内里的鲜嫩,才是沙县小吃的‘魂’!”夏山说着,将烤鸭腿撕下,递到凤舞与虬浪面前,“两位首领不妨尝尝,我这烤鸭的‘魂’,是否比你们的‘本味’与‘烟火气’更胜一筹?”

凤舞尝了一口烤鸭,眉头微蹙:“夏山首领的烤鸭虽香,却过于油腻,掩盖了鸭肉本身的鲜味。沙县小吃讲究‘鲜而不腻,淡而不寡’,你这烤鸭,显然偏离了这一宗旨。”

虬浪也点了点头:“凤舞首领说得对,你这烤鸭香气虽浓,却少了一丝清爽。若是搭配我虬江的鸭汤粉干,用汤的清淡中和烤鸭的油腻,想必会更好。”

夏山闻言,顿时不服气:“你们懂什么!烤鸭的精髓就在于这油润的香气,若是没了这香气,还叫什么烤鸭?倒是你虬江的鸭汤粉干,汤汁过于浓稠,粉干都被泡得软烂,失了嚼劲!”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演武场上的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加入进来,高桥部落的桥石捧着一碗泥鳅粉干,急得满脸通红:“你们都别争了!我高桥的泥鳅粉干,用湖源溪里的野生小泥鳅,搭配大洛的生姜与郑湖的辣椒,鲜辣开胃,夏天吃一碗,比七仙洞的18c还要清爽,这才是沙县小吃的‘爽’!”

富口部落的富云则端着一碟桂花糕,慢悠悠地开口:“争来争去,不过是些荤腥之物。我富口的桂花糕,用七峰叠翠的山泉水和面,加入自家种的金桂,蒸制时需用文火慢蒸,入口绵软,甜而不腻,这才是沙县小吃的‘雅’!”

青州部落的青岩也不甘示弱,举起手中的花椒饼:“我青州的花椒饼,用全麦粉和面,加入花椒、葱花、盐巴,用柴火慢烙,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咸香可口,这才是沙县小吃的‘实’!”

一时间,演武场上人声鼎沸,十二部落的首领各执一词,为了自家小吃的“第一”名号,吵得不可开交。凤舞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越皱越紧,心中不禁有些无奈:本想通过“食味论道”让各部落取长补短,没想到反而让矛盾更加激化。

就在这时,俞邦村那位熬制瓦罐汤的少女——霞云,突然走上前,手中捧着一只小小的瓦罐,轻声道:“各位首领,晚辈斗胆说一句,沙县小吃的‘第一’,从来都不是争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

众人闻言,纷纷停下争论,看向霞云。只见她将瓦罐放在青石台上,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扑面而来。瓦罐里炖着排骨、玉米、香菇和笋干,汤色清亮,食材新鲜,看起来格外诱人。

“这瓦罐汤,用的是凤岗的精米磨成的米浆打底,加入虬江的鸭汤提鲜,夏茂的烤鸭油脂增香,高桥的泥鳅提鲜,富口的桂花添味,青州的花椒增香,还有大洛的生姜、南霞的陈皮、郑湖的辣椒、湖源的泉水……”霞云轻声说道,“我将十二部落的特色食材都融入了这一罐汤中,各位首领不妨尝尝,这融合了十二部落风味的瓦罐汤,是否比单一的小吃更美味?”

凤舞率先舀起一勺汤,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这汤鲜而不腻,浓而不稠,既有凤岗扁肉的鲜嫩,又有虬江鸭汤的醇厚,还有夏茂烤鸭的香气,更有高桥泥鳅的鲜辣……这才是沙县小吃真正的‘融合之味’!”

虬浪与夏山也纷纷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虬浪感慨道:“原来如此,我之前一直执着于自家汤粉的‘烟火气’,却忘了融入其他部落的特色,难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夏山也点了点头:“是啊,这融合之味,比我那单一的烤鸭更有层次感,也更符合沙县小吃的精髓。”

就在众人纷纷赞叹之时,水美土堡群的了望台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各位首领!不好了!凤岗部落的粮仓突然出现异动,储存的精米不知为何,竟变得有些潮湿,怕是要影响扁肉的制作了!”

凤舞闻言,脸色骤变:“什么?精米是凤岗扁肉的根基,若是精米出了问题,那凤岗扁肉的‘本味’可就保不住了!”

虬浪也皱起眉头:“如今正是‘食味论道’的关键时期,粮仓突然出现异动,怕是有人在暗中作梗!”

夏山眼神一沉:“不管是谁,敢破坏沙县小吃的根基,我们十二部落都绝不会放过他!”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中都露出了坚定的神色。霞云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道:“各位首领,或许这正是对我们十二部落的考验。只有齐心协力,找出粮仓异动的原因,守住我们的食材,才能真正传承沙县小吃的精髓。”

凤舞深吸一口气,抬手举起手中的象牙勺,高声道:“各位部落的族人,粮仓是我们沙县小吃的根基,绝不能出任何差错!今日,我们便暂停‘食味论道’,一同前往凤岗部落的粮仓,找出异动的原因,守住我们的食材,守住沙县小吃的‘本味’!”

“守住食材!守住本味!”十二部落的族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众人纷纷转身,朝着凤岗部落的方向走去,一场围绕着沙县小吃根基的探寻之旅,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