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先驱者的深度昏迷,如同又一记沉重的警钟,在两大文明内部敲响。他们不仅是顶尖的研究者,更是文明探索精神的象征。此刻,他们的意识仿佛被放逐于绝对静滞的荒原,仅存的生命体征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全靠最顶级的生命维持阵法与谐波共振仪强行维系。
万识回廊与宏谐波阵列的所有监测手段,都聚焦在这六位昏迷者身上。他们的身体虽被救回,但心神似乎仍被困在那片诡异的力场边缘,承受着“静滞回响”的持续侵蚀。
“他们的意识活动……近乎平直。”艾尔的光影在回廊中凝滞,显示着监测数据,“并非空无,而是被压制在了一个无限趋近于零的临界状态。更诡异的是,其意识底层,持续存在着一种……无法解析的‘背景噪声’。”
这种“背景噪声”与之前观测导致的“认知过载”不同,它更加深沉,更加根植于意识本源,仿佛他们的思维结构本身,已经被烙印上了“静滞”的痕迹。
守静长老亲自出手,以无上心念之力,如同最精微的手术刀,尝试探入一位太初守望者的意识深处,寻找将其拉回的契机。然而,他的神念刚一深入,便感受到一股无处不在、冰冷粘稠的阻力,并非主动攻击,而是如同陷入了一片意识的“泥沼”,任何思维的波动都在其中被迅速稀释、消解。他甚至能隐约“听”到,从那意识泥沼的深处,传来断断续续、意义不明的破碎低语,与那“静滞低语”同源,却更加个人化,充满了迷茫与……某种诡异的“安宁感”。
“他们的意识,正在被‘静滞’同化。”守静长老收回神念,面色凝重,“强行唤醒,恐致其意识结构崩解。唯有以其自身生命本源为引,辅以外界温和的‘活性’刺激,或有一线生机。”
弦歌之海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调律者们的“振动心核”虽未完全停止,但其振动幅度已被压制到了极限,频率也变得异常单调、迟缓,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归于沉寂。任何外部的强谐波刺激,都如同石沉大海,甚至可能加速其心核的“静滞化”。
就在两大文明倾尽资源,试图稳住六位先驱者生机的同时,对“边界探针”行动中获取的那一丝宝贵数据的解析,也有了初步结果。
艾尔与弦歌的分析团队,耗费巨大心力,终于从那短暂记录的规则畸变数据中,剥离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那“静滞力场”与正常维度的边界,并非平滑过渡。在微观规则层面,那里存在着无数细小的、不断生灭的“规则断点”!这些断点并非被摧毁,而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抚平”、“压制”,使其失去了所有活性和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压制力量并非来自内部,其数据特征显示,它更像是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投影”或者“渗透”!
“如同一个滚烫的烙铁,印在蜡上,”“巡天律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旋律中充满了震惊,“蜡的形态被强行改变,并非蜡自身之力,而是烙铁之威。这‘静滞’,恐是某种更高维度存在之‘状态’,其影响‘渗透’至吾等维度,形成了这片力场!”
这个推论,让所有知情者倒吸一口冷气。如果“静滞”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基础状态或属性,那么其存在本身就超越了太初与弦歌当前的理解范畴。这不再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低维存在面对高维现象的无力!
更令人不安的是,监测数据显示,在“静滞回响”爆发、力场边界微微扩张之后,那片区域与正常维度规则之间的“张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持续而缓慢地增强。力场边缘那些被“抚平”的规则断点,其生灭频率正在降低,意味着那片“静滞”正在变得更加……稳定,更加根深蒂固。
“它在……‘扎根’。”艾尔得出了冷酷的结论,“如同异物嵌入血肉,若不及时清除,终将与周围组织长在一起,再难分离。这片‘静滞’,正在从一次‘现象’,逐渐转变为吾等维度一个永久性的……‘规则伤疤’。”
维度苗圃,这个连接两个文明的桥梁,此刻却成为了一个不断恶化、可能永久污染本地维度规则的“维度伤痕”!
危机,从未如此迫近,如此根源。
守静长老沉默良久,目光再次投向那被重重封锁的苗圃方向,仿佛能穿透屏障,看到那片正在缓慢侵蚀现实的可怖静滞。
“通知‘弦歌之海’。”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决绝的平静,“启动‘终末预案’风险评估。同时,集中所有力量,寻找任何可能逆转或封印此‘伤痕’的理论与方法……哪怕,需要触碰一些……曾被封存的禁忌知识。”
文明的存续,压过了一切顾虑。
(沉眠呓语困英魂,维度伤痕危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