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烧烤王 > 第35章 冬雪暖意,岁岁长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冬雪暖意,岁岁长安

入了冬,南城下起了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落在青石板上,给屋顶覆上一层薄白,却没挡住街上的热闹——点心铺的伙计裹着棉袄,吆喝着刚出炉的糖炒栗子;绸缎庄的老板娘站在门口,给往来客人递上热茶水;明礼书坊的窗棂上,贴着孩子们剪的小红花,屋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林天一大早就起来了,提着两个暖炉往书房去。刚走到街角,就看到石猛带着几个镖师,正拿着扫帚清扫路边的积雪。石猛搓着冻红的手,见了林天就喊:“林兄弟,快来搭把手!这雪再不扫,孩子们上学该滑倒了!”

林天笑着上前,接过扫帚:“早就想着这事了,刚从家里拿了暖炉,等会儿给书坊的孩子们烘烘手。”

两人正扫着雪,几个在书坊读书的孩子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小铲子,也跟着铲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叫丫丫,仰着冻得通红的小脸说:“林师傅,石镖头,我们也来帮忙!苏先生说,要多做有用的事。”

石猛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咱们一起扫,让街坊们走路都踏实!”

不一会儿,不少商户也拿着工具出来帮忙,连腿脚不便的张老掌柜,都让人抬着炭盆放在路边,给大家取暖。原本冷清的清晨,因为这一场扫雪,变得热热闹闹的。

扫完雪,林天提着暖炉走进书坊。苏婉儿正站在书桌前,教孩子们写“安”字。见林天进来,她笑着点头,继续对孩子们说:“这个‘安’字,宝盖头像屋顶,下面是‘女’字,意思是有了遮风挡雨的家,心里就安稳了。咱们南城,就是大家的家。”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林天把暖炉放在孩子们手边,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小手慢慢暖和起来,心里也暖暖的。

中午时分,雪停了。知府派人送来消息,说城外的流民因为雪天断了生计,想请林天和苏婉儿帮忙,一起给流民送些棉衣和粮食。林天和苏婉儿立刻应下,石猛也带着镖局的兄弟,赶着马车往城外去。

城外的破庙里,挤满了流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林天和苏婉儿把棉衣分给大家,石猛则指挥着镖师,给流民盛热粥。一个老婆婆接过棉衣,拉着苏婉儿的手,眼泪直流:“多谢姑娘,多谢各位好心人,不然我们这冬天,可怎么过啊……”

苏婉儿握着老婆婆的手,轻声道:“老人家别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忙到傍晚,棉衣和粮食都分完了。林天看着流民们喝着热粥,脸上露出笑容,心里也满是踏实。苏婉儿走到他身边,呵出一团白气:“林师傅,你看,雪后的天多蓝。”

林天抬头,只见夕阳穿透云层,给雪地镀上一层金边,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透着人间的暖意。他点头:“是啊,这样的日子,真好。”

回到南城时,街上已经挂起了灯笼。商户们见他们回来,纷纷热情地招呼:“林师傅,苏小姐,快进来喝碗热汤!”“刚煮的红薯,趁热吃!”

林天和苏婉儿没推辞,跟着大家走进一家小酒馆。酒馆里生着炭火,暖意融融。石猛已经找了个位置坐下,正和几个镖师说着城外的事。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热酒,吃着小菜,聊着南城的变化,笑声不断。

丫丫的母亲也来了,还带来了丫丫写的字。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南城平安”四个字,大家看了都笑着称赞。苏婉儿拿起纸,轻声说:“这就是咱们最想要的,岁岁平安。”

林天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明白,所谓的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知府的公正,是商户的团结,是孩子们的天真,是每一个为南城付出的人,一起撑起了这片安宁。

雪夜渐深,酒馆的灯火依旧明亮。窗外的雪花又开始飘落,却落不下一丝寒意。南城的冬夜,因为这群人,满是暖意,满是希望。而这样的日子,会一年又一年,岁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