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烧烤王 > 第104章 闭门谢客与不速之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闭门谢客与不速之客

林天果断地将最后一块门板合上,插好门栓,彻底隔绝了外界或好奇或探究的视线。狭小的铺面内顿时昏暗下来,只有几缕光线从门板的缝隙中挤入,在空气中投下细小的光柱,尘埃在其中缓缓浮动。

方才门外的喧嚣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此刻却被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所取代。炭火炉冰冷的轮廓静静矗立在角落,往日的烟火气荡然无存,只剩下冰冷的金属和灰烬的味道。

“这样……真的就行了吗?”林婉儿环顾着骤然安静下来的铺子,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闭门谢客,看似是躲避,但那些无形的压力似乎能穿透这薄薄的门板。

“只能如此。”林天声音低沉,他走到窗边,透过缝隙谨慎地向外望去。巷子里的人似乎散去了大半,但仍有两三个身影在不远处的墙角或对面的茶摊佯装无事地停留着,目光时不时地瞟向这边。“你看,他们还没走。我们现在出去,就是活靶子。”

他转过身,脸色凝重:“婉儿,那些赏银,我们不能全放在店里。分开藏好,贴身也放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皇宫里的赏赐,既是财富,也可能招来祸端。

林婉儿点头,立刻行动起来。她心思缜密,将银钱分成几份,有的藏在灶台下的暗格里,有的塞进墙角的砖缝,还有一小部分用布包好,分别塞进自己和林天的随身包袱里。

做完这一切,两人坐在空荡荡的堂屋里,相顾无言。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紧迫感笼罩着他们。铺子不能开,但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更何况还被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

“天哥,”林婉儿打破沉默,压低声音,“那块令牌……你打算怎么办?”那枚来自皇帝、可通内务府的木牌,此刻像块烙铁一样烫手。

林天眉头紧锁:“那是最大的变数。用好了,或许真能解难;用错了,就是催命符。我们现在连是谁在盯着我们都不知道,贸然去内务府,无异于自投罗网,还会立刻暴露这张底牌。”他顿了顿,“暂时,绝不能动。甚至要让人以为,我们根本没有得到过这东西。”

林婉儿深以为然。皇恩浩荡,但天威难测。皇帝的赏赐是明面上的,但这令牌却是暗处的线,牵动这根线会引来什么,完全未知。

“那我们接下来……”

“等。”林天吐出一个字,“等风头过去一点,也等……看看最先按捺不住的会是谁。”

等待的时间煎熬而漫长。一日无事。

翌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巷子里还一片寂静。突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砰砰作响,绝非寻常邻居或食客的动静。

林天和林婉儿几乎同时惊醒,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谁?”林天警惕地走到门边,沉声问道。

“官差!开门!”门外传来粗犷而不耐烦的声音。

官差?林天和林婉儿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凛。来的这么快?是福是祸?

林天深吸一口气,示意林婉儿退后一些,然后缓缓拉开了门栓。

门外站着四五个穿着公服的衙役,为首的是个面色冷硬的班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林天,又投向屋内的林婉儿。

“可是林天、林婉儿?”班头语气生硬。

“正是草民。不知各位差爷大清早前来,所为何事?”林天稳住心神,拱手问道。

班头拿出一张文书晃了晃,虽未展开,但官印赫然可见:“有人举报,你二人昨日自宫中归来,身怀巨资,来源不明。怀疑与宫内失窃案有关,奉命前来搜查核实!”

宫内失窃?

林天和林婉儿的心猛地一沉。这罪名可就大了!分明是昨日御赐的赏银,怎么会变成失窃之物?这举报来得蹊跷无比,分明是借题发挥,栽赃陷害!

“差爷明鉴!”林天急忙道,“昨日我等乃奉旨入宫献艺,所得银钱皆是陛下恩赏,绝非不义之财!此事许多宫内贵人、侍卫皆可作证!”

“是不是恩赏,搜过便知!”班头根本不听解释,大手一挥,“搜!”

几名衙役如狼似虎地冲进狭小的铺面,开始翻箱倒柜。桌椅被推开,罐子被打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林天拳头紧握,牙关紧咬,但却不敢阻拦。林婉儿脸色发白,紧张地看着那些衙役粗暴的动作,更担心他们发现藏起来的银钱和……那块令牌。

幸运的是,林婉儿藏钱的地方颇为巧妙,衙役们粗粗翻找之下,只找到了他们放在明处、未来得及收起的一点散碎铜钱和少量银两。

“就这些?”班头显然不满意,目光狐疑地在林天和林婉儿脸上扫来扫去,“陛下恩赏,就这点?”

“回差爷,大部分赏银……昨日已被草民存入相熟的钱庄,以备日后开店之本。”林天急中生智,编了个理由。他不能承认有大量银钱在屋内,否则更说不清。

班头眯起眼睛,显然不信,但却没找到实质证据。他冷哼一声:“哼,巧舌如簧!尔等近日不得离开汴京,随时听候传唤!若查实与失窃案有关,定不轻饶!”

说完,他悻悻地带着手下扬长而去,留下满地狼藉和心惊肉跳的林天二人。

门再次被关上。

林婉儿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扶住了桌子:“他们……他们分明是故意的……”

林天脸色铁青,弯腰捡起一个被踢倒的凳子:“看来,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动手了。‘宫内失窃’?好毒的计策!若是坐实,我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第一次试探,虽未成功,却如同一声刺耳的警钟,彻底敲碎了他们最后一丝侥幸。

闭门,绝非良策。暗潮,已化为明浪,拍打上门了。

他们必须尽快想办法破局,否则,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搜查,而是直接锁人的铁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