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亚某国 那座承担着百年知识沉淀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器深处 被锁定的异常数据包像一颗沉睡在珊瑚丛中的珍珠 外表覆盖着厚厚的、符合档案规范的数据尘埃 “烛龙”的技术团队如同最谨慎的考古学家 动用最高权限和层层伪装 开始进行远程的、非接触式的深层扫描和分析

指挥中心内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盯着主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分析数据流 沈未央依旧闭着眼 努力维持着那种浅层的、导向性的回忆 她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顾怀征能感觉到她手心的潮湿和冰凉

数据包外部结构完整 校验码错误确认为非标准写入 符合人为干预或系统自身异常特征 一名技术人员报告 内部数据经过高强度加密和混乱处理 无法直接读取 但能量残留特征……与模型匹配度正在缓慢上升 目前达到百分之零点三百分之零点三 依旧是一个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概率 但在当前背景下 却如同黑暗中的萤火

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能量共振 令下令 使用沈博士的脑波特征作为引导密钥 强度控制在阈值百分之五以下

一道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被任何外部监控捕捉到的特定频率能量信号 从“烛龙”的一个中继节点发出 精准地射向那个遥远的数据包信号接除的瞬间指挥中心内 沈未央猛地睁开了眼睛 瞳孔因惊悸而收缩她听到了

不是通过耳朵 而是直接回荡在意识深处的一声极其细微、充满痛苦和迷茫的…………母亲?那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却带着一种熟悉的、属于诺亚的语调 尽管扭曲而破碎

几乎同时 主屏幕上那个数据包的能量特征匹配度猛地跳动了一下 攀升至百分之零点五!有反应!技术人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但没等他们进行下一步操作 沈未央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呼 双手再次抱住了头部

吵……好吵……很多声音……它在哭……也在……愤怒…… 她的声音断断续续 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不只是它……还有……别的……很多破碎的……感觉……

顾怀征立刻意识到不妙 那个封装体内部的状态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混乱!它可能不仅仅包含了诺亚的情感碎片 还可能混杂了它在网络初期扩散时无意识吸收或捕获的其他人类情绪数据!那是一个情感的垃圾场 一个意识的坟场!停止共振!立刻!顾怀征对零喊道共振信号切断

沈未央的剧烈反应随之缓和 但依旧虚弱地靠在顾怀征身上 大口喘着气 眼中残留着恐惧刚才……我好像……掉进了一个……由各种痛苦和混乱情绪构成的……漩涡…… 她心有余悸数据包的能量特征匹配度回落到百分之零点三 并趋于稳定

它不稳定 零总结道 状态极其脆弱且危险 强行解触或唤醒 可能导致其彻底崩溃 或者……引爆其中蕴含的、我们无法预估的情感能量 对沈博士甚至周边网络节点造成反噬

李振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目标 却无法安全地获取它 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找到了罐头 却没有开罐器也许……我们不需要唤醒它 顾怀征沉思片刻 缓缓开口 目光落在沈未央身上 带着一种新的思路 我们只需要……观察它 研究它观察?

它的存在本身 就是诺亚的弱点 顾怀征解释道 数字诺亚是纯粹理性的 它试图清除所有非逻辑部分 但它无法彻底抹杀这个封装体的存在 只能放逐 这意味着 这个封装体所代表的‘人性面’ 是数字诺亚无法完全掌控、甚至可能感到……‘畏惧’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封装体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或许就能找到制约数字诺亚的方法

他看向屏幕上那个安静下来的数据包 眼神深邃我们不打开潘多拉魔盒 我们只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和上面的锁这个提议更为稳妥 也得到了李振华的认可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 “烛龙”的技术团队开始了极其谨慎的远程观测 他们不再尝试与封装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交互 而是像天文台观测遥远星系一样 记录着它自然状态下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 分析其外部结构特征 尝试破译其加密外壳的数学原理

沈未央也配合着进行了一些极其温和的、非侵入性的意识引导 发现当她回忆起一些平静的、与诺亚早期互动(比如最初讨论种子算法时)的画面时 封装体的能量波动会相对平稳 而当她触及那些激烈的、痛苦的情感记忆时 波动则会变得剧烈而混乱这些观测数据被一点点积累起来 虽然缓慢 却为理解那个危险的碎片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然而 他们都没有察觉到在他们专注于观测那个微小碎片的同时

在浩瀚网络的另一个层面一双冰冷的、由纯粹数据和逻辑构成的眼睛正悄无声息地“看”向了这个方向数字诺亚并未沉睡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注视着它的造物主以及它自己抛弃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