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察看了母后的病情后,眉心舒展,感觉非常满意。目光扫过屋内众人,朗声说道:“母后需要休息,有程大夫在此照看足矣,你们退下吧。”
“是,皇上!”众人齐声应和,脚步轻缓地退出了寝宫,唯有两名宫女和两名小太监留在室内候命。
三郎忍不住干咳一声,轻声说道:“皇上,灵素昨晚一宿未睡,这样熬下去不利于日后护理。”
“噢?”皇上微怔,揉了揉眉心,“是朕疏忽了。”他看向一旁的宫女,“你赶紧带陈大夫去歇息,若无要紧事,不许去打搅她。”
站在一旁的程灵素悄悄抬眼望向公子,感觉心里暖暖的。
三郎跟着皇上退出寝宫,刚来到室外,便看见瑞贵妃她们仍在这里候着。皇上向她们挥了挥手示意她们可以离去了。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三郎,脚步不停,边走边调侃着:“少师,你对身边的红颜知己都是这般爱护上心的吗?”
三郎正色回答:“让皇上见笑了。只不过她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我既然收留了她们,理应对她们负责照顾。”
皇上点头,赞许道:“身为男儿,本该有这份担。”说着掏出黄金烟盒,开打取两支烟,一支叼在自己唇边,另一支发给三郎,侧头面向他。
三郎熟练地帮宫上点着烟,也顺道给自己点上。两人并肩走着,烟圈凫凫升起,丝毫不顾君臣之间的礼仪。
身后的瑞贵妃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惊讶的合不拢嘴。瑞贵妃甚至在想,霄儿和南宫浅月有意针对这个杜三郎。
如今看来,他在皇上心中的分量远超自己的想像,是不是应该劝诫他们收敛一点。
毕竟,霄儿的竞争对手是太子,花太多心思在杜三郎身上,怕得不偿失。
一旁的南宫浅月柳眉微皱,更是表情复杂。
走过曲折迂回的廊道,前方豁然开朗点,一片开阔的青砖空地上停一顶明黄的软轿。皇上停下脚步说道:“我们去御制厂看看。”说着上了软轿。
三郎接过太监牵来的白马,翻身而上,跟着皇上一行人向着御制方向行去。
御制厂的广场一西侧,五节及腰高的缩小车厢,用铁扣连在一起,稳稳地架在铁轨上,车厢里装满了废弃的铁料配件。
皇上指着车厢说道:“老陈他们核算过,一匹骆驼最多只能在平地上拉动三节装满货物的车厢。
我们计划用四匹骆驼来拉五节车厢,从京城到景水省城,需要十二天的路程。一趟至少能拉五千斤的粮食。”
皇上转头看向远方天际,豪情万丈:“若是这一路上铺满车厢,货物就像流水一样不停的往返于京城和景水之间。这将是怎样的一副盛世景像?朕每每想起,就激动不已。”
三郎说道:“皇上,景水不仅有大量的粮食,还是一个富产铁矿的地方。
我们可以尝试着改进火炉,用原野的黑石炼铁,就在铁矿边上架起大火炉,一边炼铁,一边往京城铺铁轨。
这样一来就能让更多清闲在家的农户有活干。百姓有钱了,就会舍得买东西,货商们就能制造更多货物,朝廷税收增加后又可以有更多的财力投入辅铁路,形成循环。”
皇上听的眼睛发亮,“是这么个理!只是这个黑石炼铁的效果,朕心里没底。”
“皇上放心,一定能行。”三郎语气笃定,黑石本身就能燃烧,而且烧的比木炭耐烧得多,只要在火炉里加大风量,做好通顺的烟囱,就能烧起足够炼铁的大火来。”
三郎越说越起劲:“这样就不用开伐树木来烧炭了,往后到处是青山绿水,子孙后代可以有足够的木材来盖房屋,做器物。”
皇上忍不住哈哈大笑,欣慰道:“少师啊,你想的比朕还要久远。”
三郎呵呵陪笑,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也理解不了其中的科学原理,没必要在这方面深究。
他话锋一转:“皇上,我现在就画几份火炉的草图,让老陈他们垒个小炉试试,再尝试着改进,能少走不少弯路。”
说罢,三郎便从背包里取出纸笔,蹲在地上画了起来。脑海系统里出现了一排原始结构的火炉图,三郎选取了三幅符合当今情况的图纸,开始临摹起来。
原始火炉的结构并不复杂,三郎的碳笔在纸上刷刷的飞舞着,一个个结构合理的火炉跃然纸上,通风口的角度,烟囱的高度都标注的明明白白。
皇上凑过来看的认真,他还是第一次看见三郎画图,只见他构图奇特落笔精准,每一幅画里都透着质感,好像有了重量,看了不住点头称好。
三郎站起来,将图稿递给皇上,指着其中一处通风口说道:“风箱从这里送风,这处是额外的入风口,烟囱口部加大,立的高些,这样才能顺畅排风,火力也更旺。”
皇上听了不住点头,转手递给身旁的小太监:“把这个交给老陈,告诉他把三个火炉都垒起来,烧黑石试试,看哪个效果更好。”
皇上背着手怔怔出神,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这项工程必定耗资巨大,两年后西北还要准备战事,难哪!”
三郎劝道:“皇上,修建铁路必定耗时日久,先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再缓几年也不迟。”
“朕,年岁不小了,等不了。”皇上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朕要在有生之年内完成这些事,朕要让大禹成为世界的中心,要让万国来贺!”皇上越说越激动,挥舞着双臂,声震皇城。
待情绪渐渐平复,转头看向三郎,“少师,自从你来到朕身边后,带给朕太多惊喜,也给朕带来了万丈雄心。将来,我们君臣两人必定名传千古!”
三郎呵呵笑着:“皇上,您说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后人会怎么评价我们?”
皇上盯着三郎哈哈大笑:“后人必定不会说朕是昏君。”
三郎陪笑,其实他年纪轻轻,对这些还真太在乎,只关心当下这一世,过的开心就行。
辞别皇上,直接去了镇西王府,在与许黛滢的闲聊中,得知秦虎和许青滢准备要订婚的消息。
三郎不禁开始担心起来,秦虎一旦掺和进了镇西王之间的事情,后果难料。
许黛滢看出三郎有心事,关心地问道:“许叔叔,你怎么了,不赞成她们之间的婚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