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相公你醒了! > 第171章 又见梅家双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来到前院,青砖铺就的地面紧实平整,不同位置摆放的青砖,组成了大气古朴的图案。

三郎目光扫过地面看向婉儿,“婉儿姑娘,你伤势无碍了,和顾女侠过几招如何?”

婉儿微点一下头,看着对面的顾南衣,深吸了一口气,屈膝行礼:“顾姐姐,请指教。”

顾南衣迈步上前,微笑抱拳:“婉儿妹妹请。”

两人对峙,周身的气息瞬间变得不同。看热闹的人远远退开。

姜姑站在一边,担心地对着场地中央的两人喊道:“你们轻点打,可别伤着了对方。”

就在这时,单剑雄啃着苹果从门口跑进来,找了一根木料坐下,一脸期待地看着场中央。

场中,婉儿突兀地靠近,曲指成爪,直扣顾南衣右腕。顾南衣沉腕反肘,反击婉儿小巴。

婉儿后仰,右脚上勾,动作干净利落直取对方下腹,招式狠辣,不留余地。

顾南衣双掌下压,挡住推来的一脚。顺着腰部下伏的姿势,一招蝎子摆尾,右脚后踢,反向踢打婉儿头部。

婉儿侧身,手爪探出,扣向顾南衣咽喉,招招都攻击要害。

两人近身缠斗,招式极快。

顾南衣招式飘逸灵动,柔中带刚。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潇洒,看似柔和的动作里,却藏着刚劲的力道;

而婉儿则截然不同,她的招式刚猛狠辣,每一招都精准地攻向对方的要害,全然不像一个看似柔弱文静的女子能使出的功夫。

三郎越看越心惊,他并非觉得婉儿的武功有多厉害,而是婉儿使出的每一招每一式,他都无比熟悉。

那分明是《梅家双绝》上的功夫,是他当初从这院子围墙里找出来的那本秘籍上的武功!

两人斗了六十多招,顾南衣飘然后退,笑道:“妹子招式精妙,佩服佩服。”

婉儿小脸微红,“顾姐姐真厉害,我没见过像姐姐这般身手出众的女子。”

姜姑拉着三郎的胳膊问道:“相公,谁赢了?”

三郎收回目光,解释道:“顾女侠占了上风。婉儿年纪轻轻有这般功夫,已经很厉害了。”

说罢,他朝婉儿招了招手,“婉儿,你过来一下,我有话说。”说着转身往屋内走去。

婉儿小跑跟上,站在大厅里。三郎问道:“婉儿,听平儿说你的功夫是跟一位老太监学的?你还有没有其他师兄弟呀?”

“是的公子。”婉儿轻声回答:“我师父只教过我一人。我六岁跟师父学习,一直学了七年。后来师父突然失踪了,我就只能自己一个人练了。”

三郎点头,心想,时间线对上了,当初找到的那个油纸包,应该是婉儿师父留下来的。

皇上派他去调查收集朝中大员各种见不得光的证据,后来失踪,可能是暴露,被人杀害了。

那本记录证据的册子,才会阴差阳错的落到他的手里。

三郎沉思着,婉儿静静站在一旁不敢作声,心里有些不安,等候三郎问话。

过了片刻,三郎回过神儿,看着婉儿问道:“你师父可是姓梅?”

婉儿惊讶,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三郎,轻轻点了点头。

“你这套功夫可叫‘梅家双绝’?”三郎又问。

婉儿再次点头。

三郎见她表情紧张,温和地笑道:“这套功夫我也学过,你练的比我好。”

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三郎接着解释道:“我无意中得到一本武功秘籍,叫‘梅家双绝’,我练了几个月,所以认得你的招式。”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本蓝色的册子,递给婉儿:“这就是‘梅家双绝’,你师父的东西,我归还给你。”

婉儿双手接过,紧紧的抱在怀里,她的眼眶渐渐红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轻轻说了声:“谢谢公子。”

三郎笑道:“我得到你师父的功夫秘籍,受了你师父的恩。后来我又刚好救了你,这既是你师父积下的德,也是我们的缘分。”

婉儿看向三郎猛的点头。

三郎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郑重的吩咐道:“以后夫人的安危就交给你了。我们走吧。”

出了大院,婉儿扶着姜姑上了马车,顾南衣赶着马车返回店铺。

而三郎带着郭少宇和单剑雄,去了御制厂。

御制厂内一片忙碌,匠人穿梭其间,铁器碰撞的声音、木料打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皇上上午通常都在朝中议事,只有下午才会来这儿逛一圈,检查厂里的生产情况。

三郎直接朝着西面厂房走去,找老李师傅。

只见几个老学究,围在一个巨大的火炉旁,正在用不同大小的铁棒测试炉温。

三郎扫了一眼火炉,系统就扫描出了炉内温度。最高温度达到了1380度。

他这次过来的目的是想烧玻璃,而烧玻璃需要1400度以上才行,眼下的温度还差了一些。

他笑呵呵的靠近几人,拱手说道:“几位师傅,这个火炉怎么样?”

老李抬起头来,看见是少师大人来了,赶紧拱手还礼:“大人今天来的这么早,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吗?”

“就是过来看看火炉的温度。”三郎说着,指着前面的三只火炉问道:“这三只炉子,哪一只的温度最高?”

老李回答:“就是我们面前这一只,温度也比较稳定。就是不知道炉子放大了以后,温度会有什么变化?”

三郎安慰道:“炉子越大,燃烧物越多,温度只会越高。李师傅,你不需要担心。”

老李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呵呵,有大人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三郎问道:“往炉内多送一点风,温度还能再升高吗?”

老李点头:“会高一些,但炼铁这种温度已经足够了。”

三郎撸起袖子,把炉灶旁的砂石捧一些装在坩埚里,接着,从包里取出一只小瓷瓶,倒了一些白色粉末在坩埚里面,搅匀了递给老李,“加大温度烧一下。”

“大人是要烧琉璃吗?”老李笑着问道。

三郎神秘的笑着:“我想烧一点不同的东西出来。”

老李听了眼睛一亮,对风箱旁的年轻人喊道:“小赵,给我使劲拉风箱。”

“好嘞。”小赵应了一声,左手顶在风箱上,右手握在箱把上,胳膊上肌肉鼓起,不停的来回拉动拉杆。

呼呼的风声,把炉子里的火焰吹的赤白。

三郎盯着炉内的火焰,系统实时显示着炉温的变化——从1380度慢慢攀升,最终稳定在1418度到1406度之间,刚好达到了烧制玻璃的基本要求。

他提起坩埚放在架子上,老李拉动绳子,坩埚慢慢升起,送入炉内。

等待了半个小时,三郎亲自拉动绳子,一个铁夹子落下,稳稳夹住坩埚,提了出来。

老李用一个钓子把坩埚拉近,放在地上。

三郎说道:“倒在铁板上。”

赤红色的汁液缓慢倒出,堆积在铁板,成了一小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