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501章 崇祯微服私访记(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1章 崇祯微服私访记(中)

话说,自从离开了高速公路,沿着土道穿梭在各个乡村乡镇之后,崇祯皇帝提出的微服私访才逐渐有了一点意思!

此时,经过十天的赶路,崇祯皇帝已经没有了一开始时候的新鲜和好奇;在距离真定府府城仅有十几里路的时候,崇祯皇帝看到了一个在田间地头放羊的老农之后,立刻来了兴趣,上前兴致勃勃的和那放羊的老农攀谈起来!

随着时间来到了十月中旬,在真定府境内的乡间土道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赶路和出行的人了;

毕竟,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百姓们忙完秋收之后,便窝在家里不怎么动弹了;用电视剧《老农民》里的角色‘吃不饱’的话说,躺在炕上不动弹,还能节约点粮食...

而这,也正是今天崇祯皇帝连续赶了十多里路,硬是没看到一个百姓之后,看到那放羊老农之后,如此兴奋的原因;

“老哥,你家这十几只羊身上的膘还可以哈,看来老哥一家今年能过个肥年了!”

经过这十来天的锻炼,崇祯皇帝在乡间和百姓们聊天的话术已经非常熟练了,再也不会出现像一开始时候的那样,动不动的就将‘朕’这个口头语儿给挂在嘴边!

“嘿嘿!过肥年是不敢说了!只不过,等到摸年脖子的时候,留下几只种羊,把剩下的都卖给真定府城里的老爷们,得到的银子倒是能给家里盖一个像样的房子;有了房子之后啊,明年也能给我们家那个大小子说门亲事了!”

见到有人夸赞自己的十几只羊,那放羊的老农也不认生,人生当中第一次和天子聊起了家常!

“哎呦,老哥,好福气啊!”

听到放羊老农的话之后,崇祯皇帝立刻顺茬继续接话!然后非常不经意的又问道:

“老哥,你这十几只羊就算留下几只种羊,也能卖得十几两银子吧?就算要留下一些银子盖房子,剩下的羊也能让老哥一家过个好年吧?”

听崇祯皇帝这么一问,那老汉顿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

“唉,可教贵人问着了;承蒙真定府那个‘什么楼’的掌柜大老爷的厚爱,老汉这十几只羊能得白银二十几两;”

老汉不识字,并不认识楼外楼的招牌,所以在老汉口中,太子爷的‘楼外楼’变成了‘什么楼’...

“可是眼瞅着要到年底了,老汉我们一家也要给朝廷交税了,唉~~~”

说到这儿,那放羊老汉似乎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趣,反而是长长的叹出一口气来!可能是想到要将白花花的银子交出去,心疼了!

可是,这老汗叹气一声,可是急坏了咱们的崇祯皇帝;刚刚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放羊老汉却长叹一声不说话了,这如何能不让咱们的崇祯皇帝着急?

“老哥,别叹气啊!快说说,我这人吧,走南闯北的行商,就喜欢听听各地的趣事儿!”

崇祯皇帝催促了一下那放羊的老农之后,又转头对着王晨恩吩咐道:“那个老王啊, 赶快给老爷我的茶水点心准备一些,我和这老哥聊一会!”

“是,老爷!”

得到崇祯皇帝的吩咐之后,王承恩立刻从后方的马车上端下来一个可折叠的小桌子,三个小凳子!

并在小桌子上摆上了几样非常精致的点心和茶水!

而崇祯皇帝则是礼让那放羊的老农坐下,他自己才和他的好大儿,咱们的太子爷先后落座在桌子边上!

看到这副架势,那放羊老农顿时紧张了起来;可是接下来崇祯皇帝一口一个老哥的叫着,还亲自按着那老农的肩头,让其坐在凳子上,那老农才逐渐放开!

只不过,对于桌子上那几盘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精致的点心和茶水,老农则是一口都没敢动;

“唉~~,贵人,你是不知道啊!要到年底了,老汉我们家啊,光需要给朝廷缴纳五口人的丁税银子,就要交一两二钱五分!还要交纳四钱八分银子的辽饷,光给朝廷交税,老汉我们一家就要缴纳一两七千银子!”

“唉~~~”

如数家珍般的说完了需要给朝廷缴纳的税银之后,老汉再次长叹一声!

听完了那老汉的说辞之后,崇祯皇帝顿时好奇了起来!

“哦?老哥你家里有五个青壮儿子?要是这样的话,你们一家五个青壮种田,再加上老哥你放羊所得,日子应该过的很红火才对啊?”

“哎呦~~”

“贵人唉,老汉我啊就三个儿子,老大今年二十有五,老汉的二儿子在京城的京营当兵,老汉的小儿子今年才十二岁;家里全靠着老汉我和大儿子支撑着日子!”

“也幸亏啊,我们家的二郎出息了,去年跟着咱大明的太子殿下,在京城打了胜仗,那军中当官的也还算有些良心,没有贪墨我们家二郎的军功;

那一战,我们家二郎亲手杀了两个鞑子,得了赏银六两;我家二郎也是个机灵的,当时就用六两赏银,找他们上官换了一公两母三只种羊,这才让老汉家的日子有了盼头...”

“等等!”

那放羊老汉的话刚说一半,手中拿着糕点吃的太子爷突然叫停的老汉的话,反问老汉道:

“老伯,咱要是没听错的话,你说你家需要缴纳五口人的丁税,可是你却只有三个儿子,其中二儿子还在京营军中服兵役,三儿子今年才十二岁,算上家里的伯母你家一共才五口人?对吗?”

“没错!老汉家只有五口人!”那老汉虽然不明白,这个看起来十多岁的小少爷为什么对他们家有几口人这么感兴趣,但还是如实回答了朱慈烺的问题!

“这不对啊?”

朱慈烺得到老汉的肯定回答之后,非常不解的看了自己的便宜老爹一眼,然后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按照咱们大明的制度,只有年满十六岁,不满六十岁的青壮男丁,才需要给朝廷缴纳丁税;而且,咱大明还有规定,当兵吃饷的青壮,是不需要给朝廷缴纳丁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