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513章 解决宗室问题的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3章 解决宗室问题的办法!

“回禀太子殿下,您说的没错,沈王府的确只有良田三千五百顷!”沈王朱效镛回答道!

朱慈烺再问:

“沈王,朝廷的岁禄银子你不要了,现在就连太祖爷分给你们沈王一脉的良田你也不要了,那么,你沈王府一千余口人今后吃啥?你沈王一脉的宗室子弟们吃啥?”

“回禀太子殿下,这件事儿,臣已经考虑很久了;臣以为,只要沈王府所承建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从收取过路费上所产生的收益,能轻轻松松的养活沈王府的所有嫡系;”

顿了顿,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沈王朱效镛继续说道:“至于沈王一脉的旁氏宗亲子弟们,臣以为,朝廷可以将臣的那两千顷良田拿出一部分,分给宗室们耕种,并要求他们按照‘摊丁入亩’的国策给朝廷缴纳农税;”

“不仅如此,宗室子弟之中,如果有喜欢经商的,臣还打算带着他们经商赚取银子;

在臣所承建的六百里高速公路两旁,如果每二十里修建一个,那个什么‘服务区’,要是每个服务区都能开上两三家供客商们打尖的饭馆,和两三家供客商们休息的客栈,那么一个服务区就能安置下好几家人...”

不得不说,沈王朱效镛的满脑子生意经的确很丰富;就连承建高速公路之后,将服务区里的店铺租给宗室们,他只收店铺租子的计划都做好了...

“好!沈王,你的举动可是给朝廷大大的减轻了压力啊!既然如此,你刚刚所奏的两件事儿,朕都准了!”

听完沈王朱效镛的所有计划之后,崇祯皇帝不禁非常满意的开始赞赏沈王朱效镛!

“不仅如此,朕还会赏赐你沈王一脉皇明商行的三分干股,日后你沈王府也能每年从皇明商行拿到分红!”

“臣谢陛下赏赐!”

听到崇祯皇帝的说辞之后,沈王朱效镛赶紧再次跪地谢恩!而咱们的崇祯皇爷的嘴角,此时则是比后世的AK都难压...

在崇祯皇帝看来,沈王朱效镛这么一折腾,朝廷不仅不用再供养沈王一脉的宗室子弟,还能从沈王府白白得到两千顷良田分给那些流民们;可是大大的减轻了朝廷的压力;

经过崇祯皇帝的计算,沈王朱效镛此举,连土地的税收和节约供养宗室的银子,朝廷每年至少能省下白银三十万两...

而沈王朱效镛自己也非常高兴;按照沈王的计算,如果太原城通往晋城的六百里高速公路全部通车;

他沈王府按照朝廷的规定去收取过路费的话,那么一年从这六百里高速公路上,沈王府就能拿到白银十万两左右;

不仅如此,除了收取高速公路的过路费之外,沈王府每年还能从那三十几个服务区收取租子,按照保守的估计,这些店铺的租子,沈王府每年也能拿到两万到三万两白银;

再加上王府最后剩下的一千五百顷土地,也能给王府带来将近六七万两白银的收入;只要等高速公路通车,沈王府一年至少能有二十万两白银入账;

不仅如此,还有陛下赏赐的那什么皇明商行的两分干股,虽然朱效镛不知道这两分干股每年能有多少收益,但总比没有强吧?

而如今呢?

自己的沈王府除了朝廷每年给的那一万石岁禄粮食之外,就只剩下三千五百顷良田;

在没有天灾,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三千五百顷良田才能勉强为沈王府带来二十万两左右的银子收入;

要知道,这二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可是基于没有旱灾 蝗灾等各种灾情的情况下;

不仅如此,只要皇帝陛下答应了此事,那么他沈王朱效镛也就再也不用像一个笼中鸟一般,做一个被关在潞州城的闲散王爷;

到了那个时候,他沈王就可以借着行商的名义,到处走走,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了;甚至就连金陵河畔的秦淮河,他朱效镛也能去看个新鲜...

今日崇祯皇帝和沈王朱效镛的会面,可谓是宾主尽欢,双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不仅如此,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找到了一条妥善解决庞大宗室子弟的办法...

那么,朝廷和沈王府在沈王府承包高速公路的事儿上都得到了好处,那么那些沈王府的旁系子弟们会愿意接受沈王的提议吗?

答案是肯定的!

要知道,自从万历年间开始,朝廷国库日益紧张,连带着供养宗室子弟们的岁禄银子也是时而迟发,时而不发;

因为皇明祖训的规定,宗室子弟是不允许务农 行商 从军 入仕的;如此一来这些宗室子弟们既不能自己动手养活自己,又得不到朝廷的俸禄之后,日子就变的难过起来!

一些血缘关系和沈王府嫡系近一些的还好说,拖家带口的来找找当代沈王,全家人跪在地上‘邦邦邦’的给沈王磕几个响头,沈王也会适当的救济一些粮食...

可是那些血脉关系已经很远的宗室子弟们可就苦喽,一旦朝廷因为什么原因延误了发放岁禄,他们就只能饿肚子了...

所以,一旦崇祯皇帝这个皇家的大家长下旨,允许他们沈王府一脉的宗室子弟,可以通过务农 经商 从军 入仕等手段养活自己,那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旁系宗室子弟们必然会对此感激涕零...

第二日,崇祯皇帝在沈王府的会客厅,召见了山西承宣布政使赵雍;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 千岁 千千岁!”

赵雍见到坐在主位上的崇祯皇帝,以及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皇太子殿下之后,立刻跪地行大礼!

“赵卿平身,王承恩,给赵卿赐座!”

“谢万岁!”

“奴婢遵旨!”

赵雍谢坐之后,才起身来到了王承恩搬来的椅子边上,只敢用三分之一个屁股虚坐在椅子上!

“赵卿,此次朕...”

刚刚坐在椅子上的赵雍,听到崇祯皇帝叫自己之后,立刻再次起身,准备再次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