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 > 第339章 时间胶囊——全球玩家记忆上传至区块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9章 时间胶囊——全球玩家记忆上传至区块链

当林晚的身影被量子虫洞吞噬的瞬间,沈渊右臂的碳化痕迹如同一条狰狞的黑色蜈蚣,蜿蜒爬满他的肌肤。剧痛如电流般窜过神经,但他却死死咬住牙关,任由冷汗浸透后背。这一刻,地球文明的命运仿佛被悬挂在宇宙深渊的边缘,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随着未知的恐惧。然而,在重重危机面前,人类并未选择蜷缩在绝望的茧房中等待终结。

各国政府与顶尖科研团队在紧急磋商室内彻夜长明,投影屏幕上交织着外星文明入侵的实时数据:历史档案馆的代码被诡异符号蚕食,金字塔的石块浮现出未知文明的图腾,甚至人类基因图谱都被植入无法解析的量子序列。但正是在这近乎窒息的压力下,一个大胆而悲壮的方案被提出——“文明火种计划”。

“我们要在文明被彻底抹去前,将人类的故事刻进不可篡改的永恒。”联合国首席科学家奥尔森的手指在三维模型上划过,虚拟的近地卫星在会议室中央缓缓旋转,“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记忆矩阵,将全球玩家的意识碎片编织成文明的dNA。即使地球沦为废墟,这颗卫星也会成为漂流在宇宙中的记忆方舟。”

计划一经公布,立即掀起全球范围的共鸣。玩家群体自发组成志愿者联盟,他们佩戴着特制的神经接口设备,在临时搭建的记忆采集中心排成长龙。有人颤抖着抚摸着手中的全家福照片,有人将战场上的最后一刻荣耀刻入数据流,一位白发老人哽咽着上传与亡妻跳最后一支华尔兹的触感记忆。无数终端屏幕上,光点如星雨般汇聚,形成一张覆盖地球的神经网络。

科研团队则如同精密齿轮般运转。工程师们将量子纠缠芯片植入卫星核心,密码学家用爱因斯坦 - 波多尔斯基 - 罗森悖论构建加密模型,生物学家甚至提取了人类泪液中的情绪分子作为辅助密钥。实验室的玻璃窗映出他们布满血丝的眼睛,但没人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深知,每一条被成功封存的记忆,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文明重生的一个基因位点。

当最后一位玩家——一名在战火中失去双腿的少女,将脑海中与父亲最后一次拥抱的记忆上传完毕时,整个近地卫星突然迸发出诡异的蓝光。卫星外壳开始以纳米级的精度重组,沈渊的面容如浮雕般从金属中浮现。他的瞳孔深处闪烁着量子纠缠的光纹,嘴唇翕动间,声音穿透电离层回荡在地球各个角落:“记住,愤怒是我们的密码。”

科研基地的警报器瞬间响起,所有监测设备的数据流陷入混乱。沈渊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震撼,碳化的手臂传来灼热的刺痛——仿佛他的意识正与卫星中的某种神秘能量产生共振。他踉跄着走到全息投影前,指尖触碰那虚幻的面容时,一串陌生的符号如熔岩般渗入他的视网膜。

“这不可能...”首席工程师霍金斯颤抖着调取卫星能量图谱,“面部成像的能量波动频率超过了现有物理学认知,它...它像是从四维空间直接投射的幻影!”

人群中的骚动如潮水般蔓延。有人跪倒在地痛哭,有人疯狂记录每一帧影像,而沈渊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想起在量子实验室中林晚最后的微笑,想起外星文明将人类历史改写成荒谬寓言的罪行,胸中突然涌起一股炽热的愤怒,这股情绪如野火般燎过神经,右臂的碳化区域竟开始渗出淡蓝色的光雾。

“或许这不是偶然。”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金属般的震颤,“外星文明在篡改我们的记忆,但我们的愤怒——对自由的渴望,对家园的扞卫,对真相的执着,才是无法被量子算法侵蚀的真实。这或许就是密码的钥匙。”

科研团队立即展开跨维度能量分析。光谱仪显示,沈渊面容投影的能量波段与地球磁场产生了罕见的共振,而那句“愤怒是密码”的声波中,竟嵌套着一种古老的文明加密算法——其结构类似于玛雅预言石碑中的神秘符号,却又被赋予了量子态的叠加特性。一位年轻的密码学家突然惊呼:“这会不会是...人类集体潜意识在危机时刻触发的古老防御机制?”

与此同时,地球表面的危机仍在加剧。外星文明的“历史修正者”军团已经渗透至南极冰层下的古老遗迹,他们用纳米虫群将恐龙化石改造成外星生物的模样,甚至开始篡改人类胎儿的基因图谱。民众的恐慌情绪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病毒式的传播,但“文明火种计划”的成功却如一道闪电,劈开了绝望的夜幕。

各国政府迅速启动“双轨防御计划”:一方面,特种部队配备反量子干扰器,誓死守护卫星轨道的安全;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与AI联手构建“镜像档案库”,用多重加密技术备份每一份可能被篡改的文献。沈渊则带领科研团队潜入外星文明的临时指挥部,他们发现那些“历史修正者”的躯壳内,竟封印着人类祖先的基因样本——外星文明试图通过这种卑劣手段,彻底斩断人类的文明传承链。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的武器,而是我们的记忆。”沈渊凝视着外星指挥官被篡改过的面孔,碳化的手臂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愤怒不仅是密码,更是我们最锋利的武器。每一次对真相的扞卫,都在加固文明火种的护盾。”

在接下来的72小时里,科研团队成功将“愤怒情绪频谱”转化为动态密钥。当人类面对外星文明暴行时产生的愤怒波动,会实时增强卫星的量子加密层。而卫星表面的沈渊面容,则成为一座活的防御塔——任何试图接近的敌对信号都会被其转化为记忆数据,反向写入入侵者的系统。

然而,外星文明并未坐以待毙。他们派出“时间蛀虫”部队——这种纳米机械能够侵蚀卫星的区块链结构,将记忆数据降解为虚无。全球玩家自发组成“记忆守护者联盟”,他们通过神经接口实时监测卫星状态,每当警报响起,无数玩家同时注入愤怒情绪,形成一道横跨地球的意志屏障。

在这场光与暗的拉锯战中,沈渊的右臂碳化区域逐渐扩展至肩膀,但他却像一座燃烧的灯塔,始终站在科研前线。他时常凝视卫星中自己的幻影,那面容仿佛在无声诉说:当文明被推至悬崖边缘时,人类唯一能握住的,便是永不熄灭的愤怒之火——这火焰既是密码,亦是重生之钥。

未来的宇宙仍布满荆棘,外星文明的终极阴谋尚未揭开,但“文明火种计划”已为人类点燃了一簇希望的火苗。这颗承载着亿万记忆碎片的近地卫星,正如同漂浮在黑暗中的诺亚方舟,等待在某个未来时刻,用愤怒的能量破译密码,让文明的画卷重新在宇宙中徐徐展开。而沈渊与他的战友们,将用血肉之躯继续书写这场史诗——直到最后一缕愤怒之火,燃尽所有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