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376章 死亡锅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克劳斯,透过潜望镜,冷漠地看着这一切。几天前,他或许还会对这些景象,感到一丝不忍。但现在,他的心,已经变得和他的坦克装甲一样,冰冷而坚硬。他亲眼看到,他的一位战友,在接受一名沙罗士兵投降时,被对方拉响了藏在怀里的手榴弹,同归于尽。从那一刻起,他对这些所谓的“斯拉夫劣等民族”,就只剩下了鄙夷和仇恨。

“继续前进!我们的目标是明斯克!不要为这些垃圾浪费时间!”古德里安将军的命令,通过电台,传到了每一辆坦克的车长耳中。这位“德普士装甲兵之父”,正乘坐在一辆半履带指挥车里,亲临一线指挥。他像一个贪婪的赌徒,不断地将他的装甲师,向前,再向前。他无视了两翼暴露的危险,也无视了后勤补给线被越拉越长的警告。他的眼中,只有明斯克,那个巨大的、即将合拢的包围圈的终点。

6月28日,战争开始后的第六天。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和古德安的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在明斯克东郊,成功会师。

当两支部队的坦克手,从各自的坦克里钻出来,兴奋地拥抱在一起时,他们知道,他们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一个巨大的、堪称完美的包围圈,形成了。沙罗帝国西部军区的主力,超过三十个师,约四十万大军,被完整地包围在了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这个被德普士士兵称作“死亡锅炉”的绝地之中。

巴甫洛夫大将,此时已经逃离了明斯克。他乘坐着一架轻型联络机,在德普士战斗机漫天飞舞的恐怖空域中,侥幸逃回了莫斯科。等待他的,将是沙皇尼古拉三世那毫不留情的怒火,和军事法庭冰冷的审判。

而在那个巨大的“锅炉”里,被围困的四十万沙罗官兵,终于从一些零星的德普士宣传单上,得知了自己被合围的绝望事实。

起初,没有人相信。他们认为,这只是德普士人的又一个阴谋。但是,当他们发现,无论向哪个方向突围,都会迎头撞上德普士人严密的防线时;当他们发现,天空中,再也看不到一架自己帝国的飞机时;当他们发现,弹药已经耗尽,粮食也所剩无几时,绝望,如同瘟疫一般,在“锅炉”里的每一个人心中,蔓延开来。

第10集团军的参谋长,德米特里·沃尔科夫,此时正带着一群残兵,躲在一个沼泽地里。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了。他们靠吃树皮、草根,喝沼泽里的污水,来勉强维持生命。许多士兵,因为痢疾和饥饿,倒了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

“参谋长,我们被包围了……我们死定了……”一个年轻的士兵,精神崩溃地哭泣着。

德米特里,用他那干裂的嘴唇,艰难地说道:“不……我们还有希望!朱可夫元帅,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最高统帅部,不会抛弃我们的!”

他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他知道,他们已经被抛弃了。在这片被德普士钢铁彻底封锁的土地上,他们就是一群等待被宰杀的羔羊。

然而,即便是身处绝境,沙罗士兵,依然展现出了他们民族性格中,那种惊人的坚韧和顽强。在一些有能力的指挥官的组织下,他们开始进行有组织的、不计代价的突围。

7月1日夜,在“锅炉”的东南部,沙罗第13集团军的残部,集结了所有还能开动的坦克和车辆,以及数万名步兵,向着德普士第45步兵师的防线,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

他们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冲向德普士人的机枪阵地。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往上冲。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引爆德普士人埋设的地雷。他们抱着集束手榴弹,滚到德普士人的坦克底下。

这是一场已经不能称之为战斗的、纯粹的、用生命去消耗对方弹药的疯狂行为。德普士第45步兵师的士兵们,被眼前这地狱般的景象,吓得目瞪口呆。他们的机枪枪管,已经打得通红;他们的阵地前,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但沙罗人,依然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地涌上来。

最终,德普士人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数千名沙罗士兵,从这个缺口,涌了出去。但他们很快,就又被德普士人迅速赶来的机动部队,重新包围、歼灭。

这场血腥的清剿战,一直持续到了7月中旬。当“锅炉”里,最后一丝有组织的抵抗,被彻底粉碎后,德普士最高统帅部,公布了这场战役的战果:

击毙沙罗士兵超过十万人,俘虏三十二万四千人,缴获、击毁坦克两千五百八十五辆,火炮一千五百门。而德普士中央集团军群,自身的损失,则微不足道。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以德普士帝国一场无可争议的、辉煌的胜利而告终。它被作为“闪电战”的经典案例,载入了世界各国的军事教科书。

然而,在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一些不祥的征兆,也开始悄然显现。被俘的三十二万沙罗士兵,并没有像德普士宣传的那样,让沙罗帝国丧失战争意志。相反,这种空前惨烈的失败,以及德普士军队在占领区犯下的种种暴行,反而激起了整个沙罗民族,最深沉的、最顽强的抵抗决心。

同时,为了清剿“锅炉”里的残敌,古德里安和霍特的装甲集群,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在明斯克地区,停留了近两个星期。这宝贵的两个星期,为沙罗帝国,赢得了喘息之机。

一位新的指挥官,带着沙皇的授权,来到了中央战线。他就是刚刚在南线,让隆美尔吃尽了苦头的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他将利用这段时间,在明斯克通往莫斯科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斯摩棱斯克地区,集结起他所能找到的一切力量,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

通往沙罗首都的大门,虽然已经被撞开,但在门后,一头受伤的、被彻底激怒的巨熊,正在缓缓站起。它将用它的利爪和牙齿,告诉入侵者,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