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悔恨如潮水般涌来。
他多么希望时光倒流。
如果这辈子不曾进宫当宦官,
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正午将至,
饱受折磨的几人已经如同枯木。
眼中只剩死寂,只盼速死。
终于,章邯下令:
“斩!”
雪亮的铡刀应声落下!
嚓——!
嚓——!
嚓——!
刀光闪过,三颗头颅滚落尘埃。
鲜血喷涌,令人惊心。
围观的百姓却毫无怜悯,
欢呼声响彻云霄。
赵高、胡亥和李斯三人最终被处决!
行刑场面极为震撼。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至此,这三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三人的死震惊朝野,震动整个大秦。
民众情绪高涨,群情激昂。
这件事在大秦掀起轩然 ** !
当百姓看到三人伏法时,
街头巷尾都是欢呼雀跃的声音。
有人高举手臂呼喊:
“大快人心!陛下英明神武!”
“真是人中龙凤!”
“特别是那奸宦赵高,早就该杀!”
“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简直是乱臣贼子!”
“这种祸害怎么还能活在世上?”
“一个阉人,也敢作威作福?”
“剥削百姓,罪该万死!”
“陛下此举大快人心!”
“从此大秦少一害!”
“赵高这个家伙,就是祸国殃民的蛀虫!”
“死有余辜!”
“陛下为民除害,功在千秋!”
“我们誓死效忠陛下!”
百姓们纷纷面向皇宫方向,
虔诚跪拜,高呼圣上。
现场气氛热烈至极,
每个人热血沸腾。
奸佞赵高,终于得到应有的惩罚!
百姓听说此事,无不拍手称快,直呼痛快。
消息很快传入深宫。
那些曾受尽欺压的宦官们,此刻欣喜若狂,激动得手舞足蹈。
有人甚至忍不住放声歌唱!
从前,他们在赵高的压迫下战战兢兢。
自从赵高得势以来,
这些宦官只能低着头做人。
稍有差错便会遭到打压……
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脑袋不保。
赵高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朝堂上下暗流涌动……
当然,也有部分宦官是赵高的党羽。
听到靠山倒台的消息,
他们如丧考妣,
整个人失魂落魄,悲痛欲绝。
却不敢表露丝毫,
只能强忍悲伤……
一时间,宫中暗潮汹涌。
后宫嫔妃们也暗自庆幸,
纷纷前往赢宇宫献舞助兴。
她们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君王,
众人对皇上的决定表示坚决支持。
赢宇的妻妾们最近相处得越来越和睦,
一起创办了一所善堂,
经常帮助贫苦百姓。
她们深知赵高曾经祸乱国家,
如今看到夫君为百姓除害,
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皇宫很快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景象。
这个消息最终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
得知奸臣被处决,
这位 ** 忍不住开怀大笑,声音震动殿宇……
秦始皇召见了蒙恬、王翦两位大将以及公子扶苏。
他直接说道:“各位想必已经听说,赵高、李斯这两个奸佞已经被彻底铲除!”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秦始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虽然他们罪有应得,但真到了这一刻,实在让人痛快!”
“更妙的是,借助赵高、李斯之手,不仅清除了六国残余势力,还顺带消灭了罗网组织。”秦始皇眼中流露出赞许,“我的这个儿子倒是有些手段,用几个小卒就引出了这么多大鱼,彻底扫清了威胁。”
“确实很厉害!”秦始皇不由自主地称赞道,“就连我都要对他刮目相看,这一战打得漂亮!”说完便开怀大笑,满脸喜悦。
两位将军看到这番情景,心里暗自觉得有趣:之前皇上还打算出兵讨伐公子,现在却对九殿下连连称赞,这种转变令人意想不到。
扶苏适时进言:“父皇既然欣赏九弟,何不化解之前的嫌隙?不如主动亲近,这样我们也能早日回宫。父皇觉得如何?”
话音一落,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凝重。王翦和蒙恬都沉默不语。
空气仿佛凝固,让人喘不过气来……
秦始皇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
沉默许久后,他疲惫地挥了挥手:
“大家都退下吧。”
“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依次退出军帐。
帐外月光如水,蒙恬将军拦住了长公子,低声说道:
“公子此举实在不妥。陛下难得对九殿下有所改观,正是趁机推进的好时机。”
“偏偏在此时提起旧事,岂不是故意触怒圣心?”
扶苏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夜风拂过他的衣角,带来一丝寒意。
他并非不清楚自己刚才的话过于直接。
那一句句话,确实触动了 ** 最敏感的旧伤。
但转念一想,他觉得别无选择。
有些事必须面对。
有些结必须解开。
即使父皇再不喜欢幼弟,血脉终究无法斩断。
即便 ** 再固执,大秦的未来终究要交到他们手中。
想到这里,扶苏眼神更加坚定。
即使冒犯了皇上的威严又如何?
即使让父皇难堪又如何?
这件事必须有个结果!
他迎着夜风抬起头,声音清晰如金石:
“蒙将军的好意,扶苏心中明白。”
“作为人子,当坚守本心。”
“既然已经说了,就不妨把话说到底。”
“绝不能让九弟和父皇,继续这样僵持下去!”
扶苏立刻站起身说道:“臣这就去见父皇,再劝一劝!”
话音刚落,他已快步走出门,直奔始皇所在。
蒙恬急忙在后面追赶,一路恳切劝说公子慎重考虑。
但扶苏此时心如铁石,根本听不进任何劝阻。
第
扶苏快步走在前面。
蒙恬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心里暗自感叹:
“公子平时温文尔雅,今日却显出如此果决的一面。”
“偏偏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比谁都积极……”
“明知陛下一向对这位长子严厉。”
“如今父子之间嫌隙越来越深。”
“他还这般不顾一切地闯进御帐……”
但无论蒙恬怎么劝说,都无法阻止决心已定的扶苏。
转眼间,扶苏已经站在御帐之中。
始皇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厉声说道:
“逆子!这么急着来,肯定没好事!”
“是不是又要说那些老生常谈?”
“是不是还想让朕停战,和那个不孝之子和好?”
“让他安稳地坐上皇位?”
“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朕还没糊涂到那种地步!”
“即使他最近有些成就,”
“终究还是目无君父的逆子!”
“只要朕还活着一天,”
“这江山就该归还正统!”
说到激动处,始皇怒发冲冠,案几被拍得震天响。
扶苏明白父亲只是放不下面子罢了。
死撑面子只会让自己更难堪。
扶苏平复情绪,语重心长地劝道:
“父皇,何必这样呢?”
“您和九弟这样争执,只会让各国笑话。”
“而且这样争斗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九弟与您并无深仇大恨。”
“他没有起兵 ** ,也没有图谋篡位。”
“当年形势所迫,他别无选择。”
“是被时势推上了皇位……”
“如今他稳固了江山,使大秦日益强盛。”
“肃清六国残余势力,铲除旧势力根基。”
“足以说明九弟确实有治国之才。”
“父皇为何如此固执?”
“为何不能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难道父子之间非要势不两立吗?”
“请父皇三思。”
“望父皇明察……”
“如果继续僵持下去,损害的是大秦国威!”
“损毁的是我大秦的尊严!”
“还会导致朝局动荡。”
“这样的两败俱伤,对谁有利?”
始皇瞪着扶苏,厉声斥责:
“你倒是说得轻松……”
“莫非还要朕赏你功绩?”
“早就告诫过你不许插手这件事!”
“你那九弟城府极深!”
“就算朕想和解,他又怎么会感激?”
“当真能重修父子之情?”
“简直是做梦!”
作为大秦的继承人,只会越来越深陷权术斗争……
“就算你这个兄长出面劝说,也毫无作用!”
“更何况扶苏你要清楚!”
“你和九皇子之间本就存在储位之争……
“若非当年那场变故,皇位本不该轮到他。”
“你才是大秦正统的继承人!”
“如今这般犹豫不决,只会让九皇子有机可乘。”
……
“希望你能再想想,别犯糊涂!”
“为父这么做,不也是为你着想吗?”
“你是朕最看重的儿子,完全有资格争夺帝位!”
“怎么能这么消极退让?”
始皇帝看着长子,不禁摇头叹息。
看来扶苏终究担不起大任……
更让人痛心的是,他竟然对禅让皇位如此热衷?
甚至胆敢劝说自己的父皇放弃复辟?
面对始皇帝的一番训斥,
扶苏始终没有动摇。
他坚定地回应:
“父皇!请您也冷静想想!”
“这样内斗不止,对大秦有什么好处?”
“您又怎么确定九弟不愿意与您和解?”
“还没尝试沟通,就妄下结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