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群臣交头接耳。
杨首辅当即伏地谏言:“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若如此行事,百姓生计必受重创,我朝其他领域亦将一蹶不振!”
“朕意已决,唯有破釜沉舟!朕将向六国宣战,速定天下,终结乱世。故需倾举国之力备战,其余所需,皆可从敌国夺取!”
“此事无需再议,众卿依旨行事即可。”
“退朝!”
说罢,朱厚烈拂袖而去,未作停留。
群臣议论不休,对朱厚烈此举褒贬不一。
众人皆以为,此策过于凶险。
若倾尽国力孤注一掷,胜则罢了;
倘若兵败,大明必将万劫不复。
不少老臣暗忖:当今天子确有雄才大略,然心太急、步太大,恐生不测……
更令人忧心的是,朱厚烈自断退路,一旦失利,大明必亡!
然天子乾纲独断,众臣虽忧,却无可奈何——这江山,终究是朱家的江山!
退朝后,朱厚烈返回御书房,黄蓉前来辞行。
在朱厚烈的授意下,西门吹雪护送黄蓉离宫。
朱厚烈与黄蓉的纠葛,早已在后宫掀起轩然 ** 。
昨日朱厚烈欲立黄蓉为后的消息,很快传入太后耳中。
张太后闻讯震怒:荒唐!我大明皇后,怎能是大宋女子?
即便朱厚照已逝,朱厚烈登基为帝,张太后仍手握权柄。
碍于孝道,朱厚烈不便对太后出手。
自古舆论能 ** ,朱厚烈素来重视名声。
即便夺了江山,他对张太后仍以礼相待,毕竟名义上仍是母后。
太后驾到!
远处太监尖声通传。
张太后径直踏入御书房,来到朱厚烈面前。
朱厚烈起身相迎,扶太后入座:母后突然前来,有何要事?
皇上,哀家听说你要立那大宋女子为后?张太后单刀直入。
朱厚烈从容应答:正是。朕与蓉儿两情相悦,她才貌双全,足以母仪天下。
万万不可!大宋女子岂能做大明的皇后?皇上若喜欢,纳为妃嫔便是,立后之事哀家绝不答应!太后态度坚决。
朱厚烈挺直身躯, ** 威仪尽显:如今朕才是国君,立谁为后,朕说了算!谁敢妄议,朕便斩了谁!
在这件事上,他寸步不让。
连哀家也包括在内?张太后目光如刃,周身气势逼人。
朱厚烈毫不退让:包括母后。
陛下乃九五至尊,手握无上权柄。武艺冠绝当世,罕逢敌手。若欲取人性命,确无人能挡。然凭一己之力欲堵天下悠悠之口,只怕力有未逮!
太后起身与朱厚烈对峙。
朱厚烈却向太后拱手作揖,躬身道:母后苦心,朕心知肚明。然朕意已决,纵使天下人非议,杀尽苍生又何妨?
你......
太后气结,分明感受到话中凛冽杀机。她确信天子绝非戏言——若世人皆反对立黄蓉为后,这位暴君当真会血洗天下!
这般霸道的君主,堪称开疆拓土的枭雄,却未必是治国安邦的明主......
太后最终长叹:皇上执拗,哀家不再多言。只望你明白,刚愎自用终将自取其祸。
说罢拂袖而去。她心知肚明,天子此刻的礼遇,不过是为保全仁孝之名。若再纠缠,即便血溅当场,史册记载的也只会是太后暴毙四字。
倒不如安享尊荣,颐养天年。
待太后离去,朱厚烈嗤之以鼻:迂腐老妪!随即厉声喝道:来人!彻查何人将朕与蓉儿的私语传入慈宁宫。揪出来割舌凉拌,令他自食其果!
三日后,朱厚烈亲率三十万铁骑奔赴云州,欲与于将军合兵收复北疆城。
云州境内原有驻军十五万,如今朱厚烈亲率三十万大军增援,总兵力已达四十五万之众。
北疆城的大汉守军仅有十万兵力,如此悬殊的差距,想要固守城池恐怕难如登天。
当朱厚烈大军抵达云州时,汉军早已获知军情。汉宣帝刘病已攻占北疆后并未凯旋归朝,皆因君臣心知肚明——趁虚夺取北疆易如反掌,但要守住这座城池却是难上加难。
刘病已与霍光留守北疆,正是预料到明军必将大举 ** 。在他们原先的估算中,十万汉军足以抵御数十万明军进攻。
此刻北疆城吴王府内,探马疾奔入殿:禀皇上、霍大将军,最新军报显示明帝朱厚烈已亲率三十万大军抵达云州。
刘病已闻言立即望向霍光。这位出身市井的皇帝虽善治国,却不通兵事,军务全赖霍光主持。
霍光沉着分析道:北疆城乃明军自建,城防固若金汤。我军虽仅十万之众,但据险而守,三十万敌军不足为虑。不过云州原有十五万驻军,合计四十五万大军压境,即便占据地利,恐也难以久守。
刘病已沉吟道:既然如此,唯有继续增兵。霍光当即劝阻:万万不可!我大汉四面强敌环伺,蒙元、大秦皆虎视眈眈。此次抽调十万大军已是极限,若再调兵必致防务空虚。倘若邻国趁虚而入,我大汉将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霍光如今权倾朝野,是大汉最有权势的臣子,同时也是最忠诚的臣子。
他对七国当前的局势了如指掌。
目前大汉能够调往大明北疆的军队仅有十万之众。
刘病已询问道: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霍光微笑着摇头:病已,你现在是大汉天子,许多事情需要自己思考对策。老臣尚在,还能为你分忧,但年事已高。若有一日老臣不在了,你也应当能够独当一面。
刘病已虚心受教,认真思索起来。
霍光还是给出了提示:大明皇帝亲率四十五万大军出征,而大明总兵力不过百万。如今半数兵力都调往北疆,其他地区的防御是否会出现空虚?
聪慧的刘病已立即领悟:大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趁机出兵攻打大明其他城池?
确实要攻打其他城池,但不该动用我们的军队。
话已至此,刘病已若再不明白就太愚钝了。这位汉宣帝确实才智过人,当即领会:大将军是说,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大明。
正是!此时大隋王朝必定很愿意出兵攻打大明南方。霍光点头道。
在这片大陆上,大明居于 ** 位置,四面强敌环伺,同时面临蒙元、大隋、大汉和大唐的压力。北疆与蒙元、大汉接壤,南疆则与大隋、大唐相邻。在此等形势下,大明能屹立多年不倒,足见历代皇帝的雄才大略。
朱厚烈并未料到汉朝会想到联合隋朝共同对付大明。此时他已率军抵达北疆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稍作休整后,朱厚烈便带领大军直赴北疆城。
北疆城下,朱厚烈单骑立于城门,仰首望向城楼守军。
朕乃大明皇帝朱厚烈,特来感谢大汉皇帝替朕镇守北疆。如今朕亲率大军至此,还请诸位撤出城池,物归原主!
朱厚烈的声音清晰传入城中每个角落,正是上乘的千里传音之功。
听闻此言,大汉皇帝刘病已立即走出王府,现身城楼。
身披铠甲的刘病已俯视着同样甲胄加身的朱厚烈,朗声道:明皇言重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只是前些时日朕已将北疆划入大汉版图,恐怕一时难以归还。
朱厚烈闻言当即拔出天问剑,剑尖直指城楼:既如此,休要多言!何人敢出城与朕一战?
刘病已转向霍光:大将军,朕欲亲自试探此人虚实。
陛下小心,若有不敌即刻撤回。霍光并未阻拦。
他正想见识传闻中武功盖世的朱厚烈究竟实力如何。虽担忧刘病已安危,但对其武功亦有信心,料想即便不敌也能全身而退。
城门缓缓开启,刘病已未骑马匹,也未携带兵器,空手而出。
朕来会你!在距朱厚烈百米处站定,刘病已目光如炬。
朱厚烈仔细打量对方,察觉其修为虽高,但与自己尚有差距。他随即下马收剑,抱拳道:请赐教!
擂鼓!刘病已一声令下,战鼓骤响。
鼓声刚起,刘病已已如离弦之箭攻向朱厚烈。百米之距,三息即至,其速之快令人咋舌。
刘病已身形一晃,瞬间逼近朱厚烈,蓄力已久的右掌猛然击出。
这一掌劲道刚猛,寻常宗师根本难以招架。
然而朱厚烈并非普通宗师,而是已达中期境界的大宗师。面对刘病已的攻势,他运起金光咒轻松抵挡,虽然被震退三步,却毫发无损。
朱厚烈略感诧异,没想到这位汉朝皇帝武功如此高强。不过在他眼中,刘病已仍不足以构成威胁。
两人随即展开激烈交锋,拳脚往来间难分高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朱厚烈始终占据优势。若非有意留手,他十招之内便可取刘病已性命。
尽管刘病已将易筋经练至大成,跻身大宗师之列,但与朱厚烈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战场上的将士们看得真切。明军见主帅占优,士气大振;汉军则因皇帝落败而军心动摇。
霍光见状急忙高呼:皇上速退!此人不可力敌!
刘病已心知不敌,当即抽身撤退。就在朱厚烈欲追之际,十名先天境高手自城头跃下阻拦。
朱厚烈剑光闪动,转眼间便将十人尽数斩杀。
刘病已抓住时机,率军退守北疆城内。
朱厚烈见状,心中略感遗憾。
若能生擒大汉皇帝,此战必将大获全胜!
可惜终究棋差一着,让刘病已逃出生天。
不过如此!朱厚烈冷笑一声,随即挥剑下令:全军听令,攻城!
战鼓震天,四十五万明军如潮水般涌向北疆城。
守军箭如雨下,投石轰鸣,拼死阻挡明军攻势。
朱厚烈纵身一跃,足尖点地,竟凌空飞上城头!
万军阵中,朱厚烈单枪匹马杀上城楼!
明军将士见状士气大振:
陛下亲临战阵,我等岂能落后?杀!
喊杀声震彻云霄,明军攻势愈发凶猛。
城头之上,朱厚烈如入无人之境。
金光护体的 ** 手持天问剑,剑锋所至,敌军尽数伏诛。
在这综武世界,绝世高手足以扭转战局。
箭矢飞石难近其身,城墙天堑形同虚设。
朱厚烈所向披靡,城头瞬间化作修罗场。
金光咒的防御能力极其惊人,普通兵器完全无法伤及朱厚烈分毫。
面对这样一个刀枪不入且攻击力惊人的对手,这场战斗根本无从下手。
城楼上的厮杀完全成了朱厚烈一个人的表演,仅凭一己之力就将大汉守军打得落花流水。
霍光此刻面色铁青,短短时间内,死在朱厚烈手下的将士已经超过千人。
在这个世界的战场上,向来都是兵对兵、将对将、高手对高手。
可他们这边却无人能牵制住朱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