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日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缝隙,在南春桥头的小屋里投下温暖的光斑。

詹晓阳和刘小惠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自然醒来。周末的慵懒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两人都不急着起床,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

詹晓阳侧身看着身边还在迷糊的刘小惠,伸手轻轻拨开她额前的碎发,心里盘算着今天怎么安排。

就在这时,楼下小卖部老板娘熟悉的大嗓门传了上来:“小惠!电话!”

两人一个激灵,立刻清醒了。刘小惠赶紧披上外套,趿拉着拖鞋跑下楼去接电话。

几分钟后,她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跑了回来。

“老伙!是大姐打来的!”她喘着气说,“她说今天她和霞姐都调休了,问我们有没有空,一小时后在卫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去玩玩!让你来安排地方!”

詹晓阳一听,也来了精神。大姐和霞姐平时忙着店里生意和学业,难得同时休息,是该好好放松一下。

“行啊!我想想哪儿好玩……”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快速思考。

洗漱完毕,刘小惠一边收拾床铺,一边期待地问:“老伙,想好去哪儿了吗?天气这么好,最好能找个宽敞点、空气好的地方。”

詹晓阳脑子里闪过几个地方,忽然记起之前小姨林老板提过一嘴,说她有个亲戚在江东镇开了个“绿野农场”,可以钓鱼、采摘,还能自助烧烤,环境清静,适合一家人或者朋友聚会。

“有了!”詹晓阳打了个响指,“去江东镇的‘绿野农场’怎么样?听说可以自己钓鱼,钓上来直接烤着吃,还能摘点水果,呼吸下乡下新鲜空气!比在城里逛商场有意思多了!”

“钓鱼烧烤?好啊!”刘小惠眼睛一亮,对这个提议非常满意,“大姐和霞姐肯定喜欢!清静,还能活动活动筋骨。”

“那咱们把文徐、思伟、仕基、蓉蓉、秀娟他们几个也叫上吧?人多热闹!他们周末估计也在学校闲着。”詹晓阳想着那几个关系要好的师弟师妹。

“好呀!回去找他们!”刘小惠积极响应。

说干就干。两人迅速收拾好,锁好门,步行回到潮城卫校。

回到卫校,詹晓阳就去几个师弟师妹们的宿舍找他们,而刘小惠则在校门口的花圃边等着大姐和霞姐。

阳光暖暖地照着,秋风送爽,十分惬意。

半小时后,大姐和霞姐坐着三轮车就到了。两人今天都穿了轻便的运动服和布鞋,没化妆,显得清爽又精神,脸上带着摆脱工作后的轻松笑容。

“姐!霞姐!这儿呢!”刘小惠高兴地迎上去。

“小惠,晓阳呢?又给我们安排什么好节目了?”大姐笑着问。

“晓阳去叫几个师弟师妹了,他说去江东镇的一个农场,可以钓鱼烧烤!”刘小惠解释道。

“农场?钓鱼?这主意新鲜!挺好!比逛商场强!”霞姐也表示赞同。

正说着,詹晓阳也带着人回来了。身后跟着嘻嘻哈哈的汪胖子和林雅雯,他听说有烧烤死活要跟来、略显腼腆但眼神期待的詹思伟和詹仕基,以及叽叽喳喳、一脸兴奋的邱蓉蓉和刘秀娟。

“大姐好!霞姐好!”师弟师妹们看到两位师姐,赶紧打招呼。

“人都到齐了?出发!”詹晓阳清点了一下人数,加上他自己和刘小惠,正好九个人。

他俨然成了这支小队伍的“总指挥”。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向公交车站,充满了周末出游的欢快气氛。

去江东镇的公交车班次不少,等了几分钟车就来了。

车上人不多,大家找了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的城市景象逐渐被农田、鱼塘和绿树取代,心情越发开阔。

汪胖子一路上插科打诨,逗得大家笑声不断。

林雅雯和刘小惠坐在前头,两人不停的在耳边窃窃私语。

半小时后,公交车在江东镇一个偏僻的站台停下。 按照地址又步行了十几分钟,一片开阔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路边立着一块简陋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绿野农场”四个大字。

农场确实很“绿野”。没有气派的大门,只有一道铁丝网篱笆墙,里面是大片的菜地、果林、几个鱼塘,还有几排简易的塑料大棚。

几间平房是办公和住宿区,院子里的空地上散养着鸡鸭,狗吠声远远传来。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草木和牲畜混合的、独特的乡村气息,虽然有些杂乱,却充满了生机。

“就是这儿了!”詹晓阳确认了一下。农场主——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汉子已经等在门口了。

“是林珊珊的同学吧?欢迎欢迎!我是老陈!”农场主热情地招呼,“珊珊都跟我说了,地方简陋,随便玩!鱼竿、烧烤架炭火都有,需要啥跟我说!”

“谢谢陈叔!打扰您了!”詹晓阳代表大家道谢。

老陈叔先带着大家在农场里转了一圈。菜地里种着各种时令蔬菜,绿油油的煞是好看;果林里柑橘挂满了枝头,老陈叔大手一挥:“随便摘几个尝尝!没打药!”大家欢呼着冲进果园,亲手摘下还带着露水的橘子,剥开品尝,酸甜可口,比城里买的更新鲜。

大姐和霞姐也难得地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跟着一起采摘。汪胖子更是上蹿下跳,恨不得把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

上午十点多,今天的重头戏——钓鱼,正式登场! 老陈叔把他们带到最大的一个鱼塘边,提供了几副竹制钓竿和一小桶蚯蚓鱼饵。鱼塘水面平静,偶尔有鱼儿跃出,激起涟漪。

“哈哈!看我今天钓条大的中午加餐!”汪胖子第一个抢过钓竿,笨手笨脚地穿鱼饵。

“得了吧胖子师兄,就你那样,鱼都被你吓跑了!”詹思伟笑着吐槽。

詹晓阳比较有经验,帮着大家穿好鱼饵,调整好浮漂的深度,讲解了基本的要领:“手要稳,眼要尖,看到浮漂下沉或者被拖走,就快速提竿……”

大家各自找了心仪的位置,放下鱼钩,开始了安静的等待。

一开始还叽叽喳喳,很快就都屏息凝神,紧盯着水面。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微风拂过水面,四周只有鸟叫虫鸣,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这种等待的乐趣,是城市生活里难以体验的。

突然,邱蓉蓉那边的浮漂猛地往下一沉!

“啊!有鱼!有鱼!”文静的邱蓉蓉也忍不住惊叫起来,手忙脚乱。

“快!提竿!收线!”旁边的詹晓阳赶紧指导。

一阵忙乱后,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被提出了水面,在草地上活蹦乱跳!

“哇!蓉蓉厉害!开门红啊!”大家围过来,纷纷称赞。邱蓉蓉兴奋得脸通红,成就感满满。

这下可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不一会儿,刘秀娟也钓上一条。连最没耐心的汪胖子,在失败了几次后,也终于沉稳下来,钓上了一条不小的鲤鱼,得意得哇哇大叫。

大姐和霞姐也尝试了一下,虽然没钓到大鱼,但也体验到了乐趣。詹晓阳则像个技术指导,穿梭指导,自己没怎么钓。刘小惠安静地坐在他身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甜甜的。

一上午下来,战果颇丰,钓上来了七八条大小不等的鱼,足够中午烧烤了。

中午十二点多,烧烤大会在鱼塘边的空地上展开。 老陈叔帮他们生好了炭火,搬来了烧烤架,还有肉和菜等其他食材。

大家分工合作:詹思伟和詹仕基负责照看火候;大姐和霞姐负责把钓上来的鱼刮鳞、去内脏、清洗干净;刘小惠、邱蓉蓉、刘秀娟则清洗带来的蔬菜、香肠,穿成串;汪胖子自然是主厨,负责烤制。

炭火燃起,青烟袅袅,混合着烤肉的香气,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鱼被烤得外焦里嫩,刷上酱料,香气扑鼻;香肠烤得滋滋冒油;玉米变得金黄诱人……大家围在烤架旁,眼巴巴地等着,一边说笑打闹,一边品尝着亲手钓、亲手烤的美食,觉得格外香甜。

汪胖子特别的乖巧,总把刚烤好的食物先递给林雅雯。

就连平时比较严肃的大姐,也放松地和大家说笑起来。

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以及集体劳动的温馨,是任何餐馆都比拟不了的。

吃饱喝足,大家或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聊天,或继续钓鱼,或在农场里散步。等待第二轮的烧烤开始。

詹晓阳和刘小惠并肩坐在一棵大树下,看着眼前欢声笑语的伙伴们。

“老伙,今天真好。”刘小惠把头靠在詹晓阳肩膀上。

“嗯,大家开心就好。”詹晓阳揽着她。他看到大姐和霞姐坐在不远处,看着鱼塘出神,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心里也很欣慰。

能让关心的人放松快乐,他觉得这比谈成任何一笔生意都更有意义。

下午三点多, 第二轮烧烤继续,年轻人凑一起总是热情如火,直到太阳开始西斜才结束。

大家帮忙收拾好垃圾,詹晓阳特别强调保护环境,所有垃圾装袋带走。与老陈叔结了款就道别,踏上了返程的公交车。

玩了一天,大家都有些疲惫,在车上昏昏欲睡,但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这次农场之行,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增进了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之间的情谊。

回到卫校,已是夕阳西下。互相道别后,大家各自返回。

这个周末,没有商业谋划,没有学业压力,只有纯粹的亲情、友情和自然的拥抱,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电。

而“师兄”詹晓阳的组织能力和体贴周到,也再次赢得了大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