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诛仙·青云》的票房征程进入了第六周。
尽管海外市场在众多新片的冲击下,《诛仙》的票房已经跌到8000万。
但凭借国内市场的强力加持,《诛仙》再次斩获 1.7亿美元的全球周票房,第六次蝉联周冠军宝座。
此时,《诛仙》累计总票房已高达 24.4亿美元。
高悬于影史榜单前列,立起了华夏电影的一座丰碑。
然而,客观规律终究难以违背。
时间进入第七周,《诛仙》海外票房已降至不足 4000万美元,绝大多数地区已全面下映。
国内市场在经过长时间的爆发性支持后,热度也不可避免地从峰值滑落,单周报收 4.3亿人民币,下滑趋势明显。
此时,横亘在《诛仙》与《阿凡达》之间的差距,仅剩约 2亿美元。
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距离。
如果陆羽愿意,他完全可以凭借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延长密钥、发起新一轮以“爱国破纪录”为口号的宣传,强行将票房拉上去。
以他的号召力和国内市场的庞大潜力,磨过这2亿美金并非全无可能。
但陆羽并没有这么做,他反而主动要求各大院线减少排片。
低于5成上座率的场次一律砍掉,让市场回归正常的新老交替。
他看得很清楚,此时仍在支撑票房的,除了少量新观众,更多是那些深爱《诛仙》,已经反复观看多次的忠实影迷。
这是一种基于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透支”消费,是在消耗观众最宝贵的热情与信任。
他陆羽和熊猫传媒,不需要用这种涸泽而渔的方式,去换取一个可能带有水分的纪录。
韩三坪得到消息后亲自打来电话,语气非常急切。
“陆羽,就差临门一脚了,你怎么自己先软了?”
“再使把劲,这纪录肯定能破!这可是载入史册的机会啊!”
陆羽知道韩三坪是好意,但他还是拒绝了。
“韩总,纪录不是目的,健康的市场和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陆羽自信的笑道,“这一部破不了,咱们还有下一部呢。”
“别着急,华夏电影的崛起才刚刚开始。”
最终,在《诛仙》上映的第九周,当国内单日票房回落至3000万人民币时。
陆羽果断下令,全面下映!
《诛仙·青云》的全球票房定格在 27.38亿美元,以约 5000万美元 的微小差距,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
它未能超越《阿凡达》,但却创造了华夏电影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这个结果,在国内引发了复杂的情绪。
有惋惜,但更多的是理解、尊重与更大的自豪。
陆羽和熊猫传媒展现出的克制与长远眼光,赢得了比单纯破纪录更多的赞誉。
这是一种强大而自信的姿态。
虽然票房大战暂时落幕,但陆羽心中清楚,通过这次长达两个多月的全球博弈,他与好莱坞传统势力之间,已近乎是全面开战的状态。
表面的硝烟散去,暗地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因这次围剿而暴露出来的好莱坞内部裂隙。
那些因利益受损,而对六大巨头心生不满的中小院线。
那些在舆论战中见识到陆羽新媒体力量而暗自心惊的独立制片公司。
乃至六大内部因这次阻击行动效果不佳,而产生的反对声音。
这一切,都可以成为陆羽一下轮渗透的突破口!
惊蛰资本的触手开始更隐秘地活动。
通过中间人接触那些对排片打压政策不满的院线联盟,提供更优渥的分账条件或联合投资计划。
向有潜力的独立制片公司抛出橄榄枝,提供资金和全球发行渠道,吸引他们脱离传统体系的束缚。
甚至在迪士尼、华纳等巨头内部,寻找对当前僵化策略不满、愿意拥抱变化的高管或创作人才……
陆羽要做的,不是正面对抗,而是从内部分化、瓦解这个看似坚固的联盟。
比资本渗透更重要的,是政治的博弈。
在大西洋彼岸,另一盘大棋也在陆羽的遥控下稳步推进。
伊万卡的身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规格,出现在米国政治舞台的中央。
她不再是那个仅仅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智囊,而是逐渐展现出独立的政治倾向的独立个体。
她频繁出席重要活动,与党内大佬、政治人物结交。
以“特别顾问”的身份会见外国元首和政要,现身国际视野。
她在社交媒体上,就经济政策、教育改革、妇女权益等国内议题,发表经过精心打磨的个人见解。
其言论往往显得比其父亲更温和、更具建设性。
她因此获得了大量中间派选民,尤其是女性选民的好感。
众多好莱坞巨星的支持,也是伊万卡的重要筹码。
陆羽掌控的全球新媒体资源,也在潜移默化地为她造势。
政治资源的交接在缓步进行,小唐虽然嘴上依旧强硬。
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开始将一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人脉和资源,逐步导向伊万卡。
她的目标,绝非仅仅是一个参议员或州长。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颗新的政治明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