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 第155章 皇甫嵩:老朽此身,愿为大汉再战三十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皇甫嵩:老朽此身,愿为大汉再战三十载!

“你说的…大汉,是天子的大汉,还是…天将军的大汉?”

皇甫嵩语气肃然,断续问道。

徐晃闻言,唇边绽开一抹笑意:“老将军,有区别吗?这大汉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实乃万民之天下也!”

“那位天将军…是这般说的吗?”

皇甫嵩追问,颤抖的声音竟多了几分气力。

“然也!”

徐晃话音刚落,皇甫嵩蓦地双目圆睁,似回光返照般,猛地撑起身躯。

一旁的皇甫郦见状,急忙伸手去扶,却被他一把推开。

他颤巍巍站起,眼中燃起久违的炽热:“好一个万民之天下…老夫,愿战!”

其身形虽已枯瘦脱相,但高大的骨相轮廓间,仍透着沙场宿将的凛然挺拔。

“嘭!”

忽然,他竟猛地朝西方单膝跪下。

“若可行,老朽此身,愿为大汉再战三十载!”

徐晃惊得瞠目,满腹劝言尽数堵在喉间。

老将军……这么果决的吗?

这…连“三十载”都敢奢望!

他不再迟疑,忙上前将之扶起,并从怀中取出一个木盒迅速展开,深怕晚一分便要为老将军哭丧。

木盒一打开,那颗莹润的【回命丹】便已浮现,清冽药香瞬间驱散了室内的凡俗药气。

“此乃主公所赠回命丹,功效霸道无比,无论重伤、重病,服之,皆可起死回生!”

徐晃递上丹药,语气郑重,“此丹定可助您再披甲胄,老将军,且快些服下!”

皇甫嵩目光灼灼盯住丹药,毫不迟疑张口吞下。

枯槁的手掌死死攥住徐晃手腕,似握住了大汉最后的希望。

弘农临时行宫外,人声鼎沸。

百官或抚袖疾呼,或顿足捶胸,乱作一团。

不少老臣皆围在司空杨彪、司徒淳于嘉身前,叽叽喳喳吵得人耳膜发紧。

争执声中,忽有侍者跌撞奔来,高声急报:“报~!”

“兖州牧曹操以勤王之名,率十万大军西进,大军已过轩辕关、大谷关。”

“袁术自颍川出兵阻拦,反被曹仁、曹洪击退!”

“今曹操已率精兵两万偷渡伊阙关,绕开函谷天险,直奔弘农而来,旦夕便至矣!”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面色愈发慌乱。

如今,朱儁、马腾率两万余大军在北,与白波贼陷入死战。

弘农守军此刻不足三千,如何抵挡两万精兵?

群臣惶恐,纷纷欲求见天子。

有人大呼固守,更有人高声主张:“曹操乃勤王义师!弘农危在旦夕,当开城相迎!”

“陛下何在?!”

杨彪猛地推开人群,跨步直奔殿前,怒视守在殿门前的徐晃。

“大敌当前,天子为何迟迟不现身?”

他左右一瞥,眼尖地发现马日磾也不见了,心中顿感不妙。

当即戟指徐晃,喝问:“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君不临朝,臣失踪影,尔还敢隐瞒?”

周遭大臣纷纷附和,眼神里满是不安与猜忌。

“莫不是……”

有人欲言又止,看向行宫深处的目光充满疑虑。

徐晃高大身躯如小山般峙立,斧尖往地上重重一拄,怒目圆睁:“放肆!”

“尔等欲逼宫乎?”

一声怒喝震得近前官员耳膜嗡嗡作响,惊得群臣纷纷后退。

他们正欲提袖捋袍据理力争,唾沫星子已溅至半空。

身后却忽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喝问:

“陛下龙体欠安,尔等为人臣者,不思报国,反倒张口轻慢天子!安的什么心?”

群臣闻声欲驳,回头却惊得僵在原地。

只见大队持戟甲士如墙推进,迅速将行宫团团围住。

为首者全身贯甲、脚步铿锵,手扶剑柄大步流星而来。

竟是昨夜还病入膏肓的皇甫嵩!

此刻他却是面色红润,双目炯炯,腰背挺拔如青松,哪里还有半分病态?

反倒似年轻了十岁一般。

皇甫嵩大步上前,目光如刀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那主张开城迎曹的朝臣身上。

“呛!”

长剑出鞘,寒光乍现,直指其咽喉:“还有你!”

“曹操未得朝廷册封,私窃州牧之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你竟欲引贼入城?居心何在!拿下!”

甲士应声上前,将那朝臣按倒在地,哀嚎与不忿之声响彻行宫前。

群臣既惊骇于皇甫嵩的垂死复生,更慑于其赫赫威名,一时无人再敢多言。

“再有敢言开城相迎者,以祸乱军心论,立斩不饶!”

皇甫嵩厉声喝道,“诸公且各自退去,叛贼,我自拒之!”

言罢,见众人仍兀自立于宫前不退,遂挥手令甲士:“将诸公尽数送回府邸,无令不得擅出!”

甲士齐声应诺,推搡着群臣散去。

一阵“无礼!”“敢尔?”的嘈杂纷乱过后,行宫前终于复归平静,只余甲士肃立的沉凝气息。

是夜,皇甫嵩忽又以“贼军势大,弘农难守”为由,派遣甲兵连夜上门。

勒令百官收拾行囊,随天子即刻西归长安。

群臣积怨与不满霎时爆发,百官怒斥不休,骂声笼罩了整个弘农。

翌日拂晓,曹操大军抵达弘农。

便见城头空荡荡,未有一兵一卒,城门虚掩半开。

曹操乍见,犹自勒马城下,眉头紧锁,不敢擅进。

待哨骑探得城中乃一空城,顿时勃然大怒,立时率军入城。

却见街道寂寥无声,唯有杨彪率数名老臣立于行宫前,面色悲愤。

见曹操到来,杨彪扑通伏地,捶胸大哭:“孟德公救驾来迟矣!”

“皇甫嵩、徐晃匹夫矫诏劫驾!裹挟天子与百官西逃长安,只留我等困于城中!”

实则,当皇甫嵩率军提出西撤长安之时,他是死活不肯。

即便是徐晃率军强制裹挟,他也执意不从,甚至命杨奉率千余家丁欲堵住去路。

然而,杨奉深知徐晃之能,哪敢阻挡?

仅被其冲了一阵,便将去路打通。

天子车驾与百官自西门而走,徒留杨氏留守弘农,不愿西往。

杨彪对不愿西去的实情只字不提,只顾声泪俱下哭诉:“彼等名为护驾,实则劫驾!”

“恳请公速追之,迟恐天子落入马氏之手,大汉危矣!”

曹操闻言怒极,猛地拔剑劈断身旁立柱:“竖子欺我!”

当即点齐兵马,亲自率军往西追击。

追出二十余里,终见前方“天子车驾”与西行百官。

曹操立令大军包抄合围,纵马厉声高呼:“陛下何在?”

“陛下何在?”

连呼两声,却无人应答。

他抬头眺望,只见数百甲士簇拥着天子车驾,身后便是百官。

车驾内,隐约可见一身着天子朝服的少年身影。

曹操忙翻身下马,不顾诸将劝阻,大步冲至车驾前。

夏侯惇、夏侯渊等曹氏诸将皆下马紧随左右,怒目持刃,将车驾旁甲士驱退。

曹操对着天子车驾躬身行礼,高呼:“臣,兖州牧曹孟德,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