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一道清脆的吟诗声,从长长的车队中间,一辆最为豪华宽大的马车中传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错啦,错啦...”

这辆豪华的宽大马车中,传来另一道声音:“这才刚出了神京城,距离长江还太远,甄姑娘这诗不应景。”

吟诗的甄姑娘笑道:“我这就是有感而发罢了,林姑娘要不吟诗一首?”

贾范骑着高头大马,怀中抱着儿子...就跟在马车不远处。出了神京城,一开始秦可卿还透过车窗,看外面的景色。

几十里路之后,景色几乎没什么不同,就逐渐看得少了。恰巧几个姑娘,非要缠着来到这辆马车,马车中的贾范,不得已下了马车开始骑马。

下马车的时候,两个女儿睡了,但是儿子却抓着他的头发不撒手。贾范只好带着儿子骑马,这才刚刚翻身上马,这边几个姑娘就有了吟诗的兴致。

“年轻真好哇。”

虽然贾范也不大,也才十九岁,但是贾范心理年龄已经不小。这与贾范自己身份地位,还有经历有关。

自然已经做不到无忧无虑,那样的天真。

这次贾范南下,贾惜春、林黛玉、邢岫烟与甄英莲都跟在身边,现在都在马车中。姑娘们嬉闹,秦可卿让知书,将两个女儿带入另一辆马车睡觉。

也有了兴致:“林姑娘出身诗书传世之族,读的书可不少,倒是甄妹妹说的是,林姑娘吟诗一首,今儿谁做了诗魁,奖励暖玉凤簪一支。”

“暖玉凤簪?”

贾惜春眼睛一亮,她知道自家侄儿媳妇有不少首饰,贾惜春作为忠勇郡王的亲姑姑,自然在王府中待遇也是不一般。

月例银子不少不说,吃穿所用,也都是顶级...贾惜春首饰不少,还真的特别喜欢那暖玉凤簪。

不仅她喜欢,林姑娘也喜欢,甄姑娘也看上了,邢姑娘不说,但是看到那暖玉凤簪的时候,也是眼睛里有光。

也正是只有这么一支暖玉凤簪,侄儿媳妇才因为不能厚此薄彼,没有送给她们任何一人。

贾惜春其实也有些好奇,为何侄儿媳妇就喜欢那桃木簪子...除了重大场合之外,基本上都戴着。

这暖玉凤簪,也没戴过:“可惜了,我吟诗填词水平不够。倒是甄姑娘,可能与林姑娘一较高下。”

甄英莲无奈苦笑:“姑姑也太瞧得起我,我这学着吟诗填词,还都是嫂子与林姑娘教的呢。我要是有与林姑娘一较高下的水准,刚才也不用孟浩然的一首诗呢。”

林黛玉则是笑道:“这么说,你这是认输了?这暖玉簪子,可就属于我了。”

“不能耍赖不是?”

邢岫烟在一旁说:“你得吟诗一首,或者填词一曲,让我们心服口服。”

林黛玉稍微思索:“那我就填词牌鹊桥仙吧。”

众人期待的看着林黛玉,秦可卿使了一个眼色,自有人吩咐,马车速度放缓,并且有知礼拿出笔墨纸砚。

林黛玉则是看着窗外,挥笔写下。

没多久,秦可卿则是读了出来:“长安司马,卓家文后,多少文人传述。才子佳人羡煞人,终是深情有辜负。

神京勇武,流言所误,武夫也是佳婿。读书也有负心人,将军冲冠红颜怒。”

“嘶...”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

秦可卿更是哂然一笑:“林姑娘,倒是调笑起王爷与我来了,你倒是滑头。”

这首词不美。

但是林姑娘聪明,这两阙词,偏偏还就有了拍马屁的嫌疑...就算是词境不美,却以司马相如心负卓文君,与忠勇郡王也是佳婿做了比较。

这两阙词要是被否定了,是不是就说忠勇郡王非佳婿?

贾惜春回过味来,瞠目结舌:“林姑娘也会耍赖?”

马车旁,贾范也是无语摇头。

林黛玉现在父母健在,在王府之中,那也是受到秦可卿喜爱,虽然是长辈,却被疼宠。没有在荣国府中那样,寄人篱下,处处小心谨慎,谨小慎微,性格没有压抑,活泼且古怪。

贾范摸了摸鼻子,心里嘀咕着:“感觉挺好。”

卓文君为何作了《白头吟》?

还不是司马相如,辜负了卓文君一番深情...司马相如是典型的穷小子,傍上了富家千金。也是因为有才华,《凤求凰》让卓文君不顾一切与之私奔。

为何被后世所谓才子,屡屡诗词歌赋引用?

也就是才子羡慕罢了。

谁不想有一个卓文君这样的美人,不顾一切与自己私奔呢?

多少有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诗词歌赋,都是写了爱情的美好,他们之间感情出现问题的事情,却几乎无人提及。

“所谓兵不厌诈,三十六计皆为智。”

林黛玉满心欢喜的说:“所以,有相争之事,能赢就是好事不是?”

还真别说,林黛玉说的很对。

不过...

贾范摸着下巴:“林姑娘这两阙词,对于读书人似乎...有芥蒂?想要未来寻找一个武将夫婿?”

诗传人心,词震人魂。

诗词都是融入了才子佳人的个人性格,甚至是三观。

也是情感的迸发。

“小姑娘家家的,这才多大,就有这种心思了?”

林黛玉、邢岫烟与贾惜春,都才不过垂髫之龄罢了。

也就甄英莲年龄大了几岁,也才金钗之年。

嗯,这个时代毕竟人成熟的早,豆蔻之年出嫁的女孩,舞勺之年成婚的男子,比比皆是。就好比贾范,十八岁娶妻,已经是晚婚。

“不过...”

贾范思索着:“也未尝不能满足林姑娘愿望不是?”

南下没多久,继续走水路。

四月末出发,也就五月末...贾范一行人直抵金陵。这一路还有闲暇游山玩水,贾范所见皆是太平盛世。

毕竟,一千多亲兵,还有数百仪仗队开道,没有什么山贼马匪,水寇鼠盗敢冒犯,贾范所到之处,这些贼寇只会望风而逃。

到了快六月,天气已经炎热起来...金陵的宁府老宅,已经被人提前收拾妥当,贾范进入金陵,就住进了宁府老宅。

随着贾范的到来,金陵城引起轩然大波。

特别是与贾家有关系的家族、官宦。

天气很热,留守在这里的嬷嬷,引着秦可卿等人去纳凉...而贾范,刚要去纳凉的时候,就有人报:“启禀王爷,甄家、薛家、王家、史家都递上了拜帖。”

“哦?”

贾范眉头微微一皱,贾范曾游历天下,也曾在金陵待过一段时间,也曾去拜访过甄家...贾范对于甄家印象不是很好。

史家...一直以来,都是与贾家关系有着贾母缘故,算是姻亲关系。史家与荣国府尚且往来都是极少,与宁府几乎没交集。

至于薛家...

当年贾范为了改变薛宝钗的命运,费了一些功夫,这才救了薛宝钗之父的命,说不上多深的交情。

特别是薛蟠,贾范很是不喜这个人。

张扬。

欺男霸女。

脑袋还不灵光。

至于王家...贾范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如今,守在金陵老宅的,就是王熙凤的父亲与兄弟。

“今日本王累了,明日本王见他们。”

贾范交代一声之后,就到了后宅:“让裘千名、上官平他们来见本王,另外去让金陵锦衣卫指挥使司的人来见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