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 > 第265章 风暴乍起 与 毒蛇潜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5章 风暴乍起 与 毒蛇潜行

次日清晨,

上海滩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中苏醒。

然而,这平静之下,是即将沸腾的暗流。

首先打破沉寂的是《字林西报》头版头条的加粗标题——《日军“樱花计划”曝光:活体实验与细菌战的铁证!》。

紧随其后,《大美晚报》、《上海泰晤士报》等外文报刊,以及几家颇具胆识的华文报纸,都以不同形式刊发了相关报道。

尽管细节有所保留,但“活体实验”、“细菌武器”、“违反国际公约”等关键词,已足够引爆舆论。

租界的咖啡馆、茶楼里,人们窃窃私语,脸上交织着震惊、愤怒与恐惧。

电报局的业务骤然繁忙,加密的电波载着这则石破天惊的消息,飞向伦敦、纽约、日内瓦……飞向世界各大国的权力中枢。

南京,外交部。

官员们一片忙乱,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来自各国使领馆的质询、抗议、要求解释的公函雪片般飞来。蒋介石官邸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外交部长的办公室,声音冷峻如铁,要求立即评估影响,控制事态,既要对国际社会有所交代,又不能过度刺激日本,影响“剿共”大局。

东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

气氛更是如同火山爆发前的死寂。报道被重重摔在会议桌上,将领们面色铁青,咆哮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八嘎!情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必须找出泄密者,处以极刑!”“这是对帝国陆军的污蔑!是支那人的阴谋!”

然而,在暴怒之下,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

证据确凿,国际社会绝不会善罢甘休。关东军内部主张“强硬应对”,甚至不惜扩大事端以转移视线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上海,日本总领事馆和“梅机关”。

影佐祯昭看着手中的报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毒蛇般冰冷的光。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确认了吗?”他问身旁的下属。

“哈依!根据情报交叉比对,证据源头指向张宗兴及其‘暗火’组织。军统方面似乎也确认了这一点。”

“张……宗……兴……”影佐祯昭缓缓吐出这个名字,指尖在报纸上张宗兴(根据之前情报描绘的)模糊的影像上划过,

“看来,上次的‘净化程序’还不够彻底。既然戴笠的‘惊蛰’失败了,那就让我们来帮他们‘清理门户’吧。通知下去,启动‘黄雀’预案,密切监视张宗兴及所有相关人员。同时,给军统的‘朋友’递个话,我们可以提供‘镰刀’需要的……便利。”

上海,法租界,安全屋。

张宗兴也看到了报纸。

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街道上比往日多了不少的陌生面孔和暗中游弋的车辆,眼神凝重。

“消息散出去了,效果比预想的要快。”苏婉清走到他身边,低声道,

“杜先生传来消息,工部局压力很大,法租界当局可能会迫于日方压力,有所动作。我们这里不能久待。”

“意料之中。”张宗兴声音沉稳,“戴笠那边有什么新动静?”

“表面按兵不动,但据内线模糊消息,可能有更专业的清除小组已潜入上海,代号……可能叫‘镰刀’。”

苏婉清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另外,日本‘梅机关’活动异常频繁,他们似乎和军统的某些人,有了接触。”

“内外交困啊。”张宗兴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正好,水浑了,才能摸鱼。”

他转身,目光扫过房间。

赵铁锤虽然还在休息,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

雷震虽然虚弱,却也醒了过来,正由小野寺樱喂着流食,看到张宗兴的目光,他艰难地点了点头。

“准备转移。去杜先生准备的备用据点。”张宗兴下令,“婉清,你带着核心情报和联络密码,与我们分开走,目标更小。”

苏婉清看着他,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你们小心。”

与此同时,另一处安全屋。

婉容也读到了报纸。

她握着报纸的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激动。

她仿佛能看到张宗兴他们在背后为此付出的鲜血与牺牲。她铺开稿纸,研墨提笔,文思如泉涌。

她要写下新的文章,不为风月,只为揭露这暴行,声援那些在黑暗中抗争的勇士。她并不知道,自己这满怀热忱的笔,已然引起了某些潜伏在文化界、为日伪服务的暗探的注意。

一篇篇笔锋犀利、直指日寇罪行的“郭女士”文章,早已被记录在案。

夜幕再次降临。

细雨笼罩着上海滩。

在一处僻静的巷道阴影里,三个穿着普通市民服装、气息却如同磐石般沉稳冷硬的男人,正静静听着一个戴鸭舌帽的人低声汇报。

“……目标已离开原安全屋,去向不明。但根据其活动规律和关系网分析,可能的藏身点有三处。这是地图。”

为首的男人,代号“锋刃”,接过地图,眼神没有任何波动,只在其中一个标注点上轻轻一点。

“这里。优先排查。”

“是。”

“镰刀”小组,如同真正的毒蛇,已然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这座城市的肌理,锁定了他们的猎物。而另一边,“梅机关”的暗探,也将注意力投向了那位以笔为枪的“郭女士”。

风暴已起,各方势力如同嗜血的鲨鱼,闻着血腥味蜂拥而至。

张宗兴和他的同志们,能否在这张骤然收紧的死亡之网中,再次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