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阿拉巴斯坦沙漠,褪去了白日的极致酷热,转而披上了一层刺骨的寒意。林凡的身影如同鬼魅,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与风化的岩山间无声穿行。他避开了可能存在的商道或巡逻路线,选择了一条直接指向内陆叛乱军活动区域“卡特莱亚”的直线路径。脚下的沙地松软而冰冷,每踏出一步,都会微微下陷,发出细碎的“沙沙”声,随即被呼啸而过的、裹挟着沙粒的夜风吞没。
一离开相对湿润的沿海地带,真正深入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林凡立刻敏锐地察觉到,周身那如臂使指的磁力场,发生了显着而奇特的变化。
在海上或森林中,林凡的磁力感知可以轻松覆盖方圆数公里的范围,如同一个无形的球形雷达,清晰地反馈着范围内一切金属物体和宏观磁场的变化。然而,在这片沙漠中,他习惯性张开的磁力感知网,却仿佛陷入了一片粘稠的、充满干扰的“泥沼”。
范围锐减:感知的有效半径,被急剧压缩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超出这个范围,反馈回来的信息就变得模糊、杂乱,充满了“噪音”。
干扰源分析(工科生思维启动):林凡瞬间放缓脚步,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对周围环境的微观磁力分析中。
沙粒效应:无数的沙砾(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但普遍含有微量铁、锰等顺磁性矿物),在昼夜极端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以及风力摩擦下,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极其微弱、却数量庞大的杂乱磁矩波动。这些“背景噪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层天然的电磁屏蔽层,严重衰减和干扰了林凡主动释放的探测磁波。
干燥空气:极端干燥的空气电阻极大,不利于电磁波的远距离传播,进一步限制了感知范围。
地质结构:沙漠下层复杂的地质结构(如不均匀的岩层、矿脉、空洞)也会扭曲和散射磁力线。
“如同在充满静电干扰的密闭空间里使用无线电……” 林凡立刻理解了现状。他没有强行扩张感知(那会徒耗精力),而是顺势而为,调整了策略。
然而,有失必有得。当林凡不再追求范围的广阔,而是将压缩后的磁力感知凝聚、细化,如同将探照灯换成高倍显微镜时,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了。
微观世界的开启:他的感知穿透了地表沙层,深入地下。原本在潮湿或植被茂密地区难以清晰感知的地下结构,在干燥、导电性差的沙层下,反而变得清晰可辨!
地下水的哀歌:他能“看”到地下深处那些早已干涸、只剩残存水汽的古老河床与蓄水层的空洞轮廓。甚至能精确感知到极深处,那些尚未完全蒸发、但水位已降至生命线以下的微量深层裂隙水的精确位置、埋藏深度、以及那微弱得可怜的“水量”磁场信号。这信息对于沙漠生存至关重要。
矿脉的指纹:他能清晰地“描绘”出地下各种矿物(尤其是金属矿)的分布脉络。富含磁铁矿的岩层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般显眼;铜矿、锡矿等也具有独特的磁性签名。他甚至能大致判断矿脉的品位、规模和走向。这不仅是潜在的资源信息,更可能成为导航(某些特殊矿脉具有稳定磁场)或寻找特定遗迹(古代采矿或冶炼遗址)的线索。
生命的微光:感知范围内,那些深藏于沙下洞穴中的沙狐、蝎子、沙鼠等生物,它们体内含铁的血红蛋白和神经系统产生的微弱生物电,也如同夜空中稀疏的星辰,被林凡一一捕捉、定位。这让他对周围环境的“生机”有了更本质的了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凡心中默念。沙漠环境限制了他的广域侦察能力,却意外地赋予了他一双能“透视”大地脉络的“慧眼”。
基于新的感知特性,林凡立刻调整了行进与侦察模式:
扫描模式切换:从持续性的广域扫描,改为间歇性的、脉冲式的聚焦探测。如同声纳般,定期向特定方向或地下深处发射凝聚的磁力脉冲,通过分析回波获取高精度信息,节省消耗,减少暴露。
路径优化:利用对地下结构的感知,避开松软的流沙区、不稳定的岩层,选择地质坚实、易于发力的路线。同时,默默记下几处深层水脉的坐标,作为潜在的应急水源或战略点。
隐匿性增强:感知范围的缩小,反而降低了他自身磁力场外泄、被远方潜在敌人(如拥有见闻色的高手)发现的概率。在这片沙海中,他更像一个潜伏的猎手,而非张扬的灯塔。
就在林凡适应了新的感知模式,向内陆持续潜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后,一次例行的、向下倾斜的聚焦探测,传回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在侧前方约一里外,一处巨大的沙丘底部深处,他的磁力脉冲探测到了一片结构规整、具有明显人工雕琢痕迹的金属反应群!反应信号微弱而古老,被厚厚的流沙和岩石深深掩埋,但其排列方式,绝非自然形成!
“遗迹?还是……古代墓葬?” 林凡心神一动。在阿拉巴斯坦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沙漠深处埋藏着失落文明遗迹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些遗迹,往往与历史正文、古代兵器线索息息相关。
他立刻改变方向,如同滑翔的沙蜥,悄无声息地向着信号来源处靠近。同时,将磁力感知的精度提升到极致,仔细扫描那片区域的细节。
林凡潜伏在一处岩脊的阴影下,凝视着前方那片看似毫无异常的沙海。下方深处,那沉睡已久的金属造物,正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被黄沙掩埋的过往。
沙漠的严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限制了林凡的视野,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感知世界的窗户。
“阿拉巴斯坦的秘密……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多。” 林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克洛克达尔在此经营多年,是否也曾发现过类似的遗迹?他所寻找的“冥王”,是否就与这些沙漠下的古老存在有关?
这次意外的发现,让林凡的阿拉巴斯坦之行,除了明面上的对抗阴谋,又增添了一层探寻历史之谜的深邃色彩。
他没有急于挖掘,而是仔细记录下此地的坐标与磁场特征。当前首要任务仍是了解现状,搜集克洛克达尔的罪证。但这里,已然成为一个需要后续探索的、重要的“标记点”。
夜,还很长。林凡再次融入黑暗,继续向着叛乱军腹地潜行。怀中那枚指向雨地的永久指针微微发热,提醒着他,风暴的中心,仍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