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病去如抽丝,富察容音的身体虽然日渐好转,但精神气力却恢复得缓慢。太医嘱咐需静养,免了各宫妃嫔的日常请安,长春宫因此比往日更加静谧。

魏璎珞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容音身边。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的照料,开始更深入地介入容音的精神世界。她挑选一些文笔优美、意境开阔的游记或山水诗集读给容音听,声音平和舒缓,避开那些容易引动哀思的伤春悲秋之作。

容音半靠在榻上,闭目聆听。秋日的阳光透过窗纱,暖融融地洒在身上,耳边是清泉般流淌的诵读声,鼻尖萦绕着药香和淡淡的梨膏甜香。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慵懒的安宁。那些紧绷的神经,仿佛在这安宁中一点点松弛下来。

她偶尔会睁开眼,看着魏璎珞低垂眉眼、专注诵读的侧影。这个女孩身上有一种奇特的矛盾感:行事老练周全如同历经世故,可眉眼间偶尔流露出的执着与赤诚,又带着不染尘埃的纯粹。尤其是那次病中,她感受到的那份近乎本能的关切,做不得假。

怀疑,如同阳光下的冰,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日益增长的依赖和好奇。

一日傍晚,容音觉得精神稍好,想下榻走走。魏璎珞小心地搀扶着她,在长春宫的后院慢慢散步。庭院中秋色已深,几株菊花在夕阳下开得正好。

“你看那菊,”容音停下脚步,望着那些傲霜的花朵,轻声感叹,“百花杀尽我独开,看似孤高,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魏璎珞扶着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平静地接口:“娘娘,菊花选择在萧瑟之时绽放,或许并非无奈,而是它本性如此。不与桃李争春,独爱秋日风霜,这是它的风骨。世间万物品类各异,各有各的时节,各有各的活法,只要遵从本心,便是自在。”

她的话,再次跳出了宫规女诫的框架,带着一种超脱的意味。容音怔怔地听着,心中某处被轻轻触动。遵从本心?她的本心是什么?早已被层层宫规和“贤后”之名束缚得模糊不清了。

“遵从本心……”容音喃喃重复着,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在这深宫之中,谈何容易。”

“深宫是牢笼,但娘娘的心不是。”魏璎珞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娘娘善待六宫,是本性仁厚,并非全为虚名。娘娘思念小阿哥,是母子天性,无需强忍悲伤。即便是这皇后之位,娘娘若能将其视为一份责任,而非一副枷锁,或许……会轻松些。”

这些话,可谓大胆至极!几乎是在直接剖析皇后的内心和处境。若是从前,容音必定会心生不悦甚至警惕。但此刻,病后虚弱的她,心理防线也最为薄弱,加之连日来魏璎珞无微不至的照顾早已赢得她的信任,这些话竟像钥匙一般,撬开了她紧闭的心门。

她转过头,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毫无遮挡地审视着魏璎珞:“璎珞,你告诉本宫,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你会懂这些?”

月光初上,清辉洒在两人身上。魏璎珞迎上容音探究的目光,心中波澜起伏。她不能说出重生之谜,但她可以给出另一个答案,一个同样源自真心、却能解释她为何“与众不同”的答案。

她缓缓跪下,目光坦荡而清澈:“娘娘,奴婢不是什么特别的人。奴婢只是……很早就失去了所有至亲,在世间孑然一身。入宫之初,奴婢心中只有为姐复仇的执念,如同困兽,看不到一丝光亮。”她顿了顿,声音里染上一丝真实的哽咽,“直到遇见娘娘。”

“娘娘教奴婢写字,教奴婢规矩,更教奴婢……这世上除了仇恨,还有善意和温暖。娘娘待奴婢的好,奴婢无以为报。奴婢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谁真心待奴婢好,奴婢便拼了命也要护她周全,让她开心。”

“奴婢观察娘娘,揣摩娘娘的心意,并非为了攀附,只是想……只是想尽自己所能,为娘娘分担一丝半点的重负。奴婢或许笨拙,说的话也不知深浅,但每一句,每一个举动,都发自肺腑。”

她将前世的恩情与今生的守护糅合在一起,半真半假,情感却真挚无比。这番话,既解释了她为何如此了解皇后(源于细致的观察和感恩),也再次强调了她的忠诚源于皇后的“善意”,逻辑上说得通,情感上极具冲击力。

容音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不容置疑的真诚,心中最后一点疑虑终于烟消云散。原来如此……是因为失去过,所以更懂得珍惜;是因为受过苦,所以更能体谅他人的苦;是因为自己给予的一点温暖,便点燃了她全部的回馈之心。

她弯腰,亲手将魏璎珞扶起,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柔和与动容:“好孩子,本宫……明白了。起来吧。”

这一扶,一句“好孩子”,彻底奠定了魏璎珞在长春宫、在富察容音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然而,这温情的一幕,并未逃过暗处一双嫉妒的眼睛。 尔晴站在廊柱的阴影里,将一切尽收眼底。她看着皇后亲手扶起魏璎珞,看着两人在月光下仿佛母女般和谐的身影,心中的妒火几乎要将她吞噬。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魏璎珞的地位已经稳固,再寻常的流言蜚语恐怕难以动摇。她必须下一剂猛药。

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容音在翻阅一些旧日文书时,发现了一封字迹略显稚嫩、内容却涉及一些王府旧事的信函碎片。那字迹,不知为何,竟与魏璎珞平日誊抄经文的笔迹,有几分微妙的神似……

尔晴在一旁“无意”地感叹:“这字迹……倒有几分眼熟。咦?有点像璎珞姑娘的字呢,不过璎珞姑娘的字更工整些。也是,璎珞姑娘出身包衣世家,怎会知晓这些陈年旧事呢?”

她的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再次在容音心中漾开了涟漪。刚刚建立的信任,遭遇了第一次隐秘的冲击。

魏璎珞,看似赢得了皇后的心,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