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后,休憩。

张衍志看完书,正准备睡会午觉。

却忽然注意到,书院的文翰斋内比往日更加热闹,许多先生和学子都围在一起,争相传阅着几份纸张粗糙,印刷也不算清晰的抄本。

一时间,议论纷纷,脸上带着或兴奋,或凝重的神色。

“快看!朝廷邸报到了!”

“说是北疆战事已有缓和,双方正在议和!”

“这里还有!今科会试的主考官人选似乎已定,是礼部的刘侍郎!”

“哎呀,这江南漕运的案子竟然牵扯如此之广……”

张衍志心中一动,凑近了些。

原来众人争相传阅的,正是由官府抄录,下发至各州县学宫的邸报。

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学子们了解朝政动态,科举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他好不容易也借来一份,仔细观看。

这邸报,制作颇为简陋,用的是廉价的毛边纸,字迹是手工抄录,难免有些潦草甚至错漏。

内容也相对单一,主要是朝廷诏令,官员任免,边关军情以及一些重大案件的通报,编排上更是毫无章法,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在一起,阅读起来,颇为费力。

“原来……”

“这就是古代的报纸吗?”

张衍志摩挲着粗糙的纸面,心中不由地将它与穿越前那种版面清晰,栏目丰富,信息量大,且时效性强的现代报纸相比较。

下一刻,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他脑海中闪现。

既然,这个时代的资讯传播如此落后,为何不利用超越时代的见识,办一份属于这个时代,却又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报纸呢?

前世高中时期,为了积累作文素材,了解时事,他没少买各种报纸来看,对于报纸的版面设计,栏目划分,内容采编虽不算精通,但,也算耳濡目染,有个清晰的框架概念。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几天,张衍志仿佛着了魔一般。

课余时间,他不再与王圆等人嬉闹,而是独自一人伏案疾书,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奋笔勾勒。

他用最普通的宣纸做草稿,反复推敲。

这份报纸要想成功,必须符合古代的特性,不能过于超前,但,又必须有足够吸引人的亮点。

首先,他确定了报纸的名称。

《弘文月报》。

取“弘扬文学”之意,又与书院名相合,寓意美好。

且,月报也点明了出版周期,一月一期,既不会像邸报那样间隔太久缺乏时效性,也不会因周期太短而难以保证内容质量和印刷。

接着,他又精心设计了版面结构,力求清晰易读。

头版,筛选精炼近期邸报或官方渠道发布的最重要的政令、军情、重大人事变动等,用简洁醒目的标题概括,置于最前。

次版,则是面向学子最重要的板块。

包含最新科考政策解读,主考官风格分析,各地院试,乡试优秀程文选登备考心得交流等。

而三版,却是刊登书院内外的优秀诗词、散文、策论,鼓励学子投稿,并设立名家点评,小栏目,可请书院先生匿名点评,增加权威性和互动性。

四版内容相对轻松。

包括本地及周边趣闻轶事、府城物价波动、新书推介、甚至可以考虑加入一些,经过考据的各地风俗介绍,或简单的格物小知识,增加可读性和生活气息。

另外。

在形式上,他也做了革新。

分栏排版,改变邸报密密麻麻的堆砌方式,采用清晰的分栏,留出适当的天头地脚和行间距,提升阅读舒适度。

再加上,使用标题,每个板块和重要文章都拟制简洁有力的标题,吸引读者注意。

同时,报纸要采用雕版或活字印刷,虽然成本会高些,但,能保证字迹清晰、统一,且可以少量复制,便于传播……

……

这几日。

同窗们见他整日神神秘秘地写画,连最爱的经义辩论都少了参与,不禁好奇询问。

王圆更是直接扒着他肩膀看,问道:

“张兄,你捣鼓什么呢?”

“莫非是在给哪家小姐写情诗卷帙?”

张衍志只是神秘一笑,将草图掩住,说道:

“暂且保密。”

“待我弄出来,你们便知。”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反复修改、完善,第一份《弘文月报》的设计雏形终于在他笔下诞生。

虽然还只是手绘的样稿,但,清晰的板块划分,精心拟定的栏目名称,甚至他还简单画了版头图案的草稿,已然初具规模,与当下流通的邸报或任何书籍形制都迥然不同,透着一股新颖和精致。

……

这天晚上。

待宿舍人都齐了,张衍志让王圆把门关好,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在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神神秘秘地从书匣最底层,取出了那份精心绘制的《弘文月报》样稿,平整地铺在书桌上。

“诸位,请看此物,觉得如何?”

王圆、高肃、赵健三人好奇地围拢过来,目光落在那样稿上,顿时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纸张上,板块分明,标题醒目,“要闻”、“科举”、“文苑”、“杂闻”四大版块一目了然。

虽然只是墨笔勾勒,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比起他们看惯了的邸报,不知要好看多少倍,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规整与……高级感。

“这……这是何物?”

王圆瞪大了眼睛,指着样稿,说道:

“看起来像是邸报,可又……又大不相同!”

“这版式,这栏目,瞧着真新鲜!张兄,你从哪儿弄来的好东西?”

高肃也仔细端详着,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说道:

“排版清晰,内容划分明确,若真能按此刊印,阅读起来定然省力许多,且信息涵盖颇广,不止于朝政。”

“此物……市面上似乎从未见过。”

赵健虽未说话,但,紧盯着科举专版和物价波动那几个字,眼神也亮了几分。

张衍志看着三人惊讶又疑惑的表情,微微一笑,终于揭晓了谜底,语气带着一丝自豪,说道:

“此物,名为《弘文月报》。”

“并非从何处得来,而是我,自行设计的。”

“什么?!”

“你自己设计的?!”

王圆和高肃几乎同时惊呼出声,连赵健也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张衍志。

自行设计一种前所未见的出版物?

这想法本身就足够惊人,更何况张衍志还拿出了如此完整,详实且看起来极具可行性的样稿!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这位同窗天赋仅限于学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