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新警入职,开局帮助破案 > 第54章 青川河碎尸案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天时间,青川河沿岸的警戒线换了三批,可案件的侦破却像陷入了没膝的泥潭。

技术科的初步鉴定结果先传了回来:帆布纤维中检测出微量荧光剂,经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分析,与青山镇 “山野之家” 户外用品店 1994 年春季款夹克的布料成分完全吻合;纽扣上的帆布纤维,与裹骨帆布属于同一块布料;骨骼切片显示,死者生前没有明显的骨骼疾病,但右侧颞骨有轻微骨裂,可能是头部受到钝器撞击造成的。

“秦队,‘山野之家’的老板叫林秀琴,28 岁,单身,半个月前突然关店失联,没人知道她去了哪。” 韩鹏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他刚从青山镇走访回来,语气里满是疲惫,“我走访了镇上 32 家商户,只有杂货店老板说,林秀琴关店前曾和人在店里争执过,具体原因没听清,但听到‘窃听器’‘钱’之类的词。”

秦奋坐在临时指挥部 —— 河头堡村警务室的桌子前,桌上摊满了水文数据、走访笔录和物证照片。“监控呢?青山镇主街的监控能不能调出来?” 他问。

“别提了,秦队。” 韩鹏叹了口气,“主街的监控坏了快一个月,镇政府说没钱修;林秀琴租的公寓在老巷子里,房东为了省电费,根本没装监控。倒是有个小卖部老板说,11 月 12 号暴雨那天晚上,看到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林秀琴店门口,下来个穿雨衣的男人,搬了个黑色大箱子上车,车牌号没看清,只记得最后两位是‘37’,车型像是五菱宏光。”

林枫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水利站做的水流模拟图,图上用红笔标注着不同时间段的水流轨迹。“秦队,根据 11 月 10 号到 12 号的水文数据,12 号暴雨当天,青川河的水流时速达到 1.5 米,是平时的 1.8 倍;10 号、11 号的水流时速在 0.9 米左右。” 他指着图上的红圈,“如果残骸是 12 号晚上抛的,漂流 25 公里到河湾,需要 12 到 15 小时,抛尸点应该在青山镇下游 5 公里范围内;如果是 10 号、11 号抛的,水流慢,需要 20 到 24 小时,抛尸点可能在河头堡上游 3 公里处。”

“但这两个区域都不好查。” 张卫国跟着进来,手里拿着张航拍图,“青山镇下游是芦苇荡,面积有 80 多亩,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只能靠潜水员和人工搜;河头堡上游是浅滩,全是鹅卵石,金属探测器容易误报,找抛尸工具太难。”

秦奋的指尖在模拟图上划过,停在两个抛尸点的中间区域:“王建军那边有进展吗?潜水员搜了两天,有没有找到其他残骸?”

话音刚落,王建军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点兴奋:“秦队!在青山镇下游 3 公里的芦苇荡浅滩,找到第二块残骸!是股骨上段,长约 22 厘米,同样裹着帆布碎片,布料上的‘山’字标识能和第一块拼接上,而且股骨表面沾着少量暗红色血迹,已经取样送苏锐那边做 dNA 了!”

“好!注意保护现场,刘斌拍好细目照,特别是血迹的位置和形态。” 秦奋叮嘱道,“另外,查一下浅滩周边的芦苇,有没有被踩踏或切割的痕迹,可能是抛尸时留下的。”

半小时后,刘斌的现场照片传到了临时指挥部的电脑上。屏幕上,股骨被放在无菌垫上,帆布碎片的边缘有明显的撕扯痕迹,血迹集中在股骨的内侧,呈滴落状;旁边的芦苇茎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长度约 5 厘米,划痕处的芦苇汁还没完全氧化,呈淡绿色。

“张队,你看这道划痕。” 刘斌的声音透过视频传来,“潜水员说这片芦苇丛最近被人踩过,痕迹很淡,但能看出是男士运动鞋的纹路,尺码大概 43 码,鞋底有明显的防滑纹,像是工地或汽修厂常用的款式。”

张卫国凑近屏幕,指着划痕的角度:“这不是自然断裂的,是被硬物划的,可能是抛尸时箱子或工具蹭到的。还有那脚印,虽然淡,但能看出前掌压力重,后掌轻,说明这人走路可能有点前倾,像是经常弯腰干活的人。”

“苏锐那边呢?血迹 dNA 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秦奋问。

“秦队,刚和苏法医通了电话,她正在做 dNA 分型,用的是 StR 分型技术,预计今晚十点出结果。” 林枫回答,“另外,苏法医说股骨上的切口和胫骨一致,都是‘V’型,锯片的齿距约 0.8 毫米,应该是同一把骨锯造成的;而且切口处检测出微量机油成分,是工业级的长城 150 号润滑油,常见于汽修厂或机械厂的机床。”

“汽修厂?” 秦奋眼睛一亮,“韩鹏,你立刻去查上游三个村镇的汽修店,重点查有没有车牌号尾号 37 的白色五菱宏光,还有店主或员工有没有穿 43 码防滑鞋、走路前倾的;张队,你带两个人去查‘山野之家’的周边,看有没有汽修店和林秀琴有往来;林枫,结合王建军找到的脚印和机油成分,重新划定抛尸点范围,用无人机航拍芦苇荡,标注可疑的踩踏痕迹;刘斌,去浅滩现场做脚印石膏模型,用紫外灯照一下周边,看有没有隐藏的血迹或纤维。”

指令刚下达,韩鹏的手机就响了,是青山镇派出所的辅警:“韩警官,有个村民说 11 月 11 号晚上,看到林秀琴和一个穿汽修工制服的男人在河边吵架,那男人好像是河头堡‘老刘汽修’的老板刘山,两人吵得很凶,还差点动手。”

“刘山?” 秦奋立刻让林枫调户籍资料,屏幕上很快显示出周铁山的信息:42 岁,有故意伤害前科,三年前因打架斗殴被判缓刑一年,现经营 “老刘汽修”,地址在河头堡村河堤边,距离发现股骨的浅滩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

“张队,你对刘山有印象吗?” 秦奋问。

张卫国点头:“这人我有点印象,当年他打架斗殴,是我办的案。他性格暴躁,喜欢喝酒,而且以前在机械厂干过,会用各种工具,包括骨锯。” 他顿了顿,“而且他的汽修厂就在河堤边,抛尸很方便,符合条件。”

“好,立刻去老刘汽修。” 秦奋抓起外套,“王建军,你从浅滩现场带技术队过来,重点查车间里的工具、地面痕迹、机油样本;苏锐,dNA 结果出来立刻发群里,同时准备检测刘山的 dNA 样本;刘斌,带上相机、三维扫描仪和石膏粉,拍好现场照片,做工具和轮胎印的建模;韩鹏,你先去汽修厂附近蹲守,确认刘山在不在;林枫,跟我走。”